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6 13:22:50
469 人看过
一、网贷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贷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贷款方式,而很多网络贷款是属于违法犯罪的,网络贷款如果是属于诈骗活动的,诈骗达到一定数额就构成诈骗罪,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诈骗财物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诈骗的财物价值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诈骗罪量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时候,罚金的数额一般是依据犯罪的情节而定的,而诈骗罪考虑的情节包括诈骗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诈骗财产越多的,罚金的数额就越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涉及到诈骗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必然是需要严格的按照我国刑事法律当中的规定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当然前提也必须要达到数量较大的这种程度,比如说诈骗的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就是属于构成犯罪,网络诈骗也是按照诈骗罪来进行处理的。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网络借款诈骗刑法规定是什么?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二、合同诈骗罪的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电信诈骗罪刑罚标准:量刑规定有哪些?
151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有哪些要素决定了量刑标准
80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规定有哪些
297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是按照哪些标准量刑的
105人看过
-
量刑诈骗犯的标准有哪些?
320人看过
-
刑法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39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哪些叫贷款诈骗罪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91、触犯贷款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触犯贷款诈骗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其中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其他严重情节,则是指下列情节之一者: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
-
网贷诈骗诈骗有什么量刑标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0实施网贷诈骗的,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有哪些合同诈骗罪量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26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涉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哪些法律规定集资诈骗罪定罪量刑量刑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10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与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4【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诈骗罪的基本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基本要件:(1)主体方面,行为人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方面,诈骗行为必须侵犯了他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权。(3)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有企图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4)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以虚构事实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