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一般有几审
民事诉讼一般有两审,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因此,中国的两审终审制也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三、民事诉讼诉的种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有如下种类:
1.确认之诉请求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诉。分为肯定或积极的确认之诉与否定或者消极的确认之诉。
2.变更之诉(也称形成之诉)请求法院改变或者消灭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的诉。
3.给付之诉请求法院责令义务人履行一定的实体义务,以实现自身合法权益的诉。行为给付之诉通常分为积极行为给付之诉与消极行为给付之诉。
-
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有几审程序2024
2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几审终审?有几级?
43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庭审几次
284人看过
-
一审民事诉讼与二审民事诉讼的不同
120人看过
-
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可以申诉几次?
179人看过
-
一般民事诉讼一审后需开庭判决吗
274人看过
-
2022年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有几审程序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3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都是采用两审终审制。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形,就是在二审过后后,案情中仍然存在问题,就可以申请对案情进行再审; 也有部分特殊案件实行的是一审终审。具体还是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判断。
-
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二审需要开庭几次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31、民事诉讼案件二审要开庭几次这个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两次,如果有必要可能还要开庭多次。 2、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它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
-
2022年民事诉讼有效期一般是几年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11、民事诉讼有效期一般是三年,法律有特殊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 2、民事诉讼有效期也就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
涉外民事诉讼,诉讼实施管辖一般有哪几种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8世界各国确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主要是考虑具体案件必须与本国有一定的联系因素或联系因素。由于各国强调的联系因素不同,确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原则也不同。综上所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属地管辖权原则是指以当事人的居住地、居住地或者事物的存在地为行使管辖权联系因素而形成的原则。这一原则通常以被告的住所地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②管辖权原则是指以当事人的国籍为行使管辖权联系因素而形成的原则。③实际控制管辖权原
-
一般民事诉讼开庭调解几次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2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2、由此可见法院没有明确规定调节几次,只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3、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可以根据案件的难以程度和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调解,包括诉前调解、立案条件、庭前调解、书信方式调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