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9 23:02:33 298 人看过

一、遗产继承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遗产继承需要注意的事项:

1.遗产应当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被继承人的遗产状况应清楚,例如有无典当、抵押、是否共有;

3.遗产归属有没有争议;

4.有无其他债权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放弃遗产继承需要在什么时候作出表示

放弃继承权应该在遗产继承开始之后,遗产分割之前以书面形式做出。如果没有在此期间做出表示,那就视为接受继承。放弃继承的表示做出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不可以反悔。但是因为胁迫而做出的,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撤销。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遗产继承一定要公证吗

继承遗产不是必须要公证,具体如下:

1.只有需要过户的遗产是必须经过继承公证的,其他的遗产,只要各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的,可以不公证。遗产继承是继承人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法律行为。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法律规定,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

2.在进行遗产继承的时候,如果是唯一的法定继承人,那么也需要进行公证,公证主要是公证这个证明。如果户籍在一个户口本上就不用公证亲属关系,但是如果要办理房产过户的话就需要继承遗产公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n(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n(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n(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n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n(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10: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继承父亲遗产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
    我父亲2002年去世,留下一栋三层小楼和其他一些财产。母亲健在。2003年我结婚后,夫妻俩和我母亲居住在这栋小楼里。后我们夫妻自行创业,后来有了小孩。自2003年开始,家里的大小开支全部由我承担,我还给她买了一份人寿保险,每年2900多。但母亲并不不满足。提出一些要求,比如事事要听她的,反对她的意见就是对她不孝,我们夫妻每赚一分钱都要交给她管理,要求我给她购买高档化妆品等。(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父亲留下的财产,除了房子我在住以外,其他均由我母亲实际掌握,母亲的衣食住行,医疗等均是我照顾),要求遭到我拒绝。因为要求没有满足而多次在家吵闹,母亲就离家去外面打工(今年她49岁,健康)。并扬言要赶我出去,我父亲留下的一切财产全是她的,一点都不给我,并且她要将房产现金等赠与他人,请问母亲的要求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如果要同母亲分开居住,家里的房子和其他父亲健在时留下的财产,我能得到多少?我母亲
    2023-06-08
    227人看过
  • 独生子女在继承过程中该注意什么问题,哪些遗产无法继承
    最近有很多当事人问我:“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遗产了吗?”说实话,这些朋友很可能是被一些营销性质的文章、视频误导了。但也不能说这种说法就完全不对,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特殊的“遗产”,就算你是独生子女也不能继承!真的假的?父母去世后,遗产不都是我的吗?为什么不能继承?别急,今天就和你聊聊这5种不能被继承的“遗产”。01逝者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不能被继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财产表面看是属于被继承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逝者)的,但实际上,被继承人并不拥有完整的产权,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夫妻共有的财产。讲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阿丽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她父亲十年前就去世了,母亲是今年去世的,他们都没留下遗嘱。父母生前留下一套价值120万的房子,他们过世后,阿丽想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她先拿着房产证和父母的死亡证明到了房管局,要求过户,但是没有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书,房管局是
    2023-05-27
    477人看过
  • 遗嘱的顺序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遗嘱的顺序是: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公证遗嘱有效,并且效力最高。公证遗嘱的方式是最严格的遗嘱方式,能确实保障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公证遗嘱也是处理遗嘱继承纠纷最可靠的证据;2、自书遗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的自书遗嘱,且没有非法内容的有效;3、代书遗嘱。由他人代笔书写,有两个以上的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其中一人代书,并由见证人、遗嘱人和代书人签名,内容和见证人均合法有效;4、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的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遗嘱继承有哪些法定继承优先顺序是什么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律关于继承的规定是: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法定继承中,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
    2023-07-04
    455人看过
  • 遗产界定的注意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
    一是时间点问题,即“死亡时”。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公民活着时,其财产不是遗产。二是遗产为公民“个人”的财产,包括个人所有财产,也包括共有财产中应属于公民所有的财产。这需要与他人的财产相区别。通常会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区分、也有可能涉及到与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分、还有可能涉及到与他人财产的区分,如借用他人的财产或他人的财产寄放在被继承人处等等情形。故在继承开始时,首先需要将被继承人的遗产与他人的财产完全区分开。三是遗产必须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如盗窃、诈骗等犯罪所得当得不属于遗产。案例中的死亡抚恤之所以不能认定为遗产,原因一是取得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后,而非死亡时遗留的,二是给付的对象不是被继承人,而是被继承人的亲属,不属被继承人“个人”财产这个因素。故不能认定为遗产。公证部门也不应当将该无效约定予以公证。既然该条款无效,那么其死亡抚恤金应由李老先生所有的继承人予以分割。该条款的公证,应
    2023-06-03
    336人看过
  • 遗产继承问题:妻子能否继承丈夫的遗产?
