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暴能不能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家暴离婚是有损害赔偿的。离婚可主张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离婚损害赔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如何收集家庭暴力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由当事人自己或者是委托律师收集,一般能证明一方家庭暴力直接的证据包括实施家庭暴力的现场视频或照片、医院出具的伤情鉴定和发生家庭暴力时当事人报警了的出警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遇到家庭暴力该怎么处理
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2.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3.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4.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5.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三条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
家暴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吗,家暴可以要求离婚吗
375人看过
-
能否要求家暴赔偿离婚是否必要
355人看过
-
离婚赔偿项目离婚能不能要精神损害赔偿
152人看过
-
家暴离婚后出轨,是否能获得损害赔偿?
144人看过
-
夫妻一方遗弃孩子另一方常年家暴,能不能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55人看过
-
因重婚而离婚能否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350人看过
-
妻子受到丈夫家暴,离婚家暴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若因遭受家庭暴力,是可以向另一方主张赔偿的,前提是导致离婚的结果,因此,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无法主张婚内赔偿的。如果要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应当在离婚诉讼时一并提出。这里的赔偿需要双方离婚分割财产完毕后,再向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人以其个人财产进行赔偿,比如财产分割完毕后,作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男方分得财产10万,那么他对女方的赔偿金,应从这10万里扣除。
-
离婚时没要求损害赔偿,离婚后还能不能再要求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25离婚后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离婚后,请求损害赔偿,应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内提出。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
2022年家庭暴力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11、遭受家庭暴力一方是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 2、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3、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
-
男方家暴女方后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01、遭遇家暴,建议及时报警,不但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再一次的侵害,同时也可以固定证据2、《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离婚后怎么办损害赔偿能不能要求举证?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27离婚诉讼,包括在离婚时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适用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将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通常情况下,离婚诉讼中当事人举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第一类当事人陈述,主要包括法庭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就婚姻状况、夫妻感情所做的陈述 第二类书证,包括证词、情书,保证书等 第三类物证,主要为反映一方有过错的照片 第四类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及手机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