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4:14:12 285 人看过

不少人认为,不成立的行政行为既然是未生效的行政行为,当然不能用撤销判决,只能用确认判决。也有人认为,《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中所谓的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并不分别对应于学理上的行政行为不成立和无效,而是指现行立法中所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不成立和无效,而行政处罚法中所谓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并非行政处罚事实上没有成立,而是指行政处罚因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因而在法律上视为不成立。

笔者认为,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行为不成立与无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行为不成立是从客观外在的角度看,行政行为在事实上尚未存在;而无效行政行为在外观上已经以行政行为的形式存在,只是从一开始就完全不发生法律效果,等于在法律上不存在。前者是事实判断的结果,后者则是法律判断的结果。笔者拟以行政行为不成立与无效的概念界定为起点,展开对《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的解释。

由于行政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成立的条件与标准未作规定,因此,这里所谓的依法不成立,显然不是指依据行政诉讼法不成立,而是依据此外的其他法律不成立。因而,按照《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的规定,法院不是对所有不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应当作出确认无效的判决,而只是对其他法律明文规定不成立的具体行政行为,才能作出确认无效判决。而从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来看,在文本中明文规定行政行为不成立的,体现在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从法律条文来看,其字面意义是: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如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那么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如果将这里的不成立理解为学理上的行为在客观上不存在,那就会得出行政处罚在事实上不成立的结论。这就产生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虽然没有遵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但行政处罚决定确实已经作出,已经是客观存在的法律决定,怎么能说在客观上不存在?这样解释显然非常不合常理。

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当运用一种解释方法将得出违背常理甚至荒诞可笑的结论时,则需要转换视角,适用其他解释方法。此时,我们不妨就行政处罚法有关行为法律效力的规定作体系性把握,把目光转移到行政处罚法的其他条文。该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该条文对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设定了另一种法律后果——无效。从前文对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行为无效的适用标准来看,只要对不遵守法定程序作一些限定性解释(如解释为严重违反重要法定程序),这样规定行政行为无效的适用条件,大体适当。如果将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与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进行体系性思考,可以发现,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是违法了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关于保障当事人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等重要程序性权利的严重程序违法行为,而这些行为显然属于第三条第二款中的不遵守法定程序。因此,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第二款与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情形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根据形式逻辑可以推出,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情形也属于第三条第二款中行政处罚无效的法定事由。

既然通过体系解释,可以发现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所规定的情形属于第三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无效行政处罚,且将第四十一条中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按照学理上的行政行为不成立理论进行解释将得出荒谬的结论。那么很明显,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中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属于立法上的表述错误。对于立法的表述错误,可以运用体系解释的下位解释方法——补正解释——进行订正。所谓补正解释,就是指在法律条文表述发生错误时,根据对法律的整体理解加以补正,以阐明法律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限制,立法者在法律表述上完全可能出现错误,在法律被修改之前,可以依据立法者的思想与意图,以订正某一法律条文在事实上或语句上的错误。通过补正解释,可以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中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解释为行政处罚无效。

通过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补正解释等多种解释方法,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中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应解释为行政处罚无效。相应的,《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中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实质上就是依法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22: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具体行政行为相关文章
  • 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下列证据不能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1、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诉讼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证据;2、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所采用的证据;3、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一、该怎样才能打胜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官司的输赢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那么,当事人如果想赢得诉讼,就应该搜集能够证明事实的证据才是关键。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一)书证;(
    2023-02-08
    104人看过
  • 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
    具体行政行为
    一、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有四个要素:(一)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但是,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的行为,也可能是行政行为。(二)是行使行政权力所为的单方行为。即该行为无需对方同意,仅行政机关单方即可决定,且决定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三)是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的。"特定"是指某公民或某组织。(四)是作出有关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赔偿等。二、具体行政行为
    2023-06-06
    282人看过
  •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1.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2.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3.必须送达当事人注意:4.在单行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可能还有其他要件。如行政处罚法41条的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的是抽象行政行为,其中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话,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里要注意存在行政前置的情况。一、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服应该怎么办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二、税务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选择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经过行政复议之后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有不同意见的,
    2023-03-24
    303人看过
  • 行政行为具体如下特征
    一、行政行为具体如下特征行政行为具体如下特征: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二、行政行为有哪些行政行为包括:1.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2023-04-25
    146人看过
  • 行政案件被告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受理费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后,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十四条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行政诉讼撤诉的条件申请撤诉和视为申请撤诉的条件有所不同:1、申请:散诉的条件。(1)撤诉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一审)上诉人(二审)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以及经他们特别授权的代理人。被告或第三人和被上诉人以及原审被告和原审被上诉人均不得提出撤诉申请。(2)申请撤诉必须基于当事人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出于当事人自愿。值得注意的是,原告或上诉人(或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申请撤诉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任何变化,但申请撤诉;另一种情形是被诉行政
    2023-04-29
    326人看过
  • 行政执法不予立案如何处理,行政执法行为有哪些
    一、行政执法不予立案如何处理行政机关应该受理案件而不受理的,报案人对不受理案件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八条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第一百一十四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二、行政执法行为有哪些(一)羁束裁量的行政执法与自由裁量的行政执法这是依行政执法受到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的分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执行的,称为羁束裁量的
    2023-04-19
    80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上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复制或者复议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3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简而言之,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对行政诉讼的实践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关
    •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5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 2、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 3、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 4、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条件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简而言之,即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 行政行为的具体成立条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7-07
      1.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2.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3.必须送达当事人注意:在单行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可能还有其他要件。如行政处罚法41条的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的是抽象行政行为,其中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话,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里要注意存在行政前置的情况。若是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话,则就不能按照上述方式来处理。而成立具体行政行为要求符合一定的要件
    • 行政调解是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12
      行政调解不是行政行为,虽然是行政机关的活动,但并不是行政行为。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是行政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