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属于不当得利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19:21:18 382 人看过

一、盗窃属于不当得利吗

盗窃不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因此,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有

(一)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二)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三)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以综上所述,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当得利是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所以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标准,不属于不当得利。

二、不当得利于盗窃罪区别

(一)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一方受到损失,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

(二)盗窃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3、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不当得利与犯罪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

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二)性质不同:不当得利属民事责任;侵占罪属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3: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免费蹭网”属于不当得利?
    无意中搜索到同一栋楼的无线网络,可分享邻居不设密码的网络,面对摆在眼前的免费上网,用还是不用?蹭网会不会造成侵权?昨日,记者采访律师得知,在网络权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一种不当得利。家住南山区桂庙的李先生最近给家里安装了无线上网路由器。打开笔记本电脑,启动无线信号搜索程序时,他发现,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自动搜索功能竟然帮他搜索到上下楼层住户家的无线网络信号,其中有一个网络信号没有设置密码。带着好奇心,李先生对电脑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后顺利登陆网络,虽然速度没有平时快,但浏览一般网页并没有问题。接连几天晚上,李先生都会带着尝试的心情使用一下免费网络。后来,李先生从熟悉无线网络技术的朋友那获知,房子附近肯定有人使用无线路由器,而且没有设置密码,无线路由器的上网信号覆盖距离通常是在100米至400米,让房屋周围像开通了一个无线局域网,那个开通无线网络的邻居无意间惠及街坊邻居。李先生说,蹭邻居家
    2023-06-08
    321人看过
  • 不当得利和盗窃罪怎么处理
    不当得利乃是无合法依据,获取不应获得之利益,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违法状态。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惯常的做法是令受益者需将其已获取的不当利益归还受损方。倘若拒绝这样做,就有可能面临到应有的民事责任。而盗窃罪,是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秘密地窃取公有或私有财产且金额较大者;或是多次进行此类窃取活动、进入住宅进行窃取、携带武器进行窃取、在公共场所进行扒窃等情况都会以此罪论处。若犯罪事实成立,便将承受严厉的刑事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7-26
    242人看过
  • 不当得利拒不归还属于侵占罪吗
    行为人不当得利,拒不归还的,如果涉案金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行为人犯侵占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5-16
    449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吗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后果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4、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
    2023-03-27
    284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经济纠纷案件吗
    不当得利属于经济纠纷案件。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一、不当得利是刑事案件吗根据不当得利的数额确定。1、如果数额不大,不当得利者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不当得利的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2、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
    2023-02-25
    436人看过
  • 盗窃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
    一、盗窃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盗窃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调整的范围,不当得利是民法典调整的范围。盗窃罪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二、不当得利拒不归还是否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拒不归还,数额较大,构成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三、不当得利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023-07-24
    85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不当得利和盗窃罪
    一、如何判断不当得利和盗窃罪不当得利系指行为人在无法律依据的前提下获得了原本不应当属于自己的利益,并且这种利益的获取给他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其判定基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自身并无取得该项利益的权利;其次,行为人必须存在故意伤害他人权益的意图。譬如,拾获他人遗失物品后占为己有的行为,倘若未能及时寻找失主或将物品送交有关部门处理,便有可能被认定为不当得利。至于盗窃罪,它是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实施了多次盗窃行为。在对盗窃罪进行判定时,主要关注的是行为的非法性、秘密性以及行为人的占有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2024-07-22
    235人看过
  • 有哪些情况不属于不当得利?
    下列情况构成不当得利: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指给付之时即不具有给付的原因,其典型为非债清偿及作为给付的原因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是指给付时虽有法律上的原因,但其后该原因不存在,因一方的给付而发生不当得利。3.给付目的不达。为实现将来某种目的而为给付,但因种种障碍,给付目的不能按照给付意图实现的,受领给付欠缺保有给付利益的正当性,因而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例外情况有哪些?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定债权,属于准法律行为。但是并不是所有成立不当得利的情况,都会产生返还请求权。如下两种情况:1、履行道德义务产生的不当得利因履行道德义务产生的债务,被认为是自然债务的一种。一般来说,当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请求法律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自然债务属于不完全债权,一般在请求力或者执行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履行道德义务所产生的债被认为欠缺请求效力,如侄女抚养叔父之
