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参与者是否认定为从犯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根据我国刑法,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在衡量存在胁迫因素时犯罪行为使受害人受到的危害程度,确定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而可以判定从犯或胁从犯。
一、从犯的定义是什么? 有哪几种?
从犯的意思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从犯分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帮助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从犯的概念是指什么
从犯的概念如下:
从犯主犯的对称,共犯的种类之一,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是指为实施犯罪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消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是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特定的犯罪活动,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轻微的犯罪行为。
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共同犯罪中该怎么判定责任
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分类,是确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我国刑法采用折中分类法,即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并适当考虑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1、主犯及其刑事责任按照刑法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及其刑事责任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被胁迫参加犯罪。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参与犯罪者属于从犯还是协从犯?
43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参与者但没动手打人
291人看过
-
寻衅滋事在场就算参与吗
456人看过
-
限制旁听民事案件的参与者
172人看过
-
参与制毒的主犯与从犯怎么量刑
399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从犯自首会判刑吗
437人看过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
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协从犯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9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协从犯需要看参与者在犯罪中的主观意志和所起作用而定。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是指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
-
-
参与刑事案件但是没有参与过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31如果您没有参与,不是八大类犯罪时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八大重罪”具体是指: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必须达到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放火罪、贩卖毒品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爆炸罪 (《刑法》17条规定) 几点说明:1、“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不是独立的罪名,是构成故意伤害罪时要求达到的结果。 2、投放危险物质罪,是2002年时最高法院和检察院出的司法解释把“投毒罪”改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
-
刑事案件参与人范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0根据刑诉法第8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1.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人。 刑诉法82条规定,法定代理人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法定代理人的任务是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应当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法定代理人为多人时,只能由其中一人参加诉讼。法定代理
-
参与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参与人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25刑事诉讼参与者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除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工作人员外,依法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参与者主要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法定代理人是依法对被代理人承担保护责任的人。诉讼代理人,是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