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员告知张女士,变更抚养权协议公证具有较强的人身属性,必须申请人双方亲自到场,若孩子年满十周岁,还需询问孩子本人意见。另外,还需要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离婚协议、孩子出生医学证明以及草拟的变更抚养权协议书等证明材料。公证员将明白纸和个人名片交给张女士,并和张女士预约公证办理时间。
两天后,张女士和王先生带着孩子来到公证处。张女士说,她和王先生三年前离婚,协议中约定8岁的儿子由王先生抚养。王先生生意繁忙,无暇细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孩子的功课也没有人辅导。张女士权衡再三,决定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张女士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孩子很愿意和妈妈一起生活,王先生对此并无异议。
公证员听完张女士的叙述后,认为两人变更抚养权理由正当,张女士亦具有抚养能力,遂决定受理两人的公证申请。为维护孩子合法权益,公证员又询问张女士再婚配偶对此事的意见,张女生说,自己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婚,并保证即使以后再婚,也会以保护孩子的利益为先。
在公证员的指导下,张女士和王先生当场草拟并签署了变更抚养权协议,明确约定了当事人双方基本情况,抚养权归属、变更原因、起始时间、抚养费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探望权的行使和时间安排等。公证手续办理完成后,张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自己来之前一头雾水,听说公证手续十分复杂,心里发怵。但听完公证员全面详细的解答,感受到公证员细心热情的服务,心里觉得踏实又温暖,张女士对在场的公证员连连称谢,满意而归。
据悉,作为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机构,公证机构必须全面谨慎履行审查义务,以确保办理的每一件公证事项真实、合法,维系公证公信力。变更抚养权协议公证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涵盖了协议双方及其再婚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多方利益,公证员必须引导当事人妥善处理上述利益关系,才能有效定纷止争,让每一位办证群众都能吃上一颗定心丸。
-
离异夫妻协议变更孩子抚养权的程序是什么
379人看过
-
夫妻离异孩子抚养权的变更程序应该如何进行
409人看过
-
离婚后丈夫不养孩子妻子请求变更抚养权
119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吗,离婚后是否可以变更抚养权
368人看过
-
异地怎样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461人看过
-
夫妻离婚变更小孩抚养权在哪里办
258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想要变更孩子的抚养权了,夫妻离婚后小孩抚养权还可以变更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6《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伤残,必然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是“如何变更抚养权”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变更孩子抚养权问题。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
-
孩子离异后怎样可以变更抚养权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101、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变更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协议变更;第二是诉讼变更。 2、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3、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五条 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
夫妻离婚后想变更孩子抚养权,问离婚的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去哪里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9离婚之后男女如果是协商变更孩子抚养权的,则此时并不需要实际去什么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但要是因此产生了争议,那变更抚养权就只能去法院进行处理了。按照《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一般是去被监护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夫妻一方不抚养孩子可以变更抚养权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8-13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
-
异地公证变更抚养权可以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31、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变更协议即可无需到公证处公证,协商不成,只能起诉解决了。 2、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3、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