    丈夫的遗产如果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丈夫死后欠债妻子有义务偿还吗丈夫死后欠债妻子是否有义务偿还,一般因情况而定:1、丈夫去世后,对于留下的债务如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则妻子是要还的;2、根据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3、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权债务的处理如下:1、个人婚前债务。对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中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上述两种情况的证明责任由
    2023-07-08
    109人看过
  • 中国公民涉外继承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国公民涉外继承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中国公民涉外继承需要注意下列问题:1.在办理有关继承事项时,最好先委托遗产所在地或被继承人最后居住地的亲友或者律师,了解遗产的状况,对遗产的总额、所在地、种类以及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债务的总额、继承人的人数等情况有个初步认识,然后再着手办理继承的申请。2.弄清该国继承相关法律特点:特别是掌握该国是否实行限定继承原则。所谓限定继承原则,是指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后,他应承担被继承人生前债务的归还义务,以从被继承人那儿继承所得财产为限。反之,则为限定继承原则。我国实行限定继承原则。二、涉外继承的特征1.涉外继承中至少有一个涉外因素2.涉外继承主要是通过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进行间接调整。3.涉外继承关系的案件实行专属管辖。在我国,涉外继承的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人民法院、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三、涉外继承公证要怎么办理?1.涉
    2023-04-25
    297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的遗嘱效力问题
    遗嘱效力都有:1、公证遗嘱是遗嘱人亲自申请并由国家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是最严格、证明力最强的遗嘱方式。公证后有效;2、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自书写的遗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写完就有效。成立的形式要求包括:(1)遗嘱人应当亲自书写,不得由他人书写;(2)遗嘱人应当签字;(3)应注明日期。3、代书遗嘱,是遗嘱人口述,请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自书写完效。代书遗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两个以上见证人应当在场见证;(2)见证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遗嘱无利害关系;(3)应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字,并注明日期。4、录音遗嘱是遗嘱人口述录制的遗嘱。录音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5、口头遗嘱是遗嘱人以口头形式设立的遗嘱。建立口头遗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在危急情况下,除口头遗嘱外,不得以其他方式设立遗嘱;(2)见证人在场见证;(3)危急情况解除后,如果能以书面或录音的
    2023-07-11
    407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存在的遗产继承问题如何解决
    遗产继承基础问题的解决:一、自行协商解决;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怎么解决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由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节解决。继承纠纷发生后,有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就遗产分割的时间、方法和份额达成协议,然后按照协议分割遗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组织。继承纠纷发生后,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处理自行协商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双方纠纷,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那纠纷就解决了,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也不容易激化矛盾。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2023-04-02
    257人看过
  • 遗嘱房面临继承问题,需了解继承规则:遗产继承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房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留有遗嘱的,则要按遗嘱确认该房产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则按法定继承确定继承人,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确认好该房产的各继承人后,要先到派出所开具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并到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村、居委会开具法定继承人证明,再准备好继承人的身份证件。准备好上述材料后,该房产的所有继承人应当一同到房产所在地的房管交易所申请过户办理,并先后进行房屋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和继承登记,最后领取新的房产证。无遗嘱房产怎么继承没有遗嘱继承房子:1、协商继承。全部继承人之间如果能协商一致达成不动产分配协议的,可以提交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全部法定继承人关于不动产分配的协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以及其他必要的材料到房管局申请房屋过户。2、公证继承。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申请继承
    2023-07-07
    82人看过
  • 遗产继承人要注意:廉租房过世后的处理问题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老人死后,廉租房不能被继承没在房屋没有过去的情况下,其子女可以居住。若房子到期之后,房子会被回收。虚报材料申请廉租房怎么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给予警告,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以欺骗等不正手段,登记为轮候对象或者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登记为轮候对象的,取消其登记;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责令限期退回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缴租金,逾期不退回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承租人自退回公共租赁住房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通
    2023-08-15
    365人看过
