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取得了巨大成果。据商务部数据,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逾4200亿美元,为十五的1.5倍左右,去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吸收外资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7.4%。中国吸收外资位居全球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另据上海美国商会《2010~2011中国商业报告》,金融危机过后,在华美企2010年收入、利润率均大幅上涨,实现销售额增长的参调企业比例为87%,大幅高于2009年的47%。超过八成在华美企表示将在2011年增加对华投资。今年1至2月,中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良好走势,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9%。
但在外企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2010年也成了外资对在华投资环境抱怨最多的一年。上半年,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均发表了一些外资企业对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抱怨。尤其是内外资企业税制统一之后,中国的投资环境一时间被外媒扣上了恶化的帽子。这当然是很不恰当的。
在世界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转变的时刻,外商在华投资的确遇到了新风险和新机遇,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风险,因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没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起伏不定,局部冲突不断升级,加之日本地震带来的负面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飙升,欧洲的主题词是财政缩减,而新兴国家则面对着输入型通胀的威胁。在内外部环境均有较大幅度改变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对外资政策作了适当调整,另一方面鼓励和保护外资的政策没有放松,这是正常的政策调整,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不应被单方面地解读为环境恶化。不过,对于外商而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在华投资的格局有新的变化,未来外商在华投资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经营成本全面提高的风险。
首先是国际通胀压力加剧,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所依附的低成本、低要素价格的情况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今年2月购进价格指数上涨0.8个百分点至70.1%,20个行业全部处于50%的分界线以上,其中涨幅居前的主要是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以及生产用制成品类的生产行业。综观国际经济环境及其长期发展态势,原材料上涨的趋势仍将延续。
其次是国内面临刘易斯拐点,用工成本大幅上升。2008年民工出现了短暂的返乡潮,今年民工荒卷土重来,导致东西部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民工争夺战。目前这一现象显然已从局部扩散至全局、从周期性转变为长期性。去年以来,全国各省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最大的海南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了31.7%,另据估计,未来五年底层农民工的工资年均增速将在20%以上。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无疑将产生较大冲击。
再者,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了两税合一的新政策,内外税率均为25%,由此挤压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空间。去年12月起,中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彻底终结。这当然对外资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经济要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今后引资政策将从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以劳动密集型和偏重政策优惠的外资企业竞争力将大幅下降,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外资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对外开放已开始有所限制。在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将成为今后中国对待外资的总原则。依据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中国首次建立了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未来将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运输服务、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制造等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对此,需要外资企业审时度势。尽早实现自身的转变。
当然,未来中国的政策依然是鼓励外资进入,着眼十二五,外商在华投资仍有大量机遇。无疑,转变外商投资结构和创新外商投资方式是今后吸收外资的重点。今后,外商投资结构会进一步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倾斜,东部沿海地区将形成以此为主的外商投资结构。外商应把握住这类高附加值行业发展伊始所带来的政策上的优惠,奠定在华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从今年起,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要素价格优势明显的内地迁移。迁移的外资企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内地就业,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对迁移的外资企业来说也将突破发展瓶颈,寻找到新的增长点的良好机遇。
说到创新外商投资方式,商务部负责人表示,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境外投资提供便利,鼓励企业积极有序开展跨国经营。
伴随着通胀压力常态化存在、产业结构的加快转变,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向成熟期,外资优惠条件将会逐步减少,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外资对此理应有清醒认识。在《2010~2011中国商业报告》中,346家在华美企,超过四分之一计划今年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张,清楚地表明在华美国企业已深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巨大市场潜力,不再紧盯东部发达地区。
-
把握发展机遇创新票据融资
401人看过
-
把握新形势下物管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364人看过
-
了解欧洲购房移民政策,把握新机遇
406人看过
-
分级基金套利须把握时机
168人看过
-
在试用期内把握好机会
355人看过
-
把握新年新基遇年终奖理财好选择
308人看过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
公共危机理解如何把握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6安全的高度理解 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 公共危机特指一种突发事件,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的生成与演进机制是渐变与突变,从实践上看,危机不可能完全消灭,但通过积极的管理,可以减少危机发生
-
如何把握《商业秘密管理规定》最新内容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41、企业确定商业秘密后,应当制定《商业秘密管理条例》。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确定商业秘密的原则、商业秘密的标志方法和商业秘密载体的管理方法。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是确定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据和标准。由于企业和单位的经营性质和领域不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事情也不一致。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商业秘密范围,明确哪些事项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这是《商业秘密管理条例
-
要炒汇获利必须把握好哪些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3要炒汇获利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建立交易纪律并严格遵守执行纪律炒汇不管是中长线单还是短线的单,成功必须要依赖纪律。选择适当的交易时机,制定并严格遵守交易计划与行动计划,遵守资金管理计划,遵守止损和出场纪律,是实现盈利的基础。(2)建立适合自己的炒盘系统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操作系统,才能实现稳定的盈利。严格遵守系统发出的信号,宁愿错过,也不做错。能把投资或交易当是一种享受,的确是
-
手机号被盗,如何把握答辩期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031、首先,保存微信、短信以及通话记录等证据,最好是可以确定手机号对应的机主,报警; 2、对方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3、你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你的相应损失,如精神损失费等。 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如你不诉诸法律,这种案件,法律是不会直接找到对方的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