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限制就业权的救济程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9:21:12 251 人看过

违法限制就业权的行为不仅损害公民合法的劳动权益,而且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对那些由于此类行为受到损害的公民设计和提供充分的救济程序,无论在理论上或实务上均显得极为必要。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依笔者浅见,综合运用各法域的救济程序,是解决此类争议的必由之路。

宪法的救济程序

就业权乃宪法赋予公民之基本权利,因此如不获现实的保障,自应有宪法的救济程序。当然,由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所决定,其救济程序并非适用于所有因违法限制就业权而发生的案件,一般的此类争议,应通过适用劳动法、行政法等低位阶的基本法救济程序予以解决。但是,如果此类案件是因国家有关机关的消极不作为或违法的积极作为所引发(例如立法机关在就业促进工作方面无所作为,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行政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实施的抽象行政行为本身含有涉嫌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就业权的条款内容等),则基本法的救济程序将无能为力。对此,创建生存权具体性权利论的日本著名宪法学者大须贺明先生,提出了生存权的违宪审查诉讼和司法救济理论:生存权也是一种可以向公权力请求其履行保障国民最低限度生活之作为义务的权利。由于这一性质的确认,为国民在自己的生存权遭受公权力侵害时请求法院实施司法救济,又搬掉了一个障碍。这也正是我国宪法以及宪法诉讼制度亟待完善的一个领域。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和宪法救济程序的建立,劳动者以及工会组织享有提起违宪审查诉讼和司法救济的权利,亦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劳动法、民商法的救济程序

我国当前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为基本前提,未包括就业争议在内。在劳动法上,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与招录单位之间所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该类争议是否具有可诉性,确乎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笔者在总体上对此持肯定态度。理由是:依劳动法学界通说,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特定劳动关系,但同时还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其中就涵盖了作为建立劳动关系必要前提的在就业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关系,这也是就业制度归属于劳动法的原因所在。就业阶段的求职者,虽还未与招录单位建立现实的劳动关系,但作为享有合法就业权利的公民,是一种潜在的劳动者资源,属于广义的劳动者范畴。而用人单位实施的就业歧视等不合法、不合理的限制,侵害的是作为公民劳动权核心及逻辑起点的就业权,因此发生的争议当属劳动法调整范围内的劳动权利、义务纠纷,与其他劳动争议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具有准劳动争议的性质,若不纳入受案范围,将使《劳动法》第3条赋予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故将其纳入法制化处理的轨道,并无法律上的障碍。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已有类似做法,其两性工作平等法草案规定,劳工与雇主之间,因工作平等事项所引发之争议,亦属劳资争议,求职者与雇主因本法所引发之争议得准用劳资争议处理法之规定处理(草案廿)。该法草案规定,劳工或求职者于释明差别待遇之事实后,雇主应就差别待遇之非性别因素或该劳工所从事之工作特定性别因素,负举证责任(草案廿一)。这些规定可资借鉴。处理机构在受理此类争议后,如认为确已构成就业歧视或其他不法限制,应裁决撤销用人单位的行为或宣告其行为无效,并视其过错程度责令其向求职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至于因法定或约定竞业禁止所引发的争议,有的可依公司法、企业法处理,有的可依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处理,有的还可依民事合同法、知识产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处理。当前在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权过于分散,劳动争议、民事争议和商事争议相互之间的界限含糊不清,由此给司法实践中竞业禁止争议的程序适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故应由《劳动合同法》或《商业秘密保护法》对此作出统一的程序设计。

行政法的救济程序

行政法程序方面的救济手段,主要有劳动监察、行政处罚以及相应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用人单位违法限制就业权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破坏劳动力市场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法上的责任。求职者如认为用人单位的招录行为构成了就业歧视或其他不合法、不合理的就业权限制,可向劳动监察机关投诉和举报,劳动监察机关也可主动出击,以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为由予以查处,作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给予通报批评等相应的行政处罚。

