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销售暗藏陷阱选购认准三大指标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7:52:28 321 人看过

五一小黄金周即将到来,平板电视也迎来了消费旺季。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平板电视厂商未雨绸缪,纷纷提前开打促销战。记者在北京家电卖场调查发现,新品战、价格战、环保战等让今年的五一平板电视市场硝烟弥漫,同时记者也发现,在这种种战役背后,也暗藏着一些消费陷阱。对此,在近日召开的2009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市场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给消费者开出了认准衡量指标,绕过消费陷阱的妙招。

认准清晰度指标看清电视线数据

平板电视发展到今天,虽然在大中城市已经逐步普及,但依然被冠以高科技产品的称号。为了炫耀高科技头衔,部分产品一边玩着数字游戏,进行概念炒作,一边暗藏消费陷阱,让人难以分辨和理解。

目前很多产品在宣传时,都在炒作高达5000:1甚至10000:1的对比度、8毫秒的响应时间、196度的可视角度等,让人如坠五里雾中,难以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意义。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三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指出,这些大多是炒作。以对比度为例,国家标准规定最高对比度为200:1,企业所宣传的过高的对比度是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出来的,有的是在极限状态下获得的,对实际收看效果意义不大。而且平板电视发展到今天,很多技术已趋于完善,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要认准清晰度指标就可以了,没必要过于关注这些数字概念。

记者发现,即使是清晰度指标,在企业眼花缭乱的宣传炒作面前,消费者要想弄清真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直以来有关平板电视清晰度的描述有很多,如1366×768、1920×1080、1080P、720P、600万像素、FULLHD、10亿色等,名目繁多。对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认证中心主任张素兵指出,电视线才是衡量清晰度的唯一指标。

2006年,原信产部发布了《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SJ/T11339-2006)、《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SJ/T11343-2006),明确定义了显示器清晰度达到720电视线以上称为高清,后来又将1080电视线定为全高清的标准。张素兵告诉记者,2007年液晶面板分辨率普遍是1366×768,2008年部分产品分辨率提高到1920×1080,而2009年几乎所有产品都具有这个分辨率了。如果单从物理分辨率理论来计算,只要采用1366×768分辨率的产品,就可以达到720电视线的高清要求,但是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新近发布的《2009主流平板电视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报告》结果显示,部分液晶电视只达到650线,不符合高清标准要求,原因是产品内部电路设计、芯片技术不同,导致产品清晰度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也有部分使用1920×1080分辨率的平板电视,清晰度只达到800电视线,不符合全高清标准要求。

张素兵提醒消费者,在考量平板电视清晰度时,要注意产品的动态清晰度,因为这是考量平板电视画质的关键。在动态清晰度方面,等离子电视由于工作原理不同,一直占据优势,液晶电视却存在拖尾等弊病。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电视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很多技术,动态清晰度已有很大改善。

张素兵建议消费者,无论是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选购时都要注意其清晰度指标,看清产品的电视线数据,而不用理会那些企业刻意炒作的数字,以免掉入消费陷阱。

关注色彩表现保护视力健康

不久前,由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青少年健康测评办公室开展的彩电产品与青少年视力健康课题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观看彩电用眼卫生习惯与视力不良之间存在关联。在可能导致青少年视力不良的10项因素中,观看彩电距离太近、画面显示快速影像模糊发虚、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3小时、屏幕太暗或太亮4种情况导致视力不良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6.3%、75.6%、74.4%、72.3%。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电视画面效果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而这是消费者自身无法改变的,因此选购一台画面效果表现好的产品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张素兵告诉记者,平板电视的色彩表现是影响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决定画面效果的因素除了清晰度外,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色域覆盖率了。色域覆盖率范围越大,能够表现的颜色就越丰富,色彩的还原能力就越强,也就越接近于自然色,有助于保护人眼健康。《2009主流平板电视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报告》指出,等离子电视色域覆盖率平均都在38%以上,与液晶电视最高水平相当。

据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视听数码营销公司林威介绍,等离子电视荧光粉自发光的显像技术原理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画面对比度,电视图像层次感强,同时画面色彩还原性也好,松下新型Neo等离子电视色域覆盖率指标就超过了40%。

