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想违约需要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可以起诉。我国法律规定只要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就会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需要根据合同的约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一方当事人恶意拒绝履行合同,或由于不符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违约,另一方就可以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或法律,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双方违约怎么办
在双方所负义务无牵连性的情况下构成的双方违约,亦即,双方互负的合同义务是彼此独立的,其各自违反这些互负独立的义务不产生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只能用双方违约来解决。
在双方互负的合同义务不具有对价性时的双方违约。对于何为对价,学说上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对价问题原则上应当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决定,同时法律要求双方在财产的交换尤其是金钱的交易上力求公平合理,避免显失公平的后果。在双方当事人所负义务不具有对价性时,不产生履行抗辩权,此时,如果双方都没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要求的,则往往产生双方违约。主要有以下情形:一是一方当事人部分违约但并未导致合同落空时,他方以此为由终止履行义务而构成的双方违约。
二是当事人双方分别违反不具有对价关系的义务所产生的双方违约。在合同义务群中,存在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及附随义务的区别,不同类型的义务对当事人合同利益的影响是不同的,附随义务、从给付义务的违反往往并不产生他方不履行主给付义务的正当抗辩。三是一方当事人轻微违约,他方当事人终止履行义务而构成的双方违约。一般来说,如果违约是轻微的,则它不能使受害方有理由拒绝进一步履行义务和提起全部违约的损害赔偿诉讼。因此,在一方当事人轻微违约时,他方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双方违约的问题。
双方当事人都按约履行了合同义务,但所履行的合同义务都不符合合同要求时所产生的双方违约。
履行抗辩权消灭的情况下当事人仍不履行义务产生的双方违约。履行抗辩权属于一时的抗辩权或称为延期的抗辩权,只是暂时阻却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的行使,并不产生消灭合同的法律效果。当抗辩权因违约方的履行或提供担保而消灭时,则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构成违约,从而产生双方违约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房价持续上涨,二手房卖主如何应对违约?
107人看过
-
违约交房业主应如何维权
413人看过
-
购房者如何应对卖家违约
199人看过
-
租房期间房东违约要卖房,应如何应对
382人看过
-
买房人违约的要要如何应对
301人看过
-
买房遇到房主违约,该怎么应对?
227人看过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
如何应对签约后房主反悔事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7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案例出现,即买卖双方已经签订了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但是当快要交房的时候,原房主却反悔,拒绝交付房屋。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购房者来说,应对房主反悔的对策是什么,该怎么办呢一、二手房交易签约后房主反悔的原因随着二手房的升温,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签约后房主反悔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实践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1、房主会以所售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
-
延期交房如何应对违约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09如果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主,如果您未能如期完成房屋交付事宜,同时也未给予相应的赔偿金补偿,则您可考虑实施以下几种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您可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在这个环节中,您应当明确告知对方延期交付房屋给您带来了何种程度的经济损失,并依据购房合同中的规定,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如果协商无果,您还可以选择向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提出投诉,并请求他们
-
-
对方违约,我们应该如何房屋维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1起诉法院赔偿您的损失。当违约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时,您胜诉的概率较高。按照合同法、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
违约双方应当如何对待?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07双方当事人都违约而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可以相应抵销。 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不适用定金罚则。由于双方过错导致合同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如果仍适用定金罚则,那就等于在自己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情况下,仍能取得他人定金。这势必会造成一方在丧失定金的同时,可主张双方双倍返还,另一方在取得对方丧失的定金的同时,又要双倍返还于对方。这显然违反设立定金制度的本意。因此,在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定金应当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