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冲突构成诽谤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22 09:33:16 159 人看过

一般的言语冲突一般不会构成诽谤。要构成诽谤罪必须满足以下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言语冲突构成诽谤吗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n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n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22: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一般虚构传言叫诽谤罪吗
    虚构传言是否会构成诽谤罪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以下情况散布谣言会构成犯罪: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等。一、散布谣言要承担哪些责任散布谣言可能承担以下责任:(1)民事责任上,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2)行政责任上,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3)散布谣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诽谤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023-03-30
    258人看过
  • 传播流言者是否构成诽谤罪
    要说传播流言会不会构成诽谤罪?得看情况而定。什么是诽谤罪?简单说就是故意编造假的事实,然后到处去说,导致别人的形象和名声都被毁掉了。所以要是你传播的那些流言都是你自己故意瞎编出来的假话,而且还让人家的名声受到了很大的伤害,那就有可能犯了诽谤罪。但是如果你传播的东西不是你故意编造的,或者就算是假的,也没让人家的名声受到太大的影响,那一般来说就不算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9
    420人看过
  • 借款不归还,言语冲突升级报警后结果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单是欠钱不还,不会被行政或者刑事拘留,当事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但是骂人可能形成言语侮辱,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可能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碰到欠钱不还的人可以报警吗碰到欠钱不还的人可以报警的,但报警是无法给你们处理的。因为你们这属于民事纠纷,发生争议应该由法院去解决,你们之间的欠条是有效的,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据,你之家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立案庭去立案就可以,准备好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欠条复印件,立案后法院会向对方送达开庭传票。只要没有采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应当向法院起诉;即使报警,公安也不能受理,更不能介入;《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中对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债务等经济纠纷案件有详细规定。《中华
    2023-07-17
    132人看过
  • 什么言论和行为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乃一种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以损害他人名誉的严重犯罪行为。其构成的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点:首先,必须存在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的行为;其次,这些虚构事实需要被广泛传播出去;第三,这种行为给他人的名誉带来了实质性的伤害;最后,情节严重性需得到充分体现,方可认定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6
    178人看过
  • 言语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针对诽谤罪行的刑事立案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同一条诽谤性质的文字或信息在网络中的实际点击量和浏览总量必须累计超过五千人次,或者是被网友转发的次数须累积超过五百次才能被认定为符合立案标准。其次,该行为若造成受害者本人乃至其近亲遭受精神错乱、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等极端严重后果时,亦将构成诽谤罪。再次,若犯罪嫌疑人之前已有过因为诽谤他人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历史,并且在此之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那么也应被视为符合诽谤罪的刑事立案标准之一。最后,如果犯罪分子的诽谤行为还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同样可以作为刑事立案的参考因素。《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
    2024-08-12
    176人看过
  • 微信群里怎样发言构成诽谤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若欲以诽谤罪名对他人施以法律制裁,您需首先满足以下几点必要条件:1、您必须系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且拥有刑事责任能力之人。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您应为年满16岁的合法成年人。2、您所犯诽谤行为应有明显的主观恶意成分,即您应当明知自己所传播之内容实为足以侵害他人声誉的虚假信息,同时亦深知此举可能引发损害他人名誉的潜在危害后果,而仍抱有希望其发生之心态。3、您须实际施行了捏造并公开散布某类虚构事实,足以降低或毁损他人人格形象与良好名誉,且情节恶劣者。换言之,您当前实施的行为已经给被控诉之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4、您所侵犯的目标对象应当是他人的名誉权及人格那么该行为不应被判定为诽谤罪行,而应参照其它相关法律标准进行处理。《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
    2024-08-06
    307人看过
  • 诽谤罪言语散播的条件包含哪些
    一、诽谤罪言语散播的条件包含哪些诽谤罪,顾名思义,是以故意捏造和散布不实言论为手段,旨在破坏他人名誉的犯罪行为。对于诽谤罪的构成要素,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首先,行为人需具备明确的犯罪意图,也就是说,他必须清楚自己所传播的信息实际上是虚假的,但仍然选择将其公之于众;其次,该犯罪行为的核心内容必须涉及到对他人名誉的恶意中伤,即通过编造无根据的事实来贬低对方的声誉;再次,这种恶意散播行为必须已经给被害人带来了实际的社会评价损失;最后,该言论的传播方式可以是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多种形式,并且需要在一定的社交圈子或者公共场所内广泛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
    2024-07-19
    267人看过
  • 影射型侵犯言论构不构成诽谤罪
