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修九对泄露案件信息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的修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6:52:02 452 人看过

一、修改内容

1、泄露案件信息罪:在刑法第三百零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八条之一: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开披露、报道第一款规定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扰乱法庭秩序罪:将刑法第三百零九条修改为: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

(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

(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

(四)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

二、法理简评

一是增设了泄露案件信息罪;二是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情形进行细化和扩大。这两点的修改在法律界特别是律师界引起极大反响和争论。立法机关最终下定决定修改,一方面是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为了进行炒作,在网络上现场直播庭审内容,有些案件、内容属于法律规定禁止披露的,另一方面律师极端闹庭事件确有发生,极个别事件确实有损法律尊严,第三方面也考虑了其他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对接。

三、司法认定

1、泄露案件信息罪有三个要点:

(1)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

(2)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国家秘密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如强奸案、依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应当公开的信息包括国家秘密、机密、绝密事项,个人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等隐私,商业秘密。

(3)造成信息公开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这里的严重后果包括导致当事人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导致自杀自残等后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企业利益遭受严重损失,具体损失数额标准可以由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

2、一般主体公开披露、报道第一款规定的案件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这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法技术是一样的,即特殊主体构成此罪,其他一般主体也可以构成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2: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庭秩序相关文章
  • 刑修九对虐待罪如何修改的
    根据2015年8月29日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的内容,其针对虐待罪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修改:1、将《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三款修改为:“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虐待的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2、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从虐待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修改来看,其改变了原先全部虐待罪告诉才处理的模式,将“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情况排除在“告诉才处理”的范围之内。这就将一部分虐待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权掌握在了国家机关的手中,在被害人自身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时,由国家机关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体现了国家对于
    2023-06-03
    340人看过
  • 刑法修正拟将多种“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入罪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正在进行,并初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据法制网报道,考虑到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与刑法相关规定的衔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针对当前社会治安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拟对刑法作相应修改。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处罚后仍不改正入罪一是,进一步完善惩治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的规定,主要是:第一,修改危险驾驶罪,增加危险驾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在公路上从事客运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修改抢夺罪,将多次抢夺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第三,将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第四,将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处罚后仍不改正
    2023-04-23
    249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承担刑事责任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九条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二)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四)有损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第2款规定: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扰乱法庭秩序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扰乱法庭秩序也必然妨害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如审判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但与妨害公务罪有着显著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2、客观方面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行为人在法庭审理案件中,实施的哄闹、冲击法庭或殴打司法工作人
    2023-04-05
    76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相关说明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一、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的作为行为。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法庭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进行聚众哄闹、冲击、殴打法官、法警、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行为。依《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殴打诉讼参与人的,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罚款”为一千元以下,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不是罚金刑。故本罪“罚金”的标准,有待司法解释。三、法律依据中的司法解释,除罪名、适用法律条文与新《刑法》不符而不再适用外,关于该类案件的审理程序的规定似仍可参照适用
    2024-01-24
    340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的案例分析
    一、案情案犯:孟甲,男,30岁,农民,1991年12月30日因妨害公务被逮捕。案犯:孟乙,男,27岁,农民,1991年12月10日被收容审查,同月27日因妨害公务被逮捕。案犯:孟丙,男,20岁,农民,1991年12月18日被收容审查,同月27日因妨害公务被逮捕。1991年12月10日上午十时许,河北省固安县柳泉人民法庭开庭对蒋素平诉孟乙离婚一案进行公开审判。在审判长宣读离婚判决书期间,被告孟乙无视法庭纪律,先是吸烟,而后找茬将其子打倒在地,挑起事端,并扑向原告蒋素平。此时,孟乙的兄弟孟甲、孟丙等人也闯入法庭哄闹,审判长多次制止无效,致使宣判无法进行。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法庭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的规定,决定对孟乙立即采取拘留措施。当法警上前对孟乙实施强制措施时,孟乙极力抗拒,孟甲、孟丙等人也一拥而上,围攻
    2023-08-05
    286人看过
  • 怎么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这里的“聚众哄闹”,是指聚集多人在法庭内外起哄、喧闹,干扰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冲击法庭”,是指未被法庭允许参加庭审活动和旁听人员强行冲进法庭,向法庭投掷石块或者在法庭进行破坏等。“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殴打正在法庭上执行公务的审判人员、公诉人、法警、书记员等。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主观罪过形式方面为直接故意,也即行为人决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希望自己的行为干扰法庭秩序。因此必须把那些由于情绪激动、亢奋,或者性格爽直或坚持自己的看法等原因而一时在法庭开庭审理案件中说话声音过大,行为有所不当,或言语有所过激的情形与扰乱法庭秩序罪区分开来。前者行为人在主观上不具有扰乱法庭秩序的直接故意,所以不宜也不应作为扰乱法庭秩序罪来论处。(二)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1、
    2023-05-01
    255人看过
  • 什么叫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有哪些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而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扰乱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现在新刑法中了干扰法庭秩序这一新罪行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作了专门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理。两罪的主要区别:①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则是杜会公共秩序。②处罚范围不同,对于聚众干扰法庭秩序而构成犯罪的,对全部行为人都予以惩罚,而扰乱社会秩序的,则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
    2024-05-05
    365人看过
  • 解读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主义犯罪的修改
    一、修改内容修正案九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修改在刑法第在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后增加五条,作为第一百二十条之二、第一百二十条之三、第一百二十条之四、第一百二十条之五、第一百二十条之六,这是迄今刑法典中之x最多的条文。将下列6项行为入罪:1、资助恐怖活动培训;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2、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3、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4、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5、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的;6、明知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法理简评上述行为很多行为实际属于恐怖活动犯罪的预备行为,典型体现了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公敌,已经成为威胁全
    2023-04-01
    232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对行贿罪的修改内容有哪些?
    一、行贿罪立法修改的背景与目的贿赂犯罪中,行贿与受贿既具有对合性,又存在互动性。受贿犯罪率居高不下,与行贿活动猖獗是密不可分的。从司法实践看,相关调查统计的数据表明,对于行贿犯罪不仅刑事追诉率低,而且对行贿人的量刑亦明显偏轻。有鉴于此,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处以遏制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刑法修正案(九)的说明中就明确指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反腐败工作,完善惩治腐败法律规定的要求,为加大惩处腐败犯罪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为惩腐肃贪提供法律支持。此可谓行贿罪立法修改目的之官方权威回应。二、对行贿罪立法修改的解读1、增设罚金刑使刑罚配置更完善现行刑法对行贿罪并未规定罚金刑,罚金刑作为我国附加刑的一种,其本质就是通过剥夺犯罪分子的金钱,使其受到财产上的惩罚。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罚金刑对于贪利型犯罪无论从特殊预防还是一般预防的角度来说,均能起到重大作用,而行贿则是一种典型的贪利
    2023-04-28
    145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与其他罪的区分
    (一)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从本质上讲,干扰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在本法中规定了扰乱法庭秩序罪这一新罪名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加以专门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1、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则是社会公共秩序。2、处罚范围不同,对于聚众扰乱法庭秩序因而构成犯罪的,对全部行为人都予以惩罚,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则只处罚首要分子。(二)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扰乱法庭秩序也必然妨害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如审判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但与妨害公务罪有着显着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仅为法庭秩序,范围比较窄,而妨害公务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
    2023-02-15
    388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二审:聚众扰乱医院秩序或将入刑
    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二审刑法修正案拟增加相关规定,聚众扰乱医疗单位秩序或将入刑。与之相关的新增规定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刑法是居于核心地位、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只有触犯刑法的行为才可以算是犯罪行为。
    2023-06-11
    435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定罪的客观表现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1、从犯罪时间看,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法庭开庭审理过程中。法庭审理即从宣布开庭时起到宣布闭庭止,包括开庭预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法庭评议、法庭宣判等各个阶段,既包括一审、二审,也包括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再审。2、从犯罪地点看,本罪限于开庭审理案件的法庭内。这里的法庭内应作广义理解,既包括行为人在法庭内扰乱法庭秩序,也包括在法庭附近干扰法庭秩序,在法庭外对正在参加诉讼活动的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殴打或将其从法庭内追赶到法庭外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殴打等等,都应视为发生在法庭内的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既也括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都发世在法庭内,也包括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之一发生在法庭内的行为。如果行为和结果都不发生在法庭内的,不构成本罪。3、从犯罪行为来看,须是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
    2023-08-15
    459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盗窃罪有没有修改
    刑法修正案九没有对盗窃罪的规定进行修订,是刑法修正案八进行的修订。一、主要内容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一)犯罪数额1000元以上不满1500元的,为罚金刑;犯罪数额1500元以上不满2000元的,为管制刑;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以盗窃罪论处的,为拘役刑;(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盗窃价值2000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三)盗窃公私财物800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为有期徒刑六
    2023-04-03
    400人看过
  • 扰乱法庭秩序罪判多长时间?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判多长时间?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九条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二)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四)有损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第2款规定:"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扰乱法庭秩序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扰乱法庭秩序也必然妨害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如审判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但与妨害公务罪有着显著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2、客观方面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行为人在法庭审理案件中,实
    2023-04-20
    133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庭秩序是指《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所规定的,为保证法庭审理的正常进行,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定。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多>

