探究教师的权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1:45:02 130 人看过

教师有下列权利:

1、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

2、从事科研、学术交流、参与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学业成绩;

4、按时领取工资,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和寒暑假带薪休假;

5、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深造或其他培训方式。

教师被剥夺政治权利是什么意思

教师被剥夺政治权利是指被剥夺了以下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4: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剥夺政治权利相关文章
  • 探究铁路工伤期间的权益
    铁路工伤职工可以享受到的待遇有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项目。工伤期间可享受的待遇都有什么工伤期间可享受的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他。《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铁路工伤工资待遇,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3-07-05
    393人看过
  • 施工人的权益维护方法探究
    实际施工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要证明自己是实际施工人,并签订书面施工合同。虽然合同为无效合同,但其中的工程范围、质量、工期和工程款等主要内容仍可作为工程结算和分析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其次,要注重收集实际履行合同的证据。实际施工人应当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维护自己权利时,前提是要证明自己是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应当签订书面的施工合同,明确工程范围,工程质量、工期和工程款等主要内容;虽然实际施工人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为无效合同,但是,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仍然可以作为工程结算和分析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而施工合同文件是能够证明自己是实际施工人的直接证据,实际施工人应当注重收集已经实际履行合同的证据。发包人与实际施工人纠纷答辩期限是多久如果是一审,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如果是二审
    2023-06-30
    365人看过
  • 教师产假权益保障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为98天,其中产前可休息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根据《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二十天。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如此,可立式如下:98天+60天=158天。山西教师产假规定是多长时间山西教师的产假是158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这一点同国家规定是统一的。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我国基础产假期为98天,但计生法明确,对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落实到地方,
    2023-07-08
    266人看过
  • 探究股东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联系与区别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股东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是同一个概念。股东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部分,又称净资产。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按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计算。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从企业资产中扣除负债后享有的剩余权益。两者的都是属于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所以是一样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六条股东权益总额五大板块是什么1、股票本金,即按照股票的面值来对股票本金进行计算的一部分。2、资本公积,即股票的法定的财产重新估计增值、发行的溢价、接受捐赠的财产总价值等几部分。3、盈余公积,一般分为任意的盈余公积与法定的盈余公积两部分。后者是为了应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风险,强制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10%进行提取;当法定的盈余公积总计达到了注册资本总额的50%时,便可不再进行提取。4、法定公益金,即对企业所有税后利润额的5%-10%进行提取,主要被用于企业福利方面的支出。
    2023-07-01
    355人看过
  • 探究民事权益的具体组成部分
    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民事权益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当民事权益遭受到侵害时,被侵权一方有权请求侵权一方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民事利益就是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所取得的一定的好处。公民的民事权益有哪些?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6、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2023-07-08
    212人看过
  • 探究自然人股东的权益与义务
    一、探究自然人股东的权益与义务股东权益包含如下具体内容:1.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2.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3.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4.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5.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义务有如实出资,不抽逃出资,不滥用法人的独立地位,尽到忠诚、勤勉的义务。二、如何有效维护股东权益维护股东权益的方式有:1.股东行使查阅、复制权,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2.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章程或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股东权利可否委托他人代为行使股东权利
    2023-08-22
    251人看过
  • 未成年人社保卡权益探究
    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可以凭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或户口薄及复印件到银行办理银行卡,但是不允许开通网上银行;未满16周岁,在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持户口本或身份证才可以前往办理银行卡,网银也是不允许开通的。未成年人激活社保卡金融账户怎么办理未成年人激活社保卡金融账户办理如下:1、办理业务都需要家长陪同;2、带着未成年人社保卡,以及父母一方身份证;3、未成年人的出生证明和户口本;4、去社保卡所属银行网点办理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
    2023-07-07
    226人看过
  • 探究公民合法权益的具体范围
    公民合法权益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在我国,公民的合法利益包括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各种不同途径维权。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从另一个角度说,凡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公民这个概念反映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关系,属于某一国的公民,就享有该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可以请求国家保护其权利;同时也负有该国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并接受国家的管理。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依法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不承认特殊公民。公民资格的取得与丧失是以国籍的取得与丧失为依据
    2023-07-06
    106人看过
  •  捍卫教师权益,推动教育进步
