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销售假药的人员,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判定处罚的销售假药金额是按照实际的销售金额计算的。而且认定的时候是可以根据金额,销售时间,药品种类以及造成伤害的程度等认定为情节严重的。
法律上不是根据销售金额进行量刑的,而是需要调查判断销售人员的主观意识,是否是知情销售假药,销售动机,以及销售假药行为对社会以及他人的影响程度来综合考虑,主要是根据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程度量刑,而且自首行为可以减轻罪行,累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惩处。
销售假药是指销售时以假药冒充真药,在真药中掺杂假药等行为。但要与销售伪劣药品区分开来,如果销售的药品不足以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危害的,便不属于销售假药,但是若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或者药品价值达到十五万时判定为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假药我国主要有两类处罚,一是行政处罚。没收预备销售的药品以及销售假药获得的收益,并处以一定的罚款,罚款金额为药品价值的一倍以上三倍一下,药品价值是当时的市场价值。对于屡教不改,欺骗检查机关的,可要求销售单位暂停业务进行整顿,对于更为严重的情节,可以采取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药品经营执照。
二是刑事处罚。如果销售假药金额超过五万元但不足二十万的,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强制进行劳动改造,除此之外,可以同时处罚或者只处罚销售药品金额一半以上两倍一下的罚款;
如果销售假药金额超过二十万但不足五十万元的,判处两年以上,少于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时处罚销售假药金额一半以上两倍一下的罚款;
如果销售假药金额超过五十万元,但不足两百万的,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处罚销售假药金额一半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
销售假药金额超过两百万元的,判处十五年的有期徒刑或者剥夺终身自由,并且还要处罚销售假药金额一半以上两倍一下的罚款或者没收其全部财产。
-
销售假药罪怎么认定销售假药罪是根据销售金额量刑是什么
310人看过
-
什么是假药,如何认定假药
482人看过
-
卖假药罪假药罪怎么认定
422人看过
-
销售假酒怎么认定金额
500人看过
-
销售假药销售金额认定有哪些规定
362人看过
-
生产假药罪数额认定是多少
24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销售了假药了,销售假药金额的认定是哪些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30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已经施行,五万的分别是以前的刑法规定,已经不适用。照顾小孩不是法定的量刑情节,法官会酌情考虑。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大量销售了不少的假药销售假药犯罪金额认定是怎样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7法律上不是根据金额量刑,而是根据该行为造成的影响严重程度进行量刑但是有一条特别规定: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
-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的生产销售金额怎么认定?认定标准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本解释所称“生产、销售金额”,是指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所得和可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因此“生产、销售金额”除包括生产假药、劣药的货值金额外,还包括已经全部销售、全部尚未销售以及部分销售部分未销售等所得和可得的全部违法收入,有利于加大打击力度。
-
销售假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销售假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4。销售假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及生产、销售金额十
-
假药案的假药怎么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6假药的认定: 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4、依照刑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5、变质的; 6、被污染的; 7、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