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会怎样定义诈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0 02:37:36
346 人看过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分为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个部分。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通信诈骗网络诈骗法律上是怎样定义的
374人看过
-
诈骗行为在法律上怎样被定义的
96人看过
-
法律中婚姻诈骗怎么定义?
128人看过
-
法律如何界定诈骗行为的定义
315人看过
-
赌博罪与诈骗罪的法律定义
113人看过
-
被动诈骗算诈骗罪吗,法律上该怎样规定
39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律是怎样定义诈骗的呢,法律有哪些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14法律上诈骗的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涉嫌诈骗罪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诈骗案主要证据认定诈骗罪吗,诈骗罪定义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6构成诈骗案的认定,主要证据应围绕犯罪嫌疑人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诈骗罪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律是怎样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定义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6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定义是,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
-
诈骗法律怎样规定怎样对待诈骗分子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28当事人被熟人诈骗的,可以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报案,或者去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报案。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最高法对贷款诈骗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认定诈骗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0诈骗罪的认定从以下的几方面去说: 第一点来讲,看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比如说携款逃跑或者将资金用于非法的行为、挥霍,这样的话就认定为他主观上存在的故意。 第二点需要认定的是,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隐瞒真相或者欺骗的行为,同时,需要是被害人自愿的交出一些财物。 第三方面认定来说,需要看是否达到了法定的一个量刑的标准。我们国家的诈骗罪立案的一个标准,是3000元到1万元之间,各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