当然,液晶电视在色彩表现方面也有所提升,海信、三星等品牌正在重点推广的LED电视产品与传统液晶电视相比,在色彩和节能方面都有很大突破。

锁定能耗重视环保

随着大屏幕平板电视的日益普及,在给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更震撼视觉享受的同时,诸如功耗过大、耗电量较高等问题也带来了电费支出加大,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关于平板电视能耗测试课题研究的结论显示,不同尺寸规格的平板电视整机消耗功率参差不齐,以47英寸液晶电视最为突出,测试中整机消耗功率最高为289瓦,与最低的相差118瓦,差幅达到40%。

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工程师孙齐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认为等离子电视耗电量比液晶电视高,其实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就额定功率来看,等离子电视耗电量的确比液晶电视高,但是看平板电视能效,不能光看额定功率,还要看使用时的平均耗电量。孙齐峰介绍说,国际上流行测量平均使用耗电量,即通过考察实际观看一定时间电视节目耗电量,计算平均功率。测试数据显示,液晶产品使用背光,无论图像明暗,其功率基本不变,所以平均功率与额定功率差距不大;而等离子电视每个点自发光,随着图像的变化,功率也在变化,测试出来的平均功率约为额定功率的75%左右。所以,消费者看平板电视能耗时,一定要看平均功耗,而不要单看额定功耗,以免步入平板电视节能消费误区。

