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方离婚后抚养权归谁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的,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抚养权协商不成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女子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抚养权可以变更吗?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生而不养不仅背离父母应承担的道义和法律责任,也不利于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夫妻离婚后,一方的或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法院在综合考虑原、被告双方的实际情况,从努力考虑为被抚养人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的角度出发,并征求了被抚养人意愿,认为变更抚养关系较为适宜。法官提醒,父母双方的爱对于未成年的成长不可或缺,无论婚姻关系是否续存,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子女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法律规定“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官在判抚养权归属的时候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也就是说,当父母双方争执不下时,要让未成年人自己向法官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因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离婚产生的影响,已经有了识别、判断和预期能力,可以自己独立做出更愿与谁一起生活的真实意思表示,该意愿将是法官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重要依据。
-
离婚后抚养权归男方,抚养费谁出
228人看过
-
抚养权归谁?离婚后的抚养问题
482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谁
313人看过
-
离婚起诉一方不出庭抚养权归谁
330人看过
-
女方离婚后,抚养权归谁?再婚后,男方能否要求取回抚养权?
211人看过
-
婚后离婚女方女儿归谁抚养
427人看过
-
男女双方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抚养权怎么判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19孩子的抚养原则上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以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由一方抚养,对方按其工资收入的20%到30%按月支付抚养费到孩子十八周岁或独立生活止。孩子已满16周岁有工作有生活来源则父母不再抚养,孩子18周岁了还未读完高中,则要抚养到高中毕业的。按你陈述的情况,小的孩子你抚养,大的孩子应当由你老公抚养;当然你们你们协商一致,怎么抚养都可
-
婚前婚后房子归男方,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7房产属于男方的个人财产,孩子抚养权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2周岁以下子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谁, 离婚后不抚养一方是否有探视权和抚养权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0关于子女的抚养权: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第一条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a)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b)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c)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
-
深圳离婚怎么离, 孩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两个孩子抚养权归谁哪一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4离婚事宜: 1,离婚有协商和起诉两种方法,若协商不成只能起诉; 2,若在深圳住满一年,可以在深圳办理离婚; 3,若双方都同意,可以办理速裁,一周内就可以办好; 4,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抚养费一般是一方收入的20-30%; 5,财产方面一般是平分,若一方有过错,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 若一方有家庭暴力(需有报警回执等证据),可认为这一方有过
-
孩子抚养权归谁?离婚后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7孩子抚养权能够协商的,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主张孩子抚养权,法院会根据优于孩子成长为原则和你们双方的具体情况考虑判令,如孩子未满2周岁的一般判令给母亲,如孩子长期跟随一方共同生活的则一般会判令给该方,孩子年满10周岁的,一般会考虑孩子的选择。如有证据证明该方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