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包括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即兄弟姐妹无权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遗嘱可以把财产留给非继承人吗
将遗产给什么人是被继承人的权利,所以被继承人有权订立遗嘱,将遗产指定给被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离异父母与孩子:遗产继承权问题
352人看过
-
同居财产继承问题探讨
391人看过
-
非婚生子遗产继承问题探讨
361人看过
-
遗产继承及房产税计算问题探讨
398人看过
-
父辈遗产继承顺序问题探究
280人看过
-
继承权分配规则:探讨继子女和继父母的继承权问题
320人看过
遗产继承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并且规定了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 更多>
-
父母赡养问题探讨重庆在线咨询 2025-01-25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判断子女是否尽到赡养父母的职责,可以通过子女是否履行了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来确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还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对老年人进行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 第十三条 老年人的养老以家庭为
-
财产继承问题的探讨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13根据遗嘱,遗产的继承应按照遗嘱内容进行。如果没有遗嘱,则应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 1.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应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人继承,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遗嘱继承中的代位继承问题探讨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20代位继承是一种与本位继承相对的继承制度,属于法定继承的例外情况。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在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之前,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时,形成了一种法定继承制度,也称为间接继承或承租继承。在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被称为被代位继承人,简称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人被称为代位继承人,简称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权利被称为代位继承权。 代位
-
关于遗嘱中房产继承问题的探讨河南在线咨询 2025-02-01在遗产继承过程中,公证并非必须的程序。然而,为了防止因财产继承而产生纠纷,遗嘱继承人可以考虑进行公证。因此,只要程序合法,就可以产生法律效力,无需公证。总之,当被继承人去世时,他们留下的财产将成为遗产,并根据法律规定决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一般来说,遗产继承会按照法定情况进行,因此遗产继承无需公证处进行公证。当然,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遗产继承问题,最好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
-
继承遗产的问题,父母留下的遗产如何继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1父母再婚后去世留下的遗产怎么继承 无论是再婚还是初婚,关于遗产分配的问题通常都是一样的,遗产分割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遗嘱与法定继承: 1、有遗嘱的话,则按遗嘱来处理遗产 2、没有遗嘱,则按法定继承。 二,法定继承有按以下顺序来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