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开庭前对案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围绕抗诉或者上诉的理由,审查第一审判决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量刑是否适当,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并进行下列工作:
(一)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告人的上诉理由或者辩解;
(二)必要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三)核查主要证据,必要时询问证人;
(四)对鉴定结论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或者补充鉴定;
(五)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相关知识: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在审判公诉案件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由哪些人参加合议庭;二是确定由谁来担任审判长。成员一般是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合议庭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必须是单数。根据不同的审级,合议庭的成员最少3人最多不得超过7人。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书记员是参与合议庭的工作人员,他不属于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审判长一般应由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经验丰富、审判工作能力较强的审判员担任,如果院长、庭长参加合议庭,应当由他们担任审判长。
2.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3.决定开庭以前如果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如果被告人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为他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如果被告人是聋、哑、盲人或者是未满18周岁的人或者是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4.通知被告人、辩护人在开庭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提供出庭作证的证人,证人的身份、住址、通讯处都要明确,向人民法院提供鉴定人名单和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准备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
5.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6.传唤当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开庭3日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通知书分别送达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以便于这些人员能够准时出庭,使法庭的审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传票和通知书没有送达或者上述人员在开庭前没有收到传票和通知书,则会影响法庭审判的正常进行。
7.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多数案件是公开审判,根据法律的规定有些案件是不公开审判的。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开庭地点以公告的形式先期公布于众,让与案件有关的人和其他公民及时了解案件的审理情况,想参加旁听案件的公民可以做好旁听的准备。但应注意,公告应加盖人民法院公章,公告公布后至少要保留到开庭审判的时候,不这样,就起不到公告的作用。
上述各项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应当由书记员分别以文字的形式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分别签名后附到案卷中保存。
-
在处理死刑上诉案件之前,法院应该做些什么
73人看过
-
死刑案件上诉、抗诉的开庭前审查—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162人看过
-
人民法院怎样开庭审理抗诉案件
431人看过
-
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按什么方式审理
166人看过
-
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要进行哪些工作
325人看过
-
检察院抗诉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是不是需要开庭?
224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判处死刑的案件,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应当如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2您所述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区分具体情形的。第344条第1款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
-
检察院抗诉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是不是需要开庭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8检察院抗诉的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都会开庭审理的,按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
-
检察院办理死刑上诉案件开庭前的审查程序是如何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7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案件,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上诉状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上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是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提出上诉的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
-
刑事案件中审判意见不适用死刑的案件, 上诉案件, 应当开庭审理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政策精神;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轻罪重判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没有异议的、鉴定人出庭直接举证质证。比如证据开示规则需要细化,没有规定确定的举证时限、逾期提交新证据的制裁措施、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做到以最小的司法成本实现最大的公正收益,但在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提出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或具有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的情形时。二。为推动证人出庭工作逐步进行、鉴定结论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二
-
一般在法院开庭审理要抗诉的刑事案件,一般多不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8一般在法院开庭审理要抗诉的刑事案件,一般不会多的。因为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抗诉分为依上诉程序和依审判监督程序两种提出方式。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