但我国当前的劳动行政处罚办法中并未把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单列为一种行政违法行为,作为行政处罚的对象,是一个立法上的缺憾,应予以充实和完善,并增加规定处罚的种类(如罚款),增大处罚的力度。

劳动公益诉讼的救济程序

近年来在国内外法学界乃至司法实践中,公益诉讼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公益诉讼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活动。有学者认为:应当授予工会组织和劳动者诉讼的权利,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提起经济公益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这种诉讼确切地说应当属于劳动公益诉讼,这种诉讼的原告除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劳动者以外,也可以是其他组织和个人。就业歧视等行为,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侵害了求职者个人的利益,但实质上它同时威胁和侵害到劳动者整个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犯。因此,倘若我国今后真正建立起公益诉讼制度,自应把就业权违法限制行为纳入其适用范围,并应把提起劳动公益诉讼明定为工会组织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21: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宪法救济相关文章
  • 我国政府采购救济程序对供应商的限制
    在公共采购活动中,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虽然是完全平等的,但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主体往往享有一种准司法行政权,对采购程序中的许多事项享有完全自由的裁量权,比如:审查确定供应商资格的权力、选择和确定采购方式的权力、选择和确定采购程序的权力、选择和确定评标专家的权力、选择和确定评标方法和过程的权力、选择和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力等,这些自由裁量权力是任何供应商所不具有的。基于此,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普遍认为,公共采购活动中的供应商是弱势群体,国际上的政府采购立法在救济程序方面都非常重视对广大供应商的合法权益给予倾斜保护。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六章虽然有所体现,但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行政规章限制了供应商选择救济的权利根据《政府采购法》第52条、第55条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
    2023-06-06
    150人看过
  • 启动清算程序债权人的司法救济
    公司解散后,必须进行清算,但在实践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处于私利的考虑,解散公司往往不进行清算。1、公司债权人的清算申请权。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此条规定,债权人对逾期不成立清算组的公司,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组成清算组,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2、股东的解散请求权和清算申请权。股东解散请求权:按照公司法183条规定,因股东间或者公司管理人之间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公司有效运行失灵,公司的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瘫痪状态时,其他所有内部途径无法解决,只能通过诉讼解决时,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免受重大损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解散公司。一、清算终止的两种结果:(一)分配剩
    2023-06-26
    135人看过
  • 申请就业救助的程序有哪些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一、办社保需要本人去吗?如果是在职职工和新就业人员办理社保,不需要本人去办理,由参保单位统一办理。如果求职人员、其他人员申领社保卡,需要由本人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部门指定机构办理。本人填写《社会保障卡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等进行信息比对核准。社保卡制卡后,由本人或委托人从劳动部门指定机构领取。二、就业创业证一天能办完么《就业失业登记证》第八条地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管理和相关统计。具体发放机构由地方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规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九条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手续。三、参保人员在社保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参保
    2023-06-27
    413人看过
  •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制度的后期法律救济
    一、终结本次执行的条件设置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制度并以此作为执行案件的结案方式,并不是说只要履行了法定的执行程序、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就可以终结结案,必须对此作出严格的条件限制,防止滥用。笔者认为,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执行案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②有证据材料证明依法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即应当向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及居住地周边群众调查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包括被执行人的经济收入来源、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等;③有证据材料证明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生产需要,没有剩余价值的财产可供执行的。即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确无财产可供执行;④必须向申请执行人反馈案件执行情况,申请执行人表示无异议的,且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
    2023-02-19