专家们一致指出,买平板电视要想不被忽悠,就一定要牢牢把握清晰度指标、色彩表现和平均使用能耗三大关键指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11: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网络消费三大陷阱:色情陷阱购物陷阱与感情陷阱
    南方网讯山东省消协发布今年第十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避免滑入网络消费陷阱。据悉,网络消费陷阱主要有色情话费陷阱、购物陷阱、感情陷阱等。色情话费陷阱。目前出现了一种依托色情网站的恶意拨号软件,用户在浏览该网页时会受到诱惑而下载运行,此时配有“猫”(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会自动拨打国际长途,给用户造成巨额话费;某些网站以色情为诱饵在消费者查看一些资料和图片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消费者盲目输入,将会带来经济损失。据调查,设置色情话费陷阱的公司多来自圭亚那、爱尔兰、乌拉圭、所罗门、鲁阿图等国家和地区。购物陷阱。据投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食品有的已过保质期、vcd盘放不出声音、化妆品是伪劣产品,还有的网页上所标注的商品与消费者购得的实物不符。例如,李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部数码相机,经网上竞拍购得,按指定账号汇去足额的购物款。20天过去了,李小姐未收到照相机,汇出的购物款也石沉大海。感情陷阱。不少人热衷于网上
    2023-06-07
    303人看过
  • 工程清单暗藏哪些法律陷阱
    发包人和承包人条款陷阱开始合作时,可能出现承包人本身与其所提供的资质与资格不相符,并用其上级且独具法人资格的单位进行冒名顶替的情况,如此会为今后的施工埋下隐患,无法保证工程质量。防范仔细核对承包人是否具备清单上所述资质,不能单以文本内容为主,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严格审查承包人的工程建设资质和等级。委托书陷阱委托人所写的委托书内容不详尽,表达意思不明确,容易造成双方理解不同,在之后的合作中容易产生误解。防范委托人要全面、正确、详细地填写委托书,同时被委托人也要起到监督的职责,如此不仅有利于双方各自的利益,而且方便工程的顺利开展,对工期以及成本都可以做到有效节约。委托人、承包人义务条款清单中对委托人与承包人所需尽到的义务描写不完善、过于笼统,如果出现纠纷或更为严重的情况,比如安全事故,就很难判断工程责任。防范签订之前,双方务必查询相关规定,严格划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并且保证文字表达详细,双方不会
    2023-06-07
    243人看过
  • 养老保险转移办法暗藏“陷阱”?
    去年年底,备受期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在主管部门宣传的“绝对利好”的同时,深圳再次出现大规模的“退保潮”。更有人质疑,转移接续办法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陷阱”,即按照办法规定农民工回家养老,养老金将大幅缩水。《办法》到底有没有“陷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对网易财经做了直接回应。以四川籍农民工为例,他在上海缴费3年,在北京缴费5年,在广州缴费7年共计15年,达到领取养老金标准。但是他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所以需要回原籍地即四川领取养老金。而四川的职工平均工资远低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因此其基础养老金部分必定降低。所以《办法》也因此被诟病为“存在巨大陷阱”,是对农民工进行的二次剥削。《办法》第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
    2023-05-05
    459人看过
  • 置业指南:揭穿楼市销售五大陷阱
    1.内部认购陷阱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由于内部认购的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从而吸引了许多买房人士。然而,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购房者的权益也无法受到法律保障。防陷绝招:既然购房者明白了内部认购是不合法的变相销售,那么最好不要购买这类商品房。至于想买低价房的人士或投资者,应选择信誉好、实力雄厚、名牌大型楼盘,相对安全一些。2.配套设施陷阱——虎头蛇尾配套设施虎头蛇尾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在房屋销售时看似正常运作,在业主入住后就难以避免存在的陷阱防陷绝招: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不配套,麻烦就多了。
    2023-06-10
    252人看过
  • 选购精装房当心四大陷阱
    总体目标:土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国土资源部就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发出通知。通知提出,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土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必须严格实行土地供应的集中统一管理;各地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房地产开发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占用耕地。通知要求,优化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结构,优先满足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合理发展的用地需求。要合理确定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在年度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计划中的比例。对普通商品住房供不应求、房价涨幅过快的城市,可以适当调剂增加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过量、闲置土地过多的地区,必须限制新的土地供应。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停止别墅
    2023-04-22
    391人看过
  • 警惕:预售房抵押三大陷阱
