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6 04:31:25 251 人看过

一、中止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吗

1、根据具体情形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2、在犯罪过程中,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叫做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1、时效免责

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惩罚性的法律责任。如刑法中的已过追诉时效(如:死刑20年)和民法中的已过诉讼时效(一般时效三年,人身伤害时效一年),都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况。

2、不诉免责

即法律规定只要当事人不告,国家就不会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如刑法中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就属于不诉免责的情况。刑法中除小部分不告不理之外都是必须追究的。但是,民法是不告不理的。

3、自首和立功免责

即刑法规定犯罪者在犯罪后有自首和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补救免责

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造成一定损害后,在有关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或应当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责任。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再就是比如最近的范某某逃税案,只要限期履行税务部门的处罚就可以免除刑责。

5、协议或议定免责

即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协商同意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种免责仅适用于民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n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2日 10: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刑法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和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有什么?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6)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7)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故意毁坏他人财物需负什么责任?1、故意毁坏他人财产的,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还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毁坏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可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民事赔偿责任:毁坏他人财产的,侵权人需要按财物的市场价格或者鉴定价格赔偿财产所有人的损失。3、行政责任: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可依法给予行政
    2023-05-07
    495人看过
  •  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申请指南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不服时,可以寻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行政处罚不是犯罪,没有犯罪记录。基本原则包括:1.法定处罚原则;2.公正处罚原则;3.公开处罚原则;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如果想要废止行政处罚,可以寻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和辩护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辟谣】行政处罚会有犯罪记录?真相:不会分析: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犯罪记录又称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刑事犯罪记录的记录。行政处罚不是犯罪,所以没有犯罪记录。【提醒】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如下:
    2024-03-26
    271人看过
  • 哪些行政处罚可以减轻或免除?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另外,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刑法中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刑法第18条);2、未遂犯(刑法第23条);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刑法第29条)4、自首(刑法第67条);5.立功(刑法第68条)。(1)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条)。(2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3)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2023-07-18
    300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我国生理缺陷是影响我国刑事责任的因素之一,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如果由于生理缺陷导致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下降进而导致犯罪发生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5-12
    110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处罚,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吗
    职务侵占罪减轻处罚,可以并处罚金,不能单独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如何减轻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二是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认为较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犯有职务侵占罪的,有以下情节可适当减轻刑罚: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
    2023-08-06
    81人看过
  • 未满十八周岁犯盗窃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吗
    未满十八周岁犯盗窃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六十五条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罪数额标准: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
    2023-06-03
    59人看过
  • 防卫过当行为裁量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
    (1)防卫行为的起因;(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3)防卫过当所明显超过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轻重;(4)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当时的处境;(5)造成防卫过当的原因。一、防卫过当负刑事责任吗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减轻处罚,什么情况下免除处罚,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对正在实施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认为是正当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2023-03-19
    465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指的是什么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一、什么情况应当指定辩护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
    2023-03-05
    235人看过
  • 刑法中的中止犯罪会减轻处罚吗
    一、刑法中的中止犯罪会减轻处罚吗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二、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
    2023-04-28
    69人看过
  • 刑法中哪些情况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哪些情况是应当从轻或减轻呢
    一、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已满十四周岁且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和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且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而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可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而故意犯罪的,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预备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
    2024-04-29
    411人看过
  • 预备犯可以比照,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处罚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5-08
    271人看过
  • 防卫过当减轻、免除处罚的原因
    1、从主观上看,防卫人具有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的防卫动机。虽然对于防卫过当行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过错,但是和一般其他犯罪相比,其主观恶性要小得多。2、从客观上看,在防卫过当的全部损害结果中,由于存在正当防卫的前提,所以这种损害结果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应有的损害,二是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过当只对其不应有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对全部损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一、防卫过当如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我国新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充分考虑以下情节:1、过当程度。过当程度的大小体现了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影响到防卫过当的量刑。2、防卫动机。在过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防卫行为属于何种动机,例如,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还是保护本人利益,显然影响对防卫过当的量刑。3、权益性质。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权益的性质,在对防卫过当量刑时,应该加以充分考虑。相关
    2023-03-22
    173人看过
  • 犯罪中止免除处罚是否应该撤案?
    犯罪中止免除处罚是应该撤案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盗窃成功归还后还能算犯罪吗盗窃成功后归还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既遂。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中止造成的损害怎么认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但实际已造成了损害,应当理解为造成了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构成某种轻罪的既遂犯),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希望或者放任的犯罪结果。比如:强奸犯以暴力实施猥亵行为后,自动中止强奸行为的,其先前
    2023-03-10
    225人看过
  • 对法律规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处理
    如从犯,到底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则需要我们既要衡量行为人的有无其它法定的从轻或减轻情节,亦要看行为人有无酌定的从轻或减轻情节。如盗窃罪中的从犯,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需要综合分析其还有无其它量刑情节。如果还有自首、坦白,或者退赃退赔情节等,再无其它加重情节,我们也可以适用减轻处罚的规定,减轻处罚因为盗窃罪有人身刑亦有并处财产刑,所以其减轻处罚亦可以考虑对其免于刑事处罚。一、刑法中哪些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刑法第18条);2、未遂犯(刑法第23条);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刑法第29条);4、自首(刑法第67条);5、立功(刑法第68条)。(1)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条)。(2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3)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2023-03-26
    17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2022年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3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向谁索赔?一般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危险是自然灾害之类的,不需要承担责任,而紧急避险人采取的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应承担赔偿责任。并且,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紧急避险过当了应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05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向谁索赔?一般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危险是自然灾害之类的,不需要承担责任,而紧急避险人采取的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应承担赔偿责任。并且,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理的情形有那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30
      1.应当从轻、减轻处理的情形:已满十四周岁且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理;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和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理;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理;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理;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理或者免除处理。对于中止犯且没有造
    • 刑事案件中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哪些,刑事处罚会减轻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6
      1、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防卫过当(第20条第2款);(2)避险过当(第21条第2款);(3)胁从犯(第28条);(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2款)。2、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款后段)。3、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第10条)。4、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1款后
    • 酒后犯罪能减轻或免除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酒后犯罪不是减轻或者免除的条件。《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