    #法庭秩序
    相关咨询
    • 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
      湖北在线咨询 2020-12-28
      从本质上讲,干扰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 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在本法中规定了扰乱法庭秩序罪这一新罪名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加以专门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 1、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罪
    • 扰乱法庭秩序罪如何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判决标准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08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这里的“聚众哄闹”,是指聚集多人在法庭内外起哄、喧闹,干扰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冲击法庭”,是指未被法庭允许参加庭审活动和旁听人员强行冲进法庭,向法庭投掷石块或者在法庭进行破坏等。“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殴打正在法庭上执行公务的审判人员、公诉人、法警、书记员等。认定扰乱法庭秩序罪: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的构
    • 现在村民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如何处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7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 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12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那么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扰乱法庭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河北航岳律师事务所史晗律师解析。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 1、哄闹、冲击法庭哄闹法庭主要是指在法庭上以喧哗、叫嚷、吹口哨、拉横幅等方式起哄捣乱,干扰庭审活动进行的行为。冲击法庭主要是指未被法庭允许,不听劝阻,强行闯入法庭,甚至冲上审判台;向法庭投掷石块、
    • 扰乱法庭秩序的哪些行为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30
      扰乱法庭秩序的,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下: 1、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以及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法庭; 2、哄闹、冲击法庭; 3、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