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后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5 09:16:53 386 人看过

一、民事诉讼后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

民事诉讼后诉讼立案后的一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会开庭,并没有确切的开庭日期,法院在确定开庭日期的时候,不得违反以下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案件当事人收到传票后几天开庭?

法院传票的送达方式不同,其收到传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一般都是收到传票的3到5天就要开庭,不过具体的开庭时间是以传票上备注的为准。

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虽然法律规定是在开庭3日前以传票的方式通知当事人,但是很多时候,法官往往是定下开庭日期就会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到法院来拿传票,当然,也有法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邮寄送达传票的方式向当事人进行送达的,并应当确保当事人在开庭3日前收到法院的开庭传票。

三、法院开庭后多久宣判审理结果?

法院开庭后的一个月、或者是二个月左右就会宣判审理结果。具体的宣判日期可以由法院确定,但是确定的日期不得与以下的规定相悖:

1、民事案件:

如中院是第一审: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如中院是第二审: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行政案件:

如中院是第一审: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如中院是第二审: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刑事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法院在立案之后,是需要在既定规定期限内审结纠纷案件的,通常情形下法院都需要开庭审理案件,但是法律规范对于开庭的时间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法院可以在确定不超过审限的前提下,自行确定开庭审理的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n(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n(二)有明确的被告;\n(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n(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2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立案后多久才能开庭审理案件
    一、行政诉讼立案后多久才能开庭审理案件行政诉讼受理以后,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择期开庭,并依法作出判决;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四十五日内择期开庭,并及时审结案件。具体的开庭日期则要由法院视情况来确定,并及时地通知各当事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二、行政诉讼的立案材料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应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行政机关的数目提供相应的副本。2.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
    2024-01-29
    464人看过
  • 刑事诉讼开庭后需要多久才能结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抚养权纠纷起诉后多长时间能结案抚养权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
    2023-07-06
    157人看过
  • 第二次诉讼离婚立案多久后才会开庭
    32-42天左右。起诉离婚的,根据法律规定,大概有1到7天的立案审查时间、1至5天的送达起诉状的时间,加上30天的举证期限,到开庭一般要32-42天左右时间。若离婚案件较为简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结;若案件较为复杂的话,则法院一般需要在六个月内审结,总体来说,起诉离婚到判决为3到6个月。一、起诉离婚多久传票开庭起诉离婚案件,一般有1-7天的立案审查时间,1-5天的送达起诉状的时间,再加上30天的举证期限,到开庭一般要32-42天时间。立案后根据承办案件法官时间不同,一般一个月左右开庭。如果对方不同意离婚且没有法律规定应当判离的情况,第一次一般不会判离。二、起诉离婚了多久可以判离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
    2023-06-22
    93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判决
    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后多久判决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一审普通程序审理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如果是当庭审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2、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行政起诉的时效具体如下:1、复议后提起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提起行政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如下规定:(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直接提起诉讼:(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对行政机关不履行
    2023-08-10
    405人看过
  • 自诉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开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法律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要在受理案件六个月内作出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一、自诉刑事案件报案人可以撤案吗符合条件的自诉刑事案件报案人可以撤案。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
    2023-03-01
    40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彩礼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结束
    一、民事诉讼彩礼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结束一般来说,开庭审判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得花三四个月或六七个月。首先,如果是简单点儿的案子,法院就用简短的简易程序,这样三个月就能搞定;但如果复杂点,就需要普通程序,那就要拖上六个月了。接着,如果双方对一审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出上诉,这时候就开始二审了。不过要记住,二审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所以,从立案到最后出结果,时间长短主要看案子能不能走简易程序,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可能会让时间变长。《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二、结婚多久可以不用退还彩礼一旦结婚
    2024-07-15
    456人看过
  • 虚假诉讼开庭后撤诉可立案吗
    一、虚假诉讼开庭后撤诉可立案吗在公诉案件中,法院正式开庭后原告不能撤诉。自诉案件中开庭后可以撤诉。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二、什么是撤诉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三、撤诉的法律规定按撤诉处理和原告缺席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
    2023-06-16
    235人看过
  • 立案后的民事诉讼一般会在多长时间内开庭
    一、立案后的民事诉讼一般会在多长时间内开庭不能超过3个月。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的延长;但从立案到开庭,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月;可以到立案庭咨询,是否因为证据不全而没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二、哪些人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主体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1.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2.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3.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我们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我们在法庭上有时会遇到被告反驳原告称“你不能告我”,或者“
    2023-10-02
    215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上诉后二审多久立案?
    刑事诉讼上诉后二审立案的时间是3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零三条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接到上诉状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一、行政诉讼一审不服能否上诉(一)上诉的提起上诉是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行为。与刑事诉讼不同,当事人上诉是行政诉讼引起第二审程序发生的唯一动因。当事人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行政诉讼上诉流程怎么走1、上诉人必须适格。凡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都有权提起上诉。2、上诉
    2023-03-09
    173人看过
  • 起诉民事后多久开庭
    法律综合知识
    1、起诉债务人一般会在一个月左右开庭。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3、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024-05-13
    73人看过
  • 民事诉讼第一次开庭后举证期是多久?
    一、民事诉讼第一次开庭后举证期是多久?不是固定的,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的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期间限制。二、谁负有举证责任如何举证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
    2024-01-18
    381人看过
  • 民事诉讼案件起诉后多久受理
    一、民事诉讼案件起诉后多久受理民事诉讼案件起诉后受理的时间一般七日内,并不是起诉的当天人民法院就会决定是否立案。法律规定,若是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二、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2023-08-30
    59人看过
  • 离婚诉讼立案后,开庭时间需要等待多久?
    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审理期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若当事人起诉离婚后,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必然在三个月内开庭;适用普通程序,在六个月内开庭均不违法。只是如果法院顶着审理期限开庭,那么就只有当庭判决了,一般的法院都不会如此排期。具体的情况下:1、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
    2023-06-30
    17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宣判后多久执行,民事诉讼是多久
    一、民事诉讼宣判后多久执行民事诉讼宣判后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要看有没有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如果没有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就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二、民事诉讼是多久判决民事案件的审限弹性很大,因为院长及上级法院审限届满时可决定延长,延长期限法律有的并没有明确规定。民诉中关于期间的规定主要下面三条:1、一审简易程序三个月,
    2024-01-10
    14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立案后,是开庭还是庭前调解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6
      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 1、诉前调解。
    • 民事诉讼民事案件上诉后法庭多长时间开庭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0
      多长时间开庭,主要看二审法院的时间,但是每件案件都是有审限的,一审简易程序的,二审一个月,一审普通的,二审三个月。至于开几次庭的话,视情况而定吧。一审确实有错误的,一般会多于二次,如果要是简单,而一审判决有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一次开庭足以。自然还要区分什么案件,标的额,等等。
    • 民事诉讼,起诉到立案,开庭,结案.一般要多久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5
      1、民事纠纷,从立案到结案,最长的需要6个月,最短的也需要3个月。一般适用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3个月。r2、如果案件需要公告收到法律文书,需要鉴定、评估等,时间会增加;如果案件的处理必须以另外的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可能还会中止,直到另外的案件审理结束。r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
    • 离婚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多久能下判决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6
      1、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可见,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立
    • 离婚诉讼成功开庭后多久可以立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5
      依据的规定,对立案后,会在立案五天内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收到起诉书后在十五天内答辩,法院会提前三天通知开庭,所以立案最最少要过20天才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