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妈妈户口能要抚养权。离婚以后,没有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两周岁以上到八周岁以下的子女,夫妻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法院会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孩子有八周岁的,会尊重其真实意愿。
一、如果离婚孩子九岁怎么判抚养权
如果离婚孩子九岁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进行抚养权的判决。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在判决抚养权时,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子女意愿模糊的,法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同时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出发,进行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父母离婚孩子一定要跟妈妈吗
父母离婚,8岁的孩子说要跟妈妈,孩子有选择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如何判决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判决原则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孩子八岁想跟妈妈生活,抚养权能要到吗
287人看过
-
离婚孩子户口跟爸爸但是由妈妈抚养
185人看过
-
夫妻离婚孩子扶养权给妈妈 户口能跟爸爸吗
367人看过
-
孩子户口跟妈妈,可以迁户口跟爸爸吗
363人看过
-
妈妈没结婚证妈妈户口能跟儿子吗?
255人看过
-
抚养权在妈妈这,户口跟爸爸可以吗
204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孩子户口跟妈妈姓的小孩一定要跟妈妈姓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8视情况而定。法律规定孩子跟谁姓都可以,不影响落户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
-
孩子户口跟着妈妈, 户口就跟爸爸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10按照法律规定,新生儿既可以上在父亲户口上,也可以上在母亲户口上,一般是上在结婚登记地的一方户口上。另外,你们一家三口都可以上在一个户口簿上,男落户到女家是可以的。 可以找辖区派出所户籍科办理。 有的村由于村里有收益,是按照户头分配的,村里就有可能开会决定本村的户口登记、迁出迁入问题(有重男轻女、迁出容易迁入难的倾向)。这不是针对哪一家,而是针对全村。村里这种决定不合法,但是很多的。
-
我有两个孩子,想离婚,我的孩子的户口跟妈妈,能跟妈妈分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24婚后购房为夫妻共有,你有权分割房产。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裁定。
-
妈妈没结婚证妈妈户口能跟儿子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15可以,没有结婚证,属于未婚生子,小孩的户口也只能上在妈妈(和婚生子可以随父或者随母不同的是单亲妈妈是孩子唯一的监护人)的户口上,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出生证明是唯一可以上户口的身份证明(如果妈妈也不知去向,就只能送儿童福利院),其他包括孩子亲生的父亲以及其他家人在法律上和孩子并不存在直线关系,妈妈就算要找孩子父亲(承认的情况下)要抚养费也只能另案处理。
-
孩子户口跟爸爸的户口可以跟妈妈的户口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4孩子的户口是可以任意选择父母任意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入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