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应该如何确定抚养费的标准
离婚确定抚养费的标准是: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第五十条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二、离婚确定抚养费纠纷怎么解决
1.协商:父母双方可就抚养费问题自行协商,以达成解决协议。
2.调解:在法院的主持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抚养费问题展开调解。
3.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三、离婚抚养费需要支付到几岁
根据子女成年的含义,原则上子女抚养费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也就是16周岁以下,父母必须支付抚养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视情况给付,18周岁以上就不再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
如何确定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抚养费标准
368人看过
-
离婚者月收入抚养费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确定
84人看过
-
离婚诉讼抚养费确定标准?
77人看过
-
怎样确定离婚抚养费标准
141人看过
-
离婚时月收入应该按照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
231人看过
-
孩子8岁离婚,抚养费应如何确定
465人看过
-
离婚后应该怎么确定抚养费标准,法律上该如何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06离婚后确定抚养费标准的方式: 1、如父母无固定收入的,则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为标准,子女超过两个的,以不超过百分之五十为标准; 2、如父母有固定收入的,则依据其月总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
如何确定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抚养费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01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从上述条件中可以看出,法院在判决抚养权的时候主要考虑的
-
法院根据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抚养费具体数额应该如何确定如何确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8一、法院根据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二、抚养费具体数额如何确定?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
-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原则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抚养费标准如何确定,在实践中,怎样确定离婚子女抚养费?1.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实际需要抚养费数额的确定原则,以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为需要。那么在确定抚养费数额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子女在父母离婚前的实际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情况。有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前,生活条件较好,还报了各种学习班,在父母离婚时,就应考虑这些情况,尽可能地保持孩子以前的生活状态。以避免父母的离异,对孩子造成过多的心理恐慌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 应该如何确定子女的抚养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8(一)子女不足2周岁的情况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