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纠纷有时间限制吗
民事纠纷有时间限制,产生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纠纷起诉流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三、民事纠纷起诉会有案底吗
民事纠纷一般不会留案底,但民事纠纷上升到刑事案件就可能留有案底,刑事犯罪记录由公安机关保存,一经形成无法撤销,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竞业限制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
399人看过
-
民事纠纷案件起诉需遵循何种时间限制
99人看过
-
限制再审的民事纠纷
89人看过
-
银行卡被冻结的时间限制:民事纠纷起诉后
204人看过
-
民事纠纷起诉立案是否存在时间上的限制
200人看过
-
民事诉讼调解有时间限制或次数限制吗
172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河北省民事纠纷起诉时效有特定限制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20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民事诉讼时间有没有限制?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61、有,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2、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
四川民间借贷纠纷是否受到时间限制?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20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房产纠纷过户时间有没有限制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191,房屋因纠纷未过户,不存在效力的问题,诉讼时效为2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根据你说的情形,与时效无关。 2,老人的遗嘱是真实意思表示,且已经做公证,是合法有效的。我个人认为应当尊重死者的遗愿。当然如果你们对公证的遗嘱有异议的,可以做鉴定。这是你们的权利。 3,口头遗嘱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有两位见证人在场才有效,否则按照没有遗嘱继承。根据你的描述,兄长要10万元希望较小。 4,
-
有民事纠纷的案子被限制出境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01、目前来说,民事纠纷一般不会被限制出入境,但如果有法院的通知,有可能限制出境,尤其是有法院的民事生效判决、被告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会被法院通知有关机关限制出入境。2、至于说期限,应是以法院的通知为准。附:(1)《出入境管理法》第八条第五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批准出境:(二)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