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不可以随时离职,但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除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等等。
一、辞职有没有经济补偿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等等,劳动者主动辞职也享有经济补偿。
二、主动辞职单位会赔偿员工吗
员工主动辞职公司一般不需要赔偿,但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其他。
三、公司在什么情况违反劳动协议会赔偿
公司在以下情况违反劳动协议会赔偿: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3、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4、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
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吗,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有赔偿吗
385人看过
-
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有工资吗,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吗
330人看过
-
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内,员工是否可以随意辞职?
372人看过
-
签了合同试用期辞职几天可以走,签了试用期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99人看过
-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员工吗,没有签合同辞职有工资吗
239人看过
-
试用期内没签劳动合同辞职什么时候可以要工资?
356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可以随时离职吗?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5正规的来说,劳动者到一个单位工作,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离职的时候也需要依法提前30天或3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下面由法律经验在这里整理介绍。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要依法提前告知单位辞职 虽然单位没有同你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但你仍然应当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离职; 2、当然,同时你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可以转化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有
-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试用期是可以辞职的,对于试用期辞职的,原先的工资、福利应当如期发放,如果不发放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试用期时间没有最短的规定,只有最长的规定,试用期时间最长是六个月,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初次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试用期走过六个月,用人单位就违法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如果试用期还未实际履行的,则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避免违法约定的试用期付诸实践,有效保
-
试用期内,辞职,可以直接在试用期内签订劳动合同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 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
-
试用期内,可以随时离职吗,试用期内,没有签合同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8试用期是算在劳动合同时间内的。而且试用期的长短也并不是完全由企业说了算,双方可以协商,而且劳动法中也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劳动合同期限6个月以下,试用期不能超过15天;劳动合同期限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试用期不能超过30天;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能超过60天;劳动合同期限两年以上,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是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存在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离职吗,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要注意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是不可以随时离职的,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