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2 04:46:33
240 人看过
一、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
1、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七十三条
二、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监督考察
1、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法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3、检察院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
4、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下1年以下,从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5、考验期不计入案件审查起诉期限。
6、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考验期。
7、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七十三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对未成年嫌疑人怎样监督考察
328人看过
-
2023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考验期届满检察院怎么处理
368人看过
-
2023检察院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考察哪些规定
246人看过
-
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310人看过
-
2023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有什么情形要提起公诉
334人看过
-
检察院对精神病嫌疑人可否作出不起诉决定
41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未成年案件起诉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
-
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考验期满,检察院可以不予起诉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1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只要考验期满的,检察院就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
-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7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
附条件诉讼期限不起诉考验期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0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附条件不起诉时应当如何确定其保证人的责任承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