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打他人致使其被车撞伤
被告人刘某与孙某系邻居,两家素有过节。2013年5月28日,因孙家在院内所晒衣服丢失,孙某的妻子在当院叫骂,两家群斗被同院邻居劝开,各有所伤,后经公安派出所处理,孙家赔偿刘家医疗费120元。同年6月7日,孙某在街上碰到刘某,就指着刘某骂,二人对骂几句后,孙某拾起地上的一根棍棒就打,在躲避中,刘某跑到公路中央,此时恰有一辆出租汽车经过,将刘某撞成重伤。
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本文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正是由于孙某的追打行为才导致刘某被出租汽车撞伤的结果,孙某的行为与刘某重伤的结果之间是一种偶然因果关系,而偶然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本案中,孙某有伤害的故意和行为,又出现了伤害结果,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要将所发生的结果归咎于行为人,就必须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实际发生的结果之间具有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否则这种归责就违背了罪责自负的原则。因果关系又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中行为人应当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偶然因果关系中行为人是否应当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呢?笔者认为,如果否认偶然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必将缩小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并非所有的偶然因果关系都不能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符合以下情形的偶然因果关系,由于行为人在主观恶性、行为的目的、结果等情节上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一是从行为人对结果所持的主观态度上看,行为人是否对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者过失的态度;二是从行为人的客观行为上看,在最终危害结果发生之前,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是否仍然处于实行或者持续、继续状态;三是从造成最终危害结果发生的偶然因素的介入情况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对偶然因素的介入起到了积极的支配和促进作用。
在本案中,首先,孙某将刘某追打到公路中央,公路上经常会有车辆经过,孙某对刘某有可能被来往的车辆撞伤是明知的,但却对此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导致了刘某被车撞伤这个结果的发生,其在主观上是一种间接故意的心态;其次,在刘某被车撞伤之前,孙某的追打行为没有停止,仍然处于持续状态,如果没有发生刘某被车撞伤的结果,孙某的追打行为仍然会继续下去,孙某的追打与刘某被车撞之间没有时间间隔;第三,孙某的追打行为在客观上对刘某被车撞伤的结果起到了积极的支配和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孙某追打刘某的时间和速度决定着史某逃跑的时间和速度,也导致刘某无暇躲避正在行驶中的出租汽车,才造成了被车撞伤这一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
-
唆使他人盗车并将赃车专卖给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107人看过
-
殴打他人导致伤害应属于何种犯罪
137人看过
-
扣押被害人后胁迫其父母打钱构成何种犯罪
114人看过
-
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报复致其轻伤,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240人看过
-
他人犯罪被纵容会构成哪种罪名?
322人看过
-
应妻子要求教其开车撞死他人的丈夫不构成犯罪
265人看过
医疗费,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为恢复健康而需要就医诊治,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医疗费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 医疗费可以为住院医疗费,也可以为门诊医... 更多>
-
-
驾车追逐翻车致人死亡构成何种犯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4驾车追逐的涉嫌危险驾驶罪,如果致人死亡的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
-
唆使他人盗车并将赃车转卖给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1唆使他人盗车并将赃车转卖给他人行为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报复致其轻伤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4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报复致其轻伤,行为人构成故意伤害犯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行为中构成其他犯罪及其追诉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达到一定追诉标准就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除此外,还有两种商标侵权行为如果达到一定的追诉标准即构成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违法行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个人销售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销售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应予追诉。2、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违法行为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