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如下:
1、表现形式不同。劳动资料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对象是政治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
2、性质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只有在资本家的支配下,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为生产资本。劳动对象是动物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3、作用不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生产力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劳动资料是什么意思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亦称劳动手段。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的特征。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那些只是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劳动资料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广义地说,劳动资料包括劳动过程中除劳动对象以外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们中有的是直接把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如工具或工具机。有的则是间接地发挥这种作用,如土地、道路、管道、生产建筑物等。前一部分劳动资料起决定作用,后一部分劳动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生产中,道路、供水供汽供风的管道、仓库等基础设施,尤为必要。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劳动资料的构成,以及劳动资料中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产业革命以前,劳动资料以手工工具为主体。产业革命以来,劳动资料以机器为主体。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
区别劳动和劳务的要点
430人看过
-
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的区别
81人看过
-
劳动监察的对象包括劳动者吗
89人看过
-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有哪些区别?如何区分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
435人看过
-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
352人看过
-
劳动与劳务的区别
407人看过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更多>
-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有哪些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8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
-
收容教育和强制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福利的措施是否同于劳动教养的对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一九六一年以来,经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准,各地公安机关对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采取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的措施。这两项措施,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强制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分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执行情况来看,强制劳动的对象和收容审查的对象同劳动教养的对象基本相同,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现在决定,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被收容教育期间其工作单位对其工资福利等应如何处理问题。我
-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有什么区别,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区别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1如果劳动者已申请劳动仲裁,同样的申请事项不能再去劳动监察投诉。如果未申请劳动仲裁的事项,属于劳动监察受理的,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六个方面。 1、执法主体不同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三方面的代表组成
-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5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劳动关系。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
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差异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7劳动资料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理手段和条件,如器具、场地、运输路径等,而劳动对象则是劳动者操作处理的材料,如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这两种材料在作用上各不相同。劳动资料的改进程度会决定劳动对象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例如,高效的生产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而劳动对象的改变也会对劳动资料产生新的需求,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升级劳动资料。因此,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共同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