  • 继承人放弃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继承人放弃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放弃继承权需要注意的问题:1.时间应当符合法定期限。即放弃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做出表示;2.放弃表示的形式应当合法。即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3.放弃继承权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二、放弃继承是否可以被撤销《民法典》规定继承权放弃可以撤销,但是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对方之前。否则意思表示生效,若是想变更,应当征得所有继承人的同意。遗嘱继承优先与法定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
    2024-01-21
    211人看过
  • 遗产继承问题:出嫁女儿的继承权
    出嫁的女儿也是可以继承父母遗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出嫁并不会丧失继承遗产的权利,所以出嫁女儿是可以继承遗产的,还应跟其他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样。出嫁女儿父母死了继承应该多少比例女儿去世父母继承比例应当均等。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
    2023-07-08
    395人看过
  • 继承著作权过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继承著作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无人继承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2.继承人一般不能继承作者的著作人身权,但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3.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行使。一、著作权的保护的时限是多长时间著作权保护期限: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和死亡后50年,截至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至作者死亡后50年的12月31日;2、作者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期限。保护期为50年,截至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受到保护;3、特殊作品的期限。电影作品和J摄影作品以类似的方式创作,保护期为50年,截至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受到
    2023-06-25
    144人看过
  • 著作权继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继承人或第三人可根据作者的遗嘱、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定继承的规定取得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主体。一般而言,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可以继承,人身权利不能继承。关于著作权的继承,以下问题值得注意:1.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7遗赠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2.继承人一般不能继承作者的著作人身权,但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3.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行使。如果作者生前明确表示不得发表,则在该作品的保护期内不得发表。作者死亡后,他人不得删除更改其在作品上的署名。未经作者授权,他人亦不得行使作品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一、编剧导演摄影等作者享有什么权利编剧导演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作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制片者享有。电影、电
    2023-06-26
    44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有关遗产继承问题,需要注意的几点
      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2
      在赡养父母和继承遗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后者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前者。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但是是否能够继承遗产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当涉及到遗产传承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查阅被继承人留下的遗嘱内容。如果其留下了遗嘱,那么我们应该按照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来进行遗产的分配。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留下任何遗嘱,那么我们就需要遵循法律规定来确定继承人的顺序。在这种情况下,为被继承人提供主要帮助或
    • 母亲去世,放弃继承遗产注意什么问题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4
      1、如果当事人放弃继承遗产的话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2、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3、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
    • 遗产继承纠纷诉讼中该注意什么问题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9
      遗产继承纠纷起诉前应注意: (1)起诉前要自酌和咨询 遗产是死亡的自然人留给继承人或受益人的财产。如果认为自己的财产被他人侵占,则可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利益,取得自己应有的遗产。但是,事实上有时候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受益人主观认为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与依法确认的是有差别的。这样,在起诉前就要全面斟酌,必要时可向律师或法院接待室咨询,避免在诉讼中形成错误观点,以求在诉讼中取胜。也可以避免浪费自己的财力精
    • 继承房产的问题,遗嘱继承房产的问题,遗嘱继承后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9
      一、继承房产,应当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和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二、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三、法律法规依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
    • 什么是代位继承?在继承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9
      代位继承是一种法定继承制度,只适用于法定继承情况。在遗嘱继承和遗赠中不适用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分配被继承人遗产份额的制度。 代位继承发生的条件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因此,代位继承是以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为前提条件。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称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