    该段内容讲述了教师与外部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停、仲裁和诉讼等手段来处理。同时,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享有专门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救济途径。如果有关机构拒绝受理或超出法定期限迟迟不作处理,则构成行政不作为,教师可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教师在使用这些救济途径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教师可以利用协商、调停、仲裁和诉讼等手段来处理他们与外部产生的纠纷。同时,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其权利、义务及权益救济途径做了一些专门的规定。如果有关机构拒绝受理,或者受理后超出法定期限迟迟不作处理,则构成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教师可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 教 师 维 权 的 途 径 与 法 律 责 任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代表,维护自身权益是合理的。然而,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不能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教师维权
    2023-09-10
    427人看过
  • 探究挂靠的实际效益
    对于挂靠人与被挂靠企业之间的挂靠行为视为无效。1、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2、挂靠经营实质上就是一些自然人、合伙组织利用企业法人的独立人格和资质,规避国家法律政策对某种行业的要求和限制,并利用所挂靠的企业法人所具有的某种资质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挂靠经营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如何认定挂靠行为审判实践中,可以结合下列情形综合认定是否属于挂靠:(1)挂靠人通常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参与招投标、与发包人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没有产权联系,没有劳动关系,没有财务管理关系的;(2)挂靠人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一人以上与被挂靠人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没有建立劳动工资或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3)挂靠人承揽工程经营方式表现为
    2023-07-06
    162人看过
  • 土地承包经营:探究承包人的权益
    承包人在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下列权利:1、承包人有权从集体组织获得一定数量、质量和位置的土地、森林、山脉、草原、荒地、滩涂和水面,这是承包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2、利用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3、收取承包土地或者其他生产资料的收益,并取得按照约定金额向发包人支付收益后剩余收益的所有权;4、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是承包人对其承包权的处分,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应当归承包人所有;5、承包人承包土地后,仍有权按照集体组织规定的制度使用集体组织的所有农林设施,如灌溉设施、农机等;6、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人能否中止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终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权利。承包人对于土地等生产资料有权独立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排除包括集体组织在内的任何组
    2023-07-02
    311人看过
  • 退休罪犯的退休金待遇权益探究?
    退休后犯罪判刑,在服刑期间不享受退休金,刑满释放后继续享受退休金。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知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内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期执行的,拘役或缓刑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但不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退休罪犯的退休金待遇权益探究?陷入法律纠纷需要委托专业律师的话,可以点击#律师电话咨询#直接咨询,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都能为您匹
    2023-12-11
    166人看过
  • 军人家庭法律权益保障探究
    公民合法权益同等受法律保护,公民违法同等应受法律追究。我国《民法典》、《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军人婚姻采取特殊的法律保护,对革命军人的婚姻家庭,采取同非军人有区别的专门保护措施。这是由革命军人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肩负的特殊的工作任务所决定的,也是祖国和人民及社会主义利益的要求。对于破坏军婚者,要依法严惩。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被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在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使其蒙受损失的注册商标时,不受本款中的五年的时间限制。2、《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
    2023-07-17
    104人看过
  • 探究收益性支出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收益性支出是企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其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因而由本年收益补偿的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发生时,都应记入当年有关成本费用科目。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具体有哪些?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具体有:1、收益性支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其收益仅与当期有关,由当期收入抵销。资本支出是指在一个以上财政年度内,根据货物或服务的利益可能发生的支出;2、发生产品费用时,计入当年相应成本账户。资本支出应资本化,首先在资产类别中,然后根据获得的收益分期转入适当的支出项目;3、资本支出不同于成本性支出,资本支出由每个受益年度的营业收入供资,而资本支出则完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抵消。区分资本支出和实物支出的目的是正确反映资产价值,并正确计算多年损益。对
    2023-07-08
    45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主要包括剥夺以下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选举权和被选... 更多>

    #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咨询
    • 对于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如何处罚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08
      《教育法》明文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第4条)《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教师应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享有合法的权益,任何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义务教育法》第16条规定:“禁止侮辱,殴打教师。”《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
    • 教师劳动合同法是否真正的保护了教师的权益?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6
      新《劳动合同法》当然有有关于教师的问题啦,比如考验高校用人机制访《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常凯新的劳动合同法已于1月1日起施行。全社会特别是企业方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适应这一法律,但高校好像反应平淡,没有大的影响,这似乎并不正常。《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会对高校产生哪些影响?高校应该如何面对《劳动合同法》?在执行《劳动合同法》过程中高校要解决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
    • 探究法院探视权强制执行的方法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7
      离婚后,如果对方拒绝让您探视孩子,您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主张对孩子的探视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当事人可以协议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和时间,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判决。如果父或母探视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 探望权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3
      《》第三十八条规定:后,不直接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 拖欠教师工资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怎么处理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02
      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