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但是,孩子不想见父亲时,不能强行进行探视。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因此,孩子不想见父亲时,不能强行进行探视。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
探 视 权 有 风 险 , 如 何 避 免 ?
探视权是指在离婚案件中,非抚养权人(通常是前配偶)探视子女的权利。然而,探视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何避免这些风险呢?
首先,前配偶在探视子女时,应该遵守法院的规定,不得干扰子女的日常生活、学习、成长等正常活动。其次,前配偶应该尊重子女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子女接受探视权。如果子女拒绝前配偶的探视,前配偶应该尊重子女的意愿,不得强行闯入或者纠缠不舍。
另外,前配偶在探视子女时,也应该注意安全问题。例如,在探视时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酒后驾车或者酒后探视。同时,前配偶也应该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子女的利益。
为了避免探视权带来的风险,前配偶应该遵守法院的规定,尊重子女的意愿,同时注意安全问题。这样既可以保护子女的利益,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然而,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因此,前配偶在探视子女时应该遵守法院的规定,尊重子女的意愿,同时注意安全问题,以保护子女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孩子不愿意被探视可以不让探视吗
184人看过
-
父母行使探视权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吗
161人看过
-
孩子不愿意探视,应该怎么处理?
316人看过
-
能够剥夺孩子父亲的探视权吗
86人看过
-
孩子不愿意探视,如何争取抚养权?
184人看过
-
探望是否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62人看过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享有按约定,或者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和逗留式探视。... 更多>
-
孩子探视权判给母亲,但是父亲不愿意履行法院调解书的义务是否合法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11关于孩子探视权问题,法院调解书中规定您享有探视权,但是,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而且孩子的母亲是法定监护人,如果孩子的母亲不意愿履行生效的调解书关于探视权的义务,法院不可能象其他财产一样,强制将未成年孩子从其母亲身边带走,履行生效调解书的探视权。这样做既不符合伦理,也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生效文书的探视权,一般难以通过强制执行达到您的目的。 不过,既然调解书已经生效,您仍然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有履行义
-
父母能否约定探视孩子探视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5《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那么协议中关于探视权的约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情况: 1.探望权的行使不得损害子女的身心健康《婚姻法》中规定,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可由人民法院中止其探望权。但要注意,只是中止,在不利影响消除后父或母要求继续探望的,另一方是不能拒绝的。 2.抚养协议中涉及放弃对子
-
探视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5能否探视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意愿,如果孩子自己不愿见,法官不能判决强制见,根据法律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的权利。司法实践中,可以申请中止探望权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2、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3、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