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达芬齐家具冒充洋品牌事发后,我国家具行业的种种乱象被相继曝光,其中尤以实木家具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最为严重。有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认为,此类现象实为商家在价格和质量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不久前,一名消费者到上海市消保委家具办举行的家具行业实木家具鉴别活动现场投诉称,他花2.2万元买了一套昂贵的柚木家具,却发现床头雕花、椅架等不少部件是用树脂、密度板做的。
据了解,目前,实木家具市场鱼龙混杂,家具行业一些不规范经营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实木不实问题居上海家具投诉量首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完善实木家具的评价标准,出台家具行业生产许可证制度。
实木不实投诉激增
今年3月,上海的邱女士在红星美凯龙真北店南馆订购了一套全实木卧室4件套家具,价格为9300元。5月底,店家送货时,送货人员给了一张销售单,并要求把购买合同交给他才能回去开具发票。但此后,店家一直没有开具发票。7月,这套家具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证实此套家具为贴面工艺,并非实木家具。邱女士与店方交涉要求退货,遭店方拒绝。
一名裘姓消费者告诉记者,最近他想购买一套实木家具,去了多家家具商场,对营业员当面说谎感到失望。我在一家店看到5件套全橡木家具,要13000元。营业员拍着胸脯说,家具从头到脚都是橡木,没有贴面、没有细木工板、没有其他任何不是橡木的辅料,幸亏我查过橡木的原料价钱,单做这5件套的原料木材都不止这个价。100%橡木也太假了吧。
据上海市消保委家具办统计,今年1至8月受理的疑难家具投诉(多次向厂家、商家反映难以解决的投诉)达200余件,其中实木不实的投诉占了35%,居家具投诉类型的首位,成为家具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上海消保委有关人士介绍,在家具使用材料上,个别家具厂商可谓机关算尽:有的用人造板贴木皮冒充实木家具,有的仅仅是门面为实木却声称是100%全实木家具,还有的家具厂商出售家具根本不标明家具基本用料。
那个衣柜是什么材质的?在位于上海市宜山路的某品牌家具门店里,记者摸着一个衣柜询问商家。胡桃木。销售人员答道。是纯实木吗?记者问。我们都是100%纯实木。记者敲衣柜侧板、门板时发出空洞的响声,很像是用人造板做的。记者指出这一点,销售人员辩解说:这个衣柜用的是环保材结合的实木家具。国家规定,实木材料达30%以上的家具就算实木家具。
误导消费者成潜规则
据业内人士介绍,实木材料达30%以上的家具就算实木家具的说法完全是在忽悠消费者。
根据2009年5月1日实施的新版《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按照产品构成的主要材料分类,木家具可分为实木类家具、人造板类家具和综合类木家具3种。其中,综合类木家具是指基材采用实木、人造板等多种材料混合制作的家具。而实木类家具根据用材比例和工艺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全实木家具指所有木质零部件(镜子托板和压条除外)均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实木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表面没有覆面处理的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即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覆贴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的家具。
在上海从事家具产销行业近20年的潘先生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家具经销商误导消费者,把板木结合的综合类家具也说成是实木家具,或是把实木家具说成是全实木家具,这在家具行业里是潜规则。如果一件实木家具中实木成分能达到6成,就已经算好的实木家具了,但也只能称为综合类木家具,根本不能等同于实木家具。
现在销售最好的几个实木家具品牌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6成实木的,而那些销量差的实木家具中甚至只含有百分之十的实木成分。一般消费者很难买得起全实木家具。一家品牌家具店的店长对记者说。
这种潜规则实际上就是掺杂使假。上海市消费者协会一名工作人员说,根据国标规定,含有60%全实木材质的家具只能称为综合类木家具,家具经销商的做法扩大了实木家具的范畴,在价格和质量上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为什么家具经销商非要把综合类木家具说成实木家具?业内人士介绍,除了迎合消费者认为实木家具环保健康的消费观念外,其中还隐藏着巨大的利益空间。目前,市场上的全实木家具价格都比较高。一些厂家为了牟取最大的利益,将人造板材外面粘一层实木皮就充实木板材。这类板材成本低廉,但加上实木名头之后,其利润高达80%至120%,远高于真正实木15%至20%的利润。
技术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新版《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已施行了两年,但时至今日,当记者走访上海家具卖场时却发现,不仅消费者对于实木家具定义依然不清楚,商场的导购人员乃至家具企业负责人都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家具从业人员表示从没听说过这一标准。
这一标准从字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而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客观上对行业良性竞争秩序造成了伤害,并且推行了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标准从制定到颁布实施,并没有征询任何企业的意见,没有考虑销售市场的具体情况,更没有企业参与,属于闭门造车。因此大家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卖掉一件是一件。
今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2011首届中国实木家具发展峰会上,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实木家具委员会秘书长陈宝光也对实木家具标准的困惑发出感慨。中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曜国指出,实木家具标准应该包括: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家具的安全卫生标准、市场规范的标准。
另据了解,2005年10月1日,国家出台的《消费品使用说明第六部分:家具》规定,强制实行使用说明书制度,即要求商家在出售家具时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书。但这一强制制度却得不到落实,这就使得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无从知道家具的真实材质。由于相关法规的滞后,对无法出示说明书的商家没有规定处罚标准,因此也无法处罚商家。
-
消费遭遇“潜规则”如何维权“防忽悠”
356人看过
-
消费遭遇“禁止自带酒水”潜规则,该怎么办?
107人看过
-
一房一价遭遇潜规则
476人看过
-
购房小心遭遇“潜规则”
102人看过
-
艺术品拍卖遭遇潜规则
212人看过
-
当职场潜规则遭遇法律
150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女明星遭遇潜规则应该如何维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8报警。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
消费者遭遇欺骗了怎么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2欺骗消费者赔偿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
-
消费者遭遇欺诈找哪个部门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9我国受理产品质量问题的部门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商检部门和人民法院。消费者向消协投诉要提供文字材料或投诉人签字盖章的详细口述笔录。其内容如下: (1)、投诉人的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3)、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等; (4)、受损害及与经营者交
-
遭遇xx(什么)补偿消费者1100元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31灾,让翟先生的泰国游泡汤,而旅游公司只退他300元。多次索赔无果后,翟先生将旅游公司诉至法院。近日,记者从省市江岸区人民法院获悉,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翟先生最终获得1100元补偿。2008年1月初,翟先生与武汉海外旅游公司签订“泰国经典5日游”的旅游合同,交了旅游费用3000元。对方向其提供了当月25日晚前往省深圳市的火车票,安排他从深圳乘飞机前往泰国。当月25日,翟先生乘火车前往深圳市,途经
-
消费者遭遇侵权该找什么部门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9当消费者受到侵权时,可以要求销售商赔偿,如果销售商不给予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部门投诉。投诉电话号码12315。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链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