    目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非法抵押楼盘,致使业主至今无法办理登记备案和办理产权证。目前,一些地方在商品房买卖中基本采用预售方式,而这种方式购房人所担负的风险很大。尽管购房人在购房签约时非常谨慎,但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房地产专业知识,加上信息不对称,经常落入不诚信开发商设置的陷阱中,无法自拔。京市房产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常常设置三种陷阱,消费者一定要警惕。陷阱一:开发商在建设项目土地被抵押的状况下,不告知购房人抵押的事实,就与购房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且这种房屋的权利瑕疵也不在合同中注明,目的是打消购房人的顾虑,顺利收取定金和首付款。陷阱二:开发商在建设项目土地被抵押的状况下,在与购房人签订合同后,为了顺利将土地抵押转成在建工程抵押,往往不为购房人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陷阱三:开发商在不通知抵押权人的情况下,也不告知购房人抵押的事实,将已作为在建工程抵押的房屋销售给购房人,在签订契
    2023-06-10
    150人看过
  • 警惕产权式商铺暗藏的投资陷阱
    2006-09-1819402006年5月29日,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宣布,即日起停止办理产权式商铺的预售许可证,并禁止产权式商铺的销售。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叫停产权式商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其实,早在5月22日,建设部就对外发布风险提示称,以售后包租的形式购房有风险,投资须慎重。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介绍,在目前商业地产开发销售模式中,产权式商铺是主要类型之一。目前,产权商铺地产商绝大多数是从住宅地产商转变过来的,这部分地产商多数仍旧遵循住宅地产的操作手法,将套现放在首位。因此,为了把商铺卖出去,很多开发商都采取了降低置业门槛,来化解大卖场面积消化的难题。而且,大部分产权式商铺开发商采取出售后返租,并承诺高回报率、若干年后回购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投资产权式商铺,正是为所谓的高回报率所诱惑,但结果往往是纠纷频发。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均出现过因产权式商铺而引
    2023-06-10
    447人看过
  • 一袋熟食标16元收18.80元超市“特价”暗藏陷阱
    春节来临,很多市民近期都准备到超市卖场采购年货,超市这段日子也是挂满各类促销价特价招揽顾客。不过这样的特价中也暗藏价格陷阱。不少市民近日致电冬令热线,称明明买东西时看到的是特价,结完账才发现是正常价。现象:特价名不副实陈先生近日在沪上一家超市买了一袋熟食。选购时,超市标价牌上标明特价每袋16元。但是,他在结账后发现,超市是按照每袋18.80元的价格收的钱。为此,陈先生拿着购物小票向超市服务台反映,没想到服务台一开始否认该商品正在搞特价,后来又说商品过了特价期,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更换标签,以此推卸责任。调查:仅少数人核对小票就超市价格标签问题,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有消费者表示亲身或家人经历过超市促销的特价陷阱。此外记者发现,只有不到三成的消费者在超市结账后,有及时核对购物小票的习惯。市消保委去年调查显示,超市卖场存在特价不特有多种原因:有的因一时疏忽大意,错标了价格;有的内部管理上有漏洞,没
    2023-06-06
    267人看过
  • 商品房合同暗藏9大陷阱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
    针对目前商品房市场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了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存在的9大不平等格式条款的点评。——认购定金难归还点评:商品房买卖属于大宗消费,经营者应为消费者留有一个合理的“犹豫期”,以便消费者深入研究有关资料,全面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自主决定是否购房。“犹豫期”内要求退定金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单方扩大解约权点评:“没收”属强制性措施,是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照其所具职能、法定程序方可行使的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没收”公民合法财产。消费交易双方是平等的主体,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一方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减免责任巧设计点评:按法律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一条款意味着开发商有过错时,不仅不受任何惩罚,就连利息和损失也得由消费者承担,是违法、无效条款。——模糊标的好圈钱点
    2023-06-10
    152人看过
  • 房贷合同藏“霸王条款”谨防三大陷阱
    房贷合同藏霸王条款,多家银行被约谈,银行业借款格式合同普遍存在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问题。银行放贷合同被查现霸王条约消费者与银行签订格式合同时,很少逐一阅读密密麻麻的条款,一旦出现纠纷才后悔莫及。昨天,安徽省工商局曝光了银行业合同格式条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约谈了一家银行责令其整改。今年7月开始,安徽省工商局征集了多家银行的格式合同文本,督促银行业对所提交的格式合同文本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向省评审委提交了自查自纠报告。在此基础上,省工商局对多家银行提交的格式合同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将消费者投诉、反映问题居多的银行业个人购房借款/担保/抵押合同提请省评审委各成员单位进行重点审查。评审委员会认为,银行业借款格式合同普遍存在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等问题。目前,省工商局就个人购房借款/担保/抵押合同存在的问题,约谈了一家银行,并向其他六家银行下达了修改
    2023-06-05
    233人看过
  • 购房者小心商品房销售陷阱
    近年来,有关商品房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黑龙江省消协在调查中发现,开发商或销售代理商设置陷阱坑害消费者,是导致投诉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陷阱一:先收定金后要挟。以预售为名收取定金,而在正式签订合同时,强迫消费者接受其显失公平的条款,如果不能达到迫使消费者就范的目的,定金就会被开发商强行没收扣押。陷阱二:隐瞒真相编卖点。有的开发商或销售代理商为尽快回笼资金,故意隐瞒房产真相,或作出虚假承诺、编造一些卖点欺骗消费者。陷阱三:改结构扩大公摊面积。任意改动房屋结构、任意扩大或缩小房屋面积、擅自改变公用场所用途。开发商交房时广告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而在合同中又没有约定。公摊面积不清楚,让消费者分摊了不应当公摊的面积或多摊公用面积。陷阱四:延期交房不办证。有的开发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或经营不善,未能及时缴纳土地转让金,导致消费者不能按时办理产权证。有的开发商害怕承担违约责任,在工程未
