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确处理阻碍执行职务?
(一)注意案件定性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对被阻碍对象“国家工作人员”这个执法主体尚无明确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刑法》解释。
《刑法》解释“国家工作人员”为: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实际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联防协勤等辅助人员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辅助人员的行为不属于委托执法行为,而是执法辅助行为,其独立行为不够构成执行职务。但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执法活动,其行为可以认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组成部分,阻碍他们的行为可以构成阻碍执行职务。
“依法执行职务”中的法是广义上的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机关发布的带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但不包括国家机关只针对其内部工作人员制定的规章制度。另外,国家执法机关只能行使法律所规定的权力,超越权力执法被阻碍不构成阻碍执行职务。
(二)注意案件管辖问题
公安机关的办案单位被阻碍执行职务时,因法律法规只规定人的回避,未规定单位回避。因此被阻碍执行职务的民警应当回避,不能作为调查人员参与案件调查,而同单位其他民警可以进行调查。但从公平执法的角度和多年的办案实践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案件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好一些,移交后可以有效防止侵害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三)注意行为构成违法的尺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二项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简单的消极的拒绝执行职务行为不再构成违法,但不代表“拒绝”都不构成违法,采取积极的拒绝方法阻碍执行职务的照样构成违法。例如,检查过程中房门一直是锁的,嫌疑人找种种借口不打开门,拒绝检查,嫌疑人不构成阻碍执行职务;但是嫌疑人看到执法人员来检查后主动将门锁上,拒绝检查,则构成阻碍执行职务。
另外,《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
2、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3、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
4、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以上四种行为均属阻碍执行职务行为,而且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应从重处罚。
(四)注意存在牵连行为
阻碍执行职务时,嫌疑人有时会实施殴打他人、故意毁坏财物等行为。如果殴打他人、故意毁坏财物行为较重,则以殴打他人、故意损坏财物来处理,阻碍执行职务作为情节来考虑;如果阻碍执行职务行为较重,则以阻碍执行职务来处理,殴打他人、故意损坏财物作为阻碍执行职务情节来考虑。
二、什么是阻碍执行职务
(一)阻碍执行职务,是指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阻碍执行职务具有以下特征(即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1、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阻碍的行为应当是未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手段,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3、本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而有意进行阻碍。
三、阻碍执行职务的行为特征
本项规定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实施了阻碍行为。这里规定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实施的阻挠、妨碍行为。
(二)阻碍的行为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以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行为人阻碍的对象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不属于本项所规定要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三)必须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这里规定的“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职务行为。如果阻碍的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或者不是依法进行的职务活动,都不是本项所规定的行为。
应当强调的是,本项对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上,没有作出限定,即不要求以暴力、威胁方法为条件,这也是本项规定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规定的主要区别。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要求行为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必须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其中,“暴力”是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如捆绑、殴打、伤害等;“威胁”是指以杀害、伤害、毁坏财产、损坏名誉等相威胁,其目的都是为了迫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弃执行职务。
-
阻碍执行职务和阻碍公务有何不同?
74人看过
-
对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和阻碍军事行动的行为如何处罚?
147人看过
-
阻碍法院强制执行如何处理
427人看过
-
阻碍执行职务罪量刑标准,阻碍执行职务罪的立案标准
60人看过
-
对阻碍电力检查人员执行职务的,如何处罚
320人看过
-
阻碍正在执行公务的人员怎么处罚
160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对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和阻碍军事行动的行为如何处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
-
对阻碍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如何处罚2022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51、对阻碍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处罚规定是,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根据情节,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处罚规定;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阻碍执行职务罪量刑标准,阻碍执行职务罪的立案标准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5《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妨碍执行职务量刑标准: 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款。 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和威胁方式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应当按照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
-
怎么处罚可以阻碍执行职务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31阻碍执行职务如何处罚要看严重程度,阻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给予治安处罚,叫阻碍执行职务,以暴力方法阻碍执行职务的,构成犯罪,叫妨碍公务罪。阻碍执行职务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情节较情的、处警告;情节一般的,处罚款二百元;情节严重的,按三挡处罚:处拘留五日,并处二百元罚款;拘留七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拘留十日,可并处二百至五百元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暴力抗法涉嫌妨碍公
-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最高是如何的?该怎么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5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队指挥人员、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本罪侵害的对象是正在执行职务的部队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如正在哨位上执勤的哨兵,指挥部队作战、训练、施工等活动的军人等。如果军人没有在履行指挥或者值班、值勤职责,仅是在正常进行个人的日常工作,不能作为本罪的侵害对象。暴力,是指行为人对指挥、值班、值勤人员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例如拳打脚踢,或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