    30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权利救济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具有通过证据间的相互印证,再现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实施者刑事责任的特性。刑事诉讼程序中证据判断和证据采信的主观特性,以及追诉程序对犯罪事实认定的渐进性,决定刑事诉讼程序中发生错误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平衡也随之被打破。这决定对刑事诉讼程序进行救济或者补救的必要性,刑事赔偿正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救济功能。一、刑事诉讼有什么阶段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2、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3、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4、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
    2023-02-22
    251人看过
  • 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制度
    “行政不作为”是一个在法律等规范性文件中,未有明确文字表示的概念,但在理论界和行政实践中却普遍存在并被认可。本文是对其违法的救济制度所作的论述,以期与读者共鸣,仰或对立法的完善有所帮助。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行政不作为的概述”。在此段落中,笔者简要介绍了行政不作为的定义,并给出国内不同学者对此的不同见解。接着,笔者指出,行政不作为一旦成立,必将形成违法,行政主体就要对其违法侵权的后果承担责任,而与责任相对应的必将是法律的制度。在中国,对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制度有三:(一)行政复议制度(二)司法审查制度(三)行政赔偿制度。第二部分题为“针对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首先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定义及其重要地位和特点。其次,简要的阐述了国外法律对行政不作为进行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再次,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如何监督实施的。最后,指出现有制度的缺陷,并相应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第三
    2023-06-13
    215人看过
  • 国家赔偿司法救济程序
    1、概念国家赔偿司法救济程序,是指在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超过法定期限拒不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或赔偿请求人不服国家赔偿决定时,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直接针对赔偿请求作出判决或裁定的程序。赔偿请求人一旦提起国家赔偿诉讼,原国家赔偿决定乃非经判决撤销,仍具有法律效力。国家赔偿司法救济程序中,可以调解结案。2、性质毫无疑问,国家赔偿司法救济程序属于司法程序。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还是行政诉讼程序,有待学界进一步探讨。笔者建议:宜采用行政诉讼程序,赋予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更多的举证责任,更有利于请求人的国家赔偿取得权。采用违法归责原则的,赔偿义务机关必须证明权力行使行为合法,方可免除国家赔偿责任;采用结果责任原则的,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必须证明损失系由受害人故意所致,方可免除国家赔偿责任。3、管辖行政赔偿诉讼管辖遵循《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仍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但如法院为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时,为保证程序公
    2023-03-22
    196人看过
  • 限制就业
    监视居住
    (1)留置权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在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且一方占有他方财产,只能是依照合同合法占有对方的财产。不是依照合同或非法占有的财产,以及占有的不是对方的财产,不能作为留置财产,不产生留置权。(2)债务人所负债务须与该被留置物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债务人所负债务与对留置物的占有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而发生。如基于加工承揽合同而占有加工承揽物。(3)留置权的成立,必须是债务已到清偿期,存在债务人未履行付款义务的法律事实。(4)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留置权的设立和先行使,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留置。解除留置条件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留置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这里的三个月是固定期限,不因案件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发现“新罪”(监察机关之前未掌握的被调查人的职务违法犯罪)重新计算留置期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的时间也不得超过三个月,因此留置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省
    2023-07-09
    430人看过
  • 法定程序违反对行政处罚的限制?
    违法建筑拆除可能对执法相对人财产权益造成重大影响,一经执行,将造成房屋灭失等无法逆转的后果。为了防止权力滥用、侵犯公民权益,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正当程序执法,全面调查取证、复核,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申请听证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还应当依法作出限拆通知、催告、拆除通知等,不得任意执法。如果有重大明显程序违法情形的,那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就是无效的。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状态:有效发布日期:1994-12-26生效日期:1995-01-01发布部门:劳动部发布文号:劳部发[1994]532号第一条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
    2023-07-04
    271人看过
  • 专利复审程序的司法救济如何
    一、专利复审程序的司法救济如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起诉的,复审决定生效。专利申请人向法院起诉的,根据法院管辖权的相关规定,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根据法律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参加诉讼。二、如何办理专利复审委托(一)复审请求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请求复审或者解除、辞去委托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在专利局办理手续。但是,复审请求人在复审程序中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且委托书中写明其委托权限仅限于办理复审程序有关事务的,其委托手续或者解除、辞去委托的手续应当参照上述规定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办理,无需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复审请求人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办理委托手续,但提交的委托书中未写明委托权限仅限于办理复审程序有关事务的,应当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的
