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与订立合同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与当事人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有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后,双方协商一致、约定或法定解除事由发成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房租承租协议如何解除合同
解除租房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有法定或者约定的合同解除事由。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七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二、民法典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呢
解除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
解除合同分为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协议解除。
1、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其解除为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
3、协议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将合同解除的行为。
-
解除合同应在订立合同后多久
114人看过
-
以前签订的合同,合同期满后是否可以自动解除?
299人看过
-
合同签订后履行多久可以终止
276人看过
-
合同签订后能否解除租赁合同?
225人看过
-
合同签订后单方通知解除合同
345人看过
-
违约合同已经签订了可以解除合同吗
25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解除合同应在订立合同后多久?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31解除合同具体在订立合同后多久,要分约定解除还是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此为合同的约定解除。 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
-
解除合同可以重新签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7可以解除合同的。房地产网签合同撤销程序 1、办理前 (1)到当地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办理窗口领取申请表,并按要求填表; (2)按照办理材料要求,准备齐全其他相关办理材料 2、办事过程中 (1)受理,到当地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处递交申请材料; (2)复核,当地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处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出具复核意见; (3)审批,经审查,对申请符合规定的,由当地房屋管理部门依法作
-
员工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多久可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1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4.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5.用人单
-
网签备案后合同多久可以签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4所谓的网签也就是房子买卖双方达到合同后,要到房管部门做备案,同时要网上公布。购房者会得到一个网签号,避免发生一房多卖的情况,购买房子的人可以到网上查询,就能看到房子已经卖出。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非法人员钻空子。 购买房子签合同后的流程时效是客户资质审核,10个工作日用过,同时做房屋核验,时间也是在10个工作日至15个工作日之间。两个申请都通过之后就可以提前一个工作日申请网签,正式网签生成后,打印买卖双
-
限购前签订合同后面的合同可以解除的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8可以解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的通知》(法办〔2011〕442号)有关规定,房屋买受人在合同签订后由于相应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而无法办理房屋交易手续的,买受人以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为由,请求解除合同,返还所支付的购房款和定金的,可以支持。当事人并主张赔偿损失的,原则上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