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具体怎么量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6:01:28 222 人看过

犯了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量刑处罚是:对犯此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一、侵犯国有资产违法吗

侵犯国有资产可能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国有资产流失罪怎么处理?

国有资产流失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前者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者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犯了信息披露违规罪既遂怎么处罚?

犯了信息披露违规罪既遂惩罚为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要求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犯罪,如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具体规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单位;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哪些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要件有:1、对象要件:侵犯的直接对象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法人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3、主要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4、主观要素:主观上是直接故意犯罪。区分国有资产和公共财产。国有资产是公共财产,但公共财产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而非国有资金。因此,本罪的行为对象不一定是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
    2023-07-06
    318人看过
  • 私分国有资产罪在量刑上犯什么法律条件?
    单位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单位犯罪,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一、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量刑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量刑标准,也就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标准,其具体标准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国有资产流失如何定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人员可能被定罪为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或者私分国有资产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
    2023-06-20
    188人看过
  • 国有资产私分罪怎么处罚的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判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资产私分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国有资产私分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家罚没财产;4、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规定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2023-08-05
    176人看过
  • 量刑标准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威慑作用
    私分国有资产罪量刑,具体如下:1、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对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国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标准中国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标准规定如下:1、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私分国有资产的数额巨大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3-07-02
    487人看过
  •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特征有哪些
    (一)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经手、管理国有资产的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国有资产所有权。(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三)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关于本罪的主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单位犯罪。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虽然是经集体研究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具有单位犯罪的某些特点,但是这种犯罪并不是为本单位整体谋取非法利益,而是为本单位个体谋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自然人以单位的名义,为个人非法占有国家资产而实施的犯罪。2、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非国有性质单位中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023-06-03
    457人看过
  • 分裂国家罪量刑标准具体是怎样
    关于分裂国家罪的量刑标准的规定是: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人,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煽动分裂国家罪构成要素?煽动分裂国家罪构成要素有:1、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而希望或放任结果的发生。《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
    2023-08-11
    167人看过
  •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有什么区别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是:1、侵害客体和对象的范围不同。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侵犯所有权的范围仅限于国有资产,贪污罪则为公共财产。2、行为表现和后果不同。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是行为人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给个人。非法占有国家财物的主要是行为人以外的群体,行为人据为已有的数额在私分总额中只占很小比例,同时也不排除行为人不分得财物的情况。贪污罪则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据为已有。前者由于人数多、数额大,给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后者更为严重。2、主体范围不同。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对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负有主管和直接责任的人员。贪污罪的主体则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法律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它除了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外,还包括这些单位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
    2023-05-01
    83人看过
  •  怎么量刑损害国有资产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国家资产被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国家资产被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或者单处罚金。 损 害 国 有 资 产 罪 的 刑 罚 有 哪 些 ?损害国有资产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国有资产进行损害,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刑罚:1. 有期徒刑:对于犯有损害国有资产罪的个人,通常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有期徒刑的期限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如犯有严重罪行的个
    2023-09-02
    274人看过
  • 私分国有资产罪司法解释,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司法解释私分国有资产罪司法解释是,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的,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2.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犯罪。3.客体要件: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4.客观要件: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
    2023-06-19
    237人看过
  •  新刑法中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该条法律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量刑标准,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私分罚没财物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并明确了相应的刑罚。其主要是为了打击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新刑法对私分国有资产罪量刑的规定如下: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私分国有资产会怎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第七十一条规定,
    2023-08-25
    146人看过
  • 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触犯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数额较大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触犯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数额巨大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
    2022-06-14
    308人看过
  • 国有资产流失罪的具体刑罚是什么?
    国有资产流失罪量刑标准: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资产流失罪如何认定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0
    442人看过
  • 走私假币罪的具体量刑
    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足2万元或货币量在200张(张)以上不足2000张(张)的,属于走私伪造货币罪情节轻,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2、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2万元以上不足20万元或货币量在2000张(张)以上不足2万张(张)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走私伪造的海外货币,其面额在事件发生时由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公布的外汇牌价换算成人民币。走私假币罪要怎样处罚1、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走私假币罪。2、构成走私假币罪,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
    2023-08-05
    164人看过
  • 私吞公款罪的具体量刑
    一、私吞公款罪的具体量刑1、吞公款的量刑:构成贪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则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
    2023-06-04
    29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私分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量刑?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0
      私人分配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机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集团、违反国家规定,以公司名义将国有资产集团私人分配给个人,金额较大的行为。涉嫌私有国有资产,累计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立案。
    • 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判,具体规定有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06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判刑规则: 1、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一般对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白哦准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新刑法私分国有资产罪有哪些具体的条文呢?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8
      国有资产都是公共财产;但公共财产并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按照本法第9l条所作的立法解释,公共财产除国有资产外,还包括“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以及“以公共财产论”的“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这当中,显然后三项均非国有资产,实践中,要注意严格把握其性质上的区别:凡私分后三类财产者,不能按本罪处
    •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否构成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09
      涉嫌犯罪。下面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相关问题阐述。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而非国有资金 因而本罪的行为对象不一定是钱款。国有资产除国有资金外,还包括国有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乃至属于国有的产品、商品等,基于此,本罪私分的对象既可以是国有的钱、股份、其他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国有的其他固定资产。例如私分归单位管理、使用但属于国有的计算机、照相机等。 区分本罪与贪污国有资产的行为 区分本罪与单位个别负责人或经手
    • 中国《刑法》私分国有资产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3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的,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