    针对“影射型侵犯言论”在何种情况下构成与诽谤罪直接相关的问题,必须依据各类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考量和分析。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明确规定,要认定诽谤罪,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基本要素:首先,须为实施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开贬损或者虚构事实对他人进行侮辱的行为;其次,该种行为的情节必须达到严重地步。然而,“影射型侵犯言论”是否能被视为诽谤罪,仍需斟酌其言论的主题、影响范围以及意图等众多复杂因素。倘若影射的内容足以对他人的声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且其严重程度达到法律所规定的标准,那么此类行为便有可能被判定为诽谤罪。反之,若影射的内容并未包含诽谤性质,或者其影响力微不足道,无法满足情节严重的要求,那么就不能将其归类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8-11
    283人看过
  • 诽谤一家店构成诽谤罪吗
    诽谤罪是由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传播的行为所构成。在这些行为中,若情节严重者,则将受到刑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诽谤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仅在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下,才会转为公诉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2
    494人看过
  • 五一传播不实的谣言构成诽谤罪吗
    在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五一劳动节”期间以及任意时刻,若故意编造并广泛传播未经证实的虚假谣言,可能会被认定为诽谤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凡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从而对他人名誉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即可视为诽谤行为。何况,该项罪名不仅适用于传统的书面陈述方式,同时也涵盖了在网络及其他信息载体(即“互联网时代”)上的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07
    368人看过
  • 诽谤司法机关构成诽谤罪吗
    冒犯司法机构并有可能触及到诽谤罪。司法机关是国家法律尊严与公正的象征,如果有人蓄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足以损害司法机关的声誉,破坏其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若情节严重者,便可被视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8
    428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用文字语言侵犯他人名誉
    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语言侮辱,达到情节严重地步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包括言语和文字的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什么情况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
    2023-07-15
    66人看过
  • 如何辨别何种言论会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自然人是犯罪的对象;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某种虚构事实,足以贬低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知道自己传播了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构成诽谤罪多严重才判刑?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
    2023-07-03
    99人看过
  • 诽谤罪散播谣言多少次构成犯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的认定并非仅仅依赖于谣言传播次数的多寡,更加重视的是诽谤行径是否已达至“情节严重”这一标准。举例而言,若诽谤行为采取暴力手段或其它非法形式公开实施,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后果,例如使受害人的名誉受损程度达到严重级别,甚至引发了社会公共秩序的紊乱,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即便谣言传播次数较少,仍有可能构成诽谤罪。然而,关于谣言传播次数的问题,其实在相关法律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一般来说,诽谤罪的成立与否需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其中涉及到诽谤言论的内容、表达方式、波及范围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等诸多要素。倘若某个人的诽谤行为引发了大规模的传播效应,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或者给受害者的名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那么即便其谣言传播次数相对较少,亦有可能构成犯罪。因此,要精准地判定诽谤罪的成立与否,必须深入剖析每一个具体案例的所有细节,而非
    2024-08-09
    11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语言诽谤怎么起诉
      贵州在线咨询 2024-03-06
      语言诽谤的起诉方式如下:1、遭受诽谤的被害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2、递交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3、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4、决定立案的,自诉人应提交相应证据;5、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宣判。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如下: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 虚构传言可以构成诽谤罪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6
      一般虚构传言是否构成诽谤罪就要看他人的名誉权是否受到破坏,同时贬损他人人格才能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未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一般是可以按治安的条款来进行处罚的。
    • 语言恐吓构成语言损害罪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6
      以各种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或者敲诈勒索,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地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
    • A赌博被抓,老婆不知情和公安语言冲突几句构成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7
      《刑法》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如果情节轻微,不够成犯罪。
    • 发出侮辱诽谤的语言是犯罪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7
      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