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具体怎么赔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4 09:24:56 312 人看过

诽谤他人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规定为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的类型,也就是不告不理。诽谤他人不但是违反犯罪的行为,更是有违道德的行为,严重的承担刑事责任之余,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因诽谤行为引起的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一般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其赔偿原则遵循的是,补充适用原则以及公平适用原则。至于赔偿的标准如何,参照当地的赔偿标准进行判断。

侮辱罪和诽谤罪

在我国侮辱罪和诽谤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精神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诽谤罪必须具体事实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讨论诽谤罪时,通常需要考虑到是否具备具有实质内容的事实证据。诽谤罪是一种出于恶意目的,故意编造并且广泛传播毫无根据、虚假构建的信息,以达到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声誉的违法行为。然而,若这些言论无法建立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之上,那么便很难将其认定为诽谤罪。例如,仅仅是对某个人或者事物进行笼统的贬低或者消极评价,而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事件或者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并不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6
    360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的具体情形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与此同时,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今日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因为遭受网暴致死判不判刑目前还没有关于网络暴力的相关刑事立法。因网络暴力致死的受害者家属
    2023-03-12
    359人看过
  • 如何赔偿诽谤罪
    诽谤罪的赔偿主要是精神损害赔偿,具体金额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侵犯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告知人民法院,但确实难以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侵犯诽谤罪的意思诽谤罪的意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该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
    2023-07-08
    340人看过
  • 造谣诽谤罪具体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网络诽谤犯罪主体有那些刑事责任网络诽谤犯罪主体主要刑事责任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的:1、点击同一诽谤信息,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转发次数超过500次;2、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3、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的;4、
    2023-03-12
    397人看过
  • 发短信诽谤罪的具体处罚
    行为人通过发短信构成诽谤罪的,相应的处罚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发短信诽谤罪的具体处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n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
    2022-06-27
    217人看过
  • 具体侮辱诽谤罪如何判定?
    一、具体侮辱诽谤罪如何判定?1、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侮辱罪、诽谤罪进行判定:(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2、侮辱罪、诽谤罪也有相同之处,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二、诽谤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
    2024-02-03
    387人看过
  • 有关诽谤罪定义具体是怎样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一、诽谤罪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
    2023-06-21
    93人看过
  • 诽谤罪具体事实如何认定
    一、诽谤罪具体事实如何认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与散播不实之词,以图损害他人声誉,情节严重者,可依法判罚之犯罪行为。要判定是否构成该罪名,关键要素包括明确的诽谤行为、主观上的恶意及所给受害人人格尊严带来的实质或潜在损害。情节严重程度则常体现为诽谤行径的公开性、反复性,甚至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等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诽谤罪具体条款是什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该罪名所涉及到的法律客体与侮辱罪相类似,都是指向他人的人格尊严与名誉权;其次,从犯罪客观的角度看,行为人必须实施捏造虚假事实并散播出去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情节严重地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最后,从犯罪主体的角
    2024-07-19
    189人看过
  • 侮辱诽谤罪主体具体如何规定
    侮辱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侮辱诽谤罪。侮辱诽谤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一、侮辱诽谤罪客体如何规定?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侮辱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
    2023-02-20
    61人看过
  • 诽谤罪具体条款的规定是什么
    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行为人故意编造或传播虚假不实之事项,对他人名誉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在我国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进行裁定与惩罚。根据这一法条的具体规定,若有诽谤罪行发生,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的法律制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诽谤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9
    152人看过
  • 诽谤罪的具体构成细节是怎样的
    诽谤罪,系犯罪人为恶意损害他人人格、毁坏被害人名声而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广泛宣扬该虚假内容的一种违法行为。这种罪行的构成需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素:第一点,须有捏造不实之陈述的作为,亦即将诋毁他人的言辞与内容完全虚妄;第二点,须实施向公众广为传播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第三点,诽谤行为须指向特定之人,此虽无须明确指出被害者姓名,仅根据诽谤言论本身即可推知受侵害对象时,也同样构成诽谤罪;最后一点,捏造事实进行诽谤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可视为本罪成立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3
    296人看过
  • 诽谤罪起诉价格具体是多少
    一、在我国诽谤罪起诉价格是多少(一)侦查阶段:1、提供法律咨询:300~500元/次2、申请取保候审:500~3000元/件3、代理申诉和控告:1000~10000元/件(二)审查起诉阶段: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500~12000元/件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但最低不少于2000元。(三)审判阶段: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2500~20000元/件(2)担任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2000~15000元/件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二、诽谤罪起诉程序如下: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
    2023-03-02
    348人看过
  • 诽谤罪既遂具体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诽谤罪既遂具体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规定的行为,告知人民法院,但确实难以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竞合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一)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
    2023-06-16
    155人看过
  • 怎么认定诽谤罪,诽谤罪判刑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要件为他人的尊严权、人格权。客观要件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造事实诽谤他人,情形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故意的。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如何构成侮辱、诽谤罪侮辱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2、主体要件:侮辱诽谤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4、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
    2023-07-26
    376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精神损害赔偿:自然人因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是侵犯下列权益: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 更多>

    #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诽谤罪附带的民事赔偿具体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明确指出,“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据此,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被害人由刑事案件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 诽谤罪具体是指哪些行为?怎样才算是诽谤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9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您言及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具体情况。
    • 诽谤罪可以赔偿金多少怎么计算诽谤罪可以赔偿金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8
      诽谤他人属于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被诽谤人可以依法申请赔偿甚至对其进行刑事处罚。对于诽谤赔偿数额的确定,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侵权程度、受害人的精神损伤程度,甚至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以下是诽谤罪可以赔偿金的具体情况:(一)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在非金钱的赔偿方式不能对受害人充分保护和对侵权人制裁的情况
    • 侮辱诽谤罪可以赔偿多少钱,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5
      认定侮辱诽谤罪之后,要赔偿给受害者相应的精神损失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是根据犯罪情节,受害者的损失状态,本地的经济条件来决定的,侮辱诽谤罪是自诉案件,要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
    • 诽谤罪的具体构成条件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2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因此,对方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