    2023-07-22
    300人看过
  • 代收借款不还属于不当得利
    欠债者去向债主还钱时,刚好债主不在家,便将钱给了债主的小姨子。可当欠债者把所有欠债还给了债主,回过头来向债主的小姨子讨要原先已付的那笔钱时,债主的小姨子却不肯付。不得已,欠债者将其告上法院,讨要属于自己的钱。据欠债者吴某称,2005年4月,他向陈某借了1万元,约定期限两个月,利息2000元。当年7月底,他准备向陈某还款时,因为陈某不在家,而陈某委托自己的小姨子黄某代收吴某的5500元还款,并向他出具了收条。当年12月,他准备向陈某偿还全部余款时,因陈某当时未带借条,致使其未能当场交付。而后来,陈某便起诉到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本息12000元。经法院执行,他已向陈某支付了全部款项。这样一来,他便多付了5500元,于是,事后,他多次向黄某催要其代收的5500元,但遭到拒绝。他这才起诉至法院,要求黄某返还5500元。可黄某却称,他和吴某都是做服装生意的,吴某支付给她的5500元是货款,而她也已经
    2023-06-08
    80人看过
  • 非债清偿属于不当得利么
    一、非债清偿属于不当得利么非债清偿并不直接等同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通常指的是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获得利益,导致他人遭受损失的情况。而非债清偿则涉及债务人清偿了并非基于合同或法定原因的债务。两者在法律上有所区别,不当得利主要关注的是获得利益与造成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非债清偿则更侧重于债务清偿的合法性。因此,非债清偿并不直接构成不当得利,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律分析和判断。二、债权凭证的替代材料在未签订借款合同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材料可以作为债权凭证,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这些材料包括收据、借条、欠条以及汇款凭证等。尽管汇款凭证不一定能直接作为债权凭证,但它可以证明汇款事实,具体是否可作为债权凭证还需由法院进行判断。当面临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情况时,补救措施包括争取与对方订立还款计划或签订还款协议书,并搜集相关证据来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书证、物证、影视证据、电子证据以及证人证言等
    2024-03-27
    121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哪个部门管
    一、不当得利属于哪个部门管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1.一方获得利益(包括财产积极增加与财产消极增加)。2.他方受有损失(包括财产积极减少与财产消极减少)。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指缺少获得利益的法律原因或权利)。《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2023-05-22
    274人看过
  •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
    一、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交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二、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拾得遗失物不属于不当得利,因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
    2023-06-26
    80人看过
  • 盗窃构成不当得利该怎么操作?
    一、盗窃构成不当得利该怎么操作?专业分析: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但未给甲带来损失,乙对甲而言不成立不当得利。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形,受损人无须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盗窃构成不当得利只须证明若无该项事实,依通常情形,财产当可增加,即为受有损失。也就是说,“应增加”的判定不必以其“必然增加”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况下受损人的利益能增加即为“应增加”。如无权使用他人房屋,不管他人是否有使用该房屋或是否有出租房屋给《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4-01-04
    318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什么行为以及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
    一、不当得利属于什么行为不当得利,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就看主观是否是认知的故意。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二、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1.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2.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三、不当得利可以找律师吗不当得利可以找律师的。因为在起诉和开庭审理的时候,可以委托律
    2023-05-03
    255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和盗窃的区别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8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立案标准: 1、实施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扒窃的,属于盗窃罪; 2、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3万元以上不满30万、30万以上,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数额不满2000元,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一)初犯; (二)主动投案,全部
    • 盗窃罪是不是构成不当得利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4
      盗窃不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因此,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有三: 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
    • 不当得利属于刑事犯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6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
    • 盗窃赃物属于善意取得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1
      一般不适用善意取得。 一、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
    • 盗窃现金不当得利怎么处理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3
      不当得利具体特征根据有三: 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