    2023-06-10
    158人看过
  • 购买商品房须防三大新陷阱
    深圳市消委会根据近来受理关于房地产投诉的情况,向社会发出消费提示,商品房消费中出现三大新的陷阱。中介费隐藏在房款中2003年5月,消费者郑先生到某房地产公司买房。首期房款24000元交给公司后,售楼小姐开给郑先生两张收款收据,其中一张是某中介公司的中介费4000元。郑先生想,明明是向房地产公司购房,怎么会多出4000元中介费?找开发商售楼小姐询问,售楼小姐说,开发商已内部委托中介公司售楼。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开发商在售楼时,大部分系委托中介公司销售,须交中介费,售楼方应清楚告知消费者。口头承诺误导消费者消费者牟小姐欲购位于其办公室附近一个在建楼盘十九层一单元的一套房产。由于当时十九层尚未完工,售楼人员领牟小姐观看的是七层一单元。售楼小姐多次向牟小姐保证,十九层一单元与七层一单元完全相同。于是,牟小姐与开发商签订了预售楼合同书,并交定金2万元。该楼盘十九层完工后,牟小姐发现,十九楼层高与七楼
    2023-06-10
    228人看过
  • 选择连锁加盟项目应避开三大陷阱
    1、提供虚假的注册商标案例:加盟干洗店,赔了10万去年,张女士在一家网站看到了某品牌干洗店加盟广告,声称是某品牌干洗店的经营者,且拥有注册商标,只要投入七八万,年获利至少在十万元,总部提供设备和产品、技术培训、后续管理与服务。看完后,张女士东拼西凑借了十万元,交了四万元加盟费,又花几万元买了设备和产品,整个投入远远大于公司的承诺。几个月下来,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因干洗质量问题屡屡被消费者投诉,总部也从来没有人来帮助解决,八个月后不得不停止营业。后经了解,该公司根本没有注册商标。张女士咨询,她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提醒:提前查询可避免盲目投资根椐《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正规特许经营企业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其次是拥有两家直营一年以上的店铺。如果是跨省特许经营必须到商务部进行备案,这些都可以到国家工商总局或商务部网站进行查询。本案中
    2023-06-14
    433人看过
  • 促销陷阱大揭密
    消费损害赔偿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商家促销战硝烟越燃越烈,众多家电卖尝家居卖场和购物中心纷纷推出了诸如购物送大礼、服饰免费赠送等各种促销手段。但是,一位在大商场销售部供职多年的人士日前透露了商场促销常见的四大促销术。他提醒说,商场节日促销很多都是陷阱,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吃哑巴亏。返券:连环消费的陷阱所谓的返券,就是商家放长线钓大鱼。这位在销售部供职多年的人士说,买100送50、买100返100这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招数。但如果消费者真拿到了返卷,很多时候也就等于掉进了商家设置的连环消费陷阱。他说:当消费者购物后拿到一大把购物券后,却发现一些柜台上写着本柜台恕不参加返券活动,或是特例品,不接受返券之类的话。而商家就是利用这种活动使消费者掉进商场设置的循环购物陷阱的。免费:精明商家巧设圈套所谓的免费,其实就是商家请客,顾客掏钱。这位人士说,免费品尝、免费试用、免费拍照等,这是精明商家的又一促销术。消
    2023-06-07
    375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电商售后暗藏陷阱应该怎么样维权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7
      通过调查发现,不少电商产品电商售后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一些品牌盲目追求销量,在销售中使用与实际不符的宣传语。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需要售后服务时遇到了各种维修难题。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电商产品时都遇到了“维修难”问题。本来冲着某品牌产品有全国联保,值得信赖才购买的商品,却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找不到一家售后网点进行维修。明明承诺“全国联保”“1年免费维修”,却在需要维修时“无处可保”。有的商家只提供部分配件
    • 电商暗藏陷阱前景怎么样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0
      通过调查发现,不少电商产品电商售后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一些品牌盲目追求销量,在销售中使用与实际不符的宣传语。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需要售后服务时遇到了各种维修难题。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电商产品时都遇到了“维修难”问题。本来冲着某品牌产品有全国联保,值得信赖才购买的商品,却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找不到一家售后网点进行维修。明明承诺“全国联保”“ 1年免费维修”,却在需要维修时“无处可保”。有的商家只提供部分配
    • 网友见面暗藏陷阱,强奸怎么量刑?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强奸抢劫怎么量刑被告人A系陕西省西安市某水泥厂工人,平时素爱上网聊天,网名为“渺无踪迹”。2006年,被告人A与受害人B通过网络聊天结识,并相约当年的8月8日二人在受害人家乡河南省安阳市见面。见面当天,被告人A以休息为借口将受害人B带至某宾馆,趁机在受害人饮料中下药,并将其强奸。事发后,被告人携带受害人的钱物逃走并多次通过电子邮件以受害人的裸照要挟,欲敲诈6000元。2007年7月11日,河南省安
    • 购房者售楼书陷阱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4
      应对大楼销售书的陷阱,要注意住宅所有权是否明确,住宅质量是否合格,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是否存在存款不下降的霸王条款,住宅是否被限制交易,是否被列入撤销范围,中介公司是否有暗箱操作等。
    • 电商售后隐藏陷阱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6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