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对家暴加强司法干预
这份意见指出,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对已发现的家庭暴力,应当依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不能以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或者属于家务事为由而置之不理,互相推诿。
意见同时提出首问负责的要求,不管被害人向公检法哪个机关报案,首先接报的机关都应当受理,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应当及时立案,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其他的主管机关。
说法:最高法刑一庭庭长杨万明说,公检法司四机关在家暴案件中的各自职责,案件到了各个机关分别该怎么处理,被害人利益如何保护等,这份意见都进行了明确。
虐待遗弃可处故意杀人罪
意见明确提出,家庭暴力中的虐待犯罪中,施暴人主观上具有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持凶器实施暴力,暴力手段残忍,暴力程度较强,直接或者立即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家庭暴力中的遗弃犯罪中,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不履行必要的扶养义务,致使被害人因缺乏生活照料而死亡,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带至荒山野岭等人迹罕至的场所扔弃,使被害人难以得到他人救助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典型案例:邓某未婚先孕后在网吧卫生间产下一名女婴,她将一团纸巾塞入女婴口中,将女婴弃于垃圾桶内,而后将垃圾桶移至难以被人发现的卫生间窗外的窗台上,致该女婴因机械性窒息死亡。邓某最终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制止家暴可认定正当防卫
意见提出,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采取制止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就应当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行为造成施暴人重伤、死亡,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意见,认定防卫是否过当,应当以足以制止家暴侵害的需要为标准,根据家暴严重程度、手段残忍程度,防卫人所处环境、面临危险、采取的手段、造成施暴人重大损害的程度,以及既往家暴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
典型案例:被告人常磊在其父常新春殴打母亲和自己时夺下父亲手中的菜刀,后在父亲继续殴打母亲时砍伤父亲致其死亡。法院认为常磊行为属防卫过当,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杀害长期施暴人可从宽
意见提出,对于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后,在激愤、恐惧状态下为了防止再次遭受家庭暴力,或者为了摆脱家庭暴力而故意杀害、伤害施暴人,被告人的行为具有防卫因素,施暴人在案件起因上具有明显过错或者直接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对于因遭受严重家庭暴力,身体、精神受到重大损害而故意杀害施暴人,或者因不堪忍受长期家庭暴力而故意杀害施暴人,犯罪情节不是特别恶劣,手段不是特别残忍的,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情节较轻。
说法:我们绝不是鼓励妇女奋起反抗,以暴治暴来摆脱家庭暴力。遭受家庭暴力后,应当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尊重家暴被害人意愿
这份意见提出,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既要严格依法进行,也要尊重被害人的意愿。在立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提起公诉、判处刑罚、减刑、假释时,应当充分听取被害人意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合情、合理的处理。
说法:有些人是希望维持家庭完整或保护个人隐私,所以不愿意报案等,如果这是被害人的真实意愿,司法机关应当予以充分尊重。
遗弃罪与虐待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
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内容不同。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
5、犯罪侵犯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分居与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并不相同,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如果达到了遗弃罪的构成要件的,就是需要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的,而对于分居的行为,只是一种夫妻之间的状态,并不涉及及法律问题和有关责任。
-
将女婴遗弃被认定故意杀人罪
102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虐待罪如何认定
44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遗弃伤者按故意杀人罪处理
230人看过
-
教师保姆虐待儿童将按虐待罪处理
139人看过
-
怎么区分遗弃罪与虐待罪、故意伤害罪
274人看过
-
故意杀人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482人看过
未婚先孕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未婚先孕只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我国只对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进行相应的法律保护。未婚先孕也不能享受,很多属于已婚人士才有的保障。... 更多>
-
故意杀人罪的定性与遗弃罪有何区别?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有哪些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4刑法中对故意杀人罪的定性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应的犯罪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方式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是行为人积极主动地实施,不作为是行为人负有某种保护义务,但行为人没有履行相关义务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故意杀人罪与遗弃罪的最大区别是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例如,将女婴扔到深山中的行为,表面上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但实质上
-
故意杀人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澳门在线咨询 2021-09-29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若想要对交通肇事处刑罚的话,则首先要能够认定交通肇事的行为是构成了刑事犯罪的,否则的话就不能追究肇事人员的刑事责任,而只能给予交通行政方面的处罚。而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此时根据实际的犯罪情节不同,实际的量刑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
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3虐待行为的手段,有时与故意杀人的手段十分相似,并且,虐待行为有时在客观上也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所以,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较容易混淆。我们认为,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应当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怎么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9一、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何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
-
遗弃罪可以起诉虐待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1可以起诉虐待罪或者遗弃罪,但必须有证据证明虐待或者遗弃行为的存在。一、虐待罪和遗弃罪分属于两个罪名:《刑法》规定的虐待罪: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刑法》规定的遗弃罪: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