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记者昨天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得到的消息。据省高院介绍,这是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的。患职业病可要求精神赔偿省高院宣传科裘科长介绍说,意见稿中规定:
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记者昨天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得到的消息。据省高院介绍,这是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的。
患职业病可要求精神赔偿
省高院宣传科裘科长介绍说,意见稿中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在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还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在接到类似案件后要应予受理。
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因工伤事故与劳动者订立的损害赔偿协议,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协议有效;但是赔偿低于法定工伤待遇给付标准,劳动者请求认定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时,当事人对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鉴定结论有异议,当事人可要求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和理由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可以委托该省级劳动能力委员会重新鉴定。
劳动者将享更宽法律保障
裘科长还说,这次最高法院公布的意见稿中赋予劳动者更多的劳动保障,对于劳资纠纷意见稿作了更详细的规定,将原本没有纳入司法受理范围的一些劳资纠纷重新归纳,给劳动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法律保障。
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的劳资纠纷,其中包括: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付劳动者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的;尚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以及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返还为保证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而收取的定金、保证金、抵押金的,人民法院都应予以受理。
未订合同也可形成劳动关系
意见稿还新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形成的劳动关系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双方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即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明确,用人单位给劳动者有确定的工资性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提供了基本的劳动条件。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请求给予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也应当支持。
-
职业病患者可否要求精神赔偿
35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在离婚时,能否获得批准?
250人看过
-
职业病属于工伤范畴,依法不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391人看过
-
患了职业病如何获得赔偿?职业病赔偿标准是什么
263人看过
-
企业职工患精神病咋办
160人看过
-
离婚后,男方精神疾病患者能获得多少经济补偿?
393人看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
-
职工患职业病,确诊为精神病,能否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7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劳动者患职业病可要求精神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北京晨报报道,今后,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意见稿规定了一些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的劳资纠纷。其中包括:未按照合同
-
精神病患者住院离婚后能得精神病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9精神病患者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离婚。精神病,在医学上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其他重度丧失正常精神作用的精神病。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能作为离
-
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今后患上职业病可否要求精神损害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6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北京晨报报道,今后,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意见稿规定了一些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的劳资纠纷。其中包括: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未按照国家
-
精神病患者因砸坏私人东西需要获得赔偿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17《》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