    2023-06-01
    386人看过
  • 违约的救济方法(Remediesforbreachofcontract)
    一方违约致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法律所给予的补偿办法。各国法律对于不同的违约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办法。各国有关违约的救济办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实际履行。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二是指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2)损害赔偿。各国法律都认为,损害赔偿是对违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济办法。但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损害赔偿的方法及损害赔偿的计算,也各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关于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大陆法认为,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必须要有损害的事实;必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英美法不同于大陆法。根据英美法的解释,只要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对方就可以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而不以违约一方有无过失为条件,也不以是否发生实际损害为前提。关于损害赔偿的方法,德国法对损害赔偿是以
    2023-06-06
    371人看过
  • 国家赔偿程序中权利救济的情况
    有侵害必有救济,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错误执行受益人的合法权利该如何保护?笔者认为,可以引进国家赔偿案件第三人制度来保护其合法权利。具体而言,在国家赔偿程序中,可以赋予错误执行受益人类似于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地位。比照民法规定,我们可以将国家赔偿案件中的第三人界定为同致害的司法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国家赔偿案件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因法院违法执行而引起国家赔偿的案件中,法院违法执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法院错误执行了案外人财产、法院超标的执行了被执行人的财产和法院既超标的执行了被执行人的财产同时又执行了案外人的财产。现就国家赔偿案件第三人制度在这三种情形下的适用分述如下:1、法院错误执行了案外人财产,该案外人申请国家赔偿。在该情形下,有两方第三人,错误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即违法执行的受益人)和真正应当承担责任的被执行人。从某种程度
    2023-06-06
    284人看过
  • 工伤救济程序是怎样的
    最新工伤救济程序如下:(一)申请工伤认定:1、审请的时间:用人单位应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2、需提交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一式两份);(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二)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2、时效(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
    2023-05-01
    420人看过
  • 程序性救济权利对债务人人权的保障
    执行程序中的执行乱现象大量存在,严重侵害债务人权利,有些法院超标的额执行却知错不纠,有的随意变更被执行人,违规执行到期债权;有的因执行侵权却拒不承担责任;有的执行根据有瑕疵,却对被执行人的抗辩置之不理而继续执行;有的滥用执行权,给被执行人造成身体伤害等。针对这些执行瑕疵,不管是在实体诉权(基本人权)的保护方面,还是在程序性权利(异议权)的救济方面,我国强制执行法均未给予关注,大量的违法执行导致权利受侵害却无救济途径加以救济,因此,从人权保护层面出发,法律应当赋予债务人在权利受侵害后的救济权,借鉴国外立法。一方面可以规定程序意义上的执行异议制度,赋予债务人在执行机关程序违法或执行不当时的异议权,并设置执行裁决机构,专门负责处理执行异议,对处理执行异议的裁定不服的,还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的执行裁决机构申请复议一次;除此之外,还应强化《国家赔偿法》的适用,以利于债务人权利的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规定
    2023-06-06
    226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救济
    相关咨询
    • 就业救助的申请程序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就业救助的申请人群: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二、就业救助的申请程序: 1、申请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 2、核实并提供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三、拒绝就业救助的后果
    • 法官办案程序违法怎么救济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2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 程序违法得到救济是什么意思?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1
      是指程序上的瑕疵,可能导致判决被撤销发回重审,行政处罚中,可能造成处罚不成立等
    • 强制医疗决定的救济程序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2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1.复议主体: ①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 ②被害人; ③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复议机构: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3.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强制医疗决定的执行。
    • 申请就业救助有什么程序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获得就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符合救助条件的居民可以提出申请,经核实登记后,免费享受相应的就业服务。 关于申请就业救助的程序,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