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的风险:
1、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法律风险是指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被收购方隐瞒一些影响交易谈判和价格的不利信息,如对外担保、对外债务、实际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并购完成后,为目标公司埋下巨大的潜在债务,使得并购公司成本惨重。
2、律师作为为为并购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要注意尽量不要违反并购的法律规定,这体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合法程序、一致行动等方面。
3、由于一些并购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必然会采取一些反并购措施。有些反收购措施自残严重,过于关注管理层利益,有些与法律冲突,极大地损害了公司股东的利益,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企业兼并的利弊
企业兼并有哪些利弊
企业兼并有如下好处:
(1)在生产和销售上能够享受规模效益带来的各种好处;
(2)由于人才、技术、设备的集中使用,有利于研究开发事业;
(3)节约了时间:在短时间内取得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设备等经营资源;
(4)节约投资:可以避免设备投资、库存投资、研究开发投资方面的重复投资;
(5)通过事业的多角化,分散了风险,享受到范围效益;
(6)提高了企业信誉和知名度;
(7)通过管理部门一元化,节约了间接费用;
(8)优秀企业家经营的优势企业对业绩不振企业的吸收合并,可以救活一批经营不振甚至亏损的企业,因此,地方政府和工业管理部门也很感兴趣;
(9)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如果对企业兼并浪潮的宏观指导得当,通过兼并中的经营资源再分配,可对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作出贡献。
关于各企业采取兼并战略的理由,日本的《工业新闻》曾于1987年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各企业通过兼并所期待的效果侧重点不同:其中,经营多角化占73.2%,获得技术力量或专门技术占58.4%,为适应企业的国际化(外向性)的占58%,为扩大事业规模的占50%,要获得市场的占39.7%,为改善企业素质的占24.3%,为提高经营效率的占22%,为获得人才的占18%,为获得特定资产(包括设备)的占13.1%。
可见,企业兼并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企业兼并也有很大风险,因此我国企业界在实施兼并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该注意:
1.可行性研究方面的风险。企业兼并的可行性分析有几个层次,每步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判断。首先需要确定采用内部开发战略还是外部利用战略的问题;当决定了利用外部成长方式后还要分析是采用业务合作、联合经营、系列化等方式组成企业集团来达到目的还是兼并某企业或某企业的某个部门的问题;当决定了采用兼并战略之后,则需要判断所选择的兼并对象是否适合。因此,在实施兼并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环境分析和企业能力(包括本企业和对象企业)分析,明确兼并的目的和效果,即使是与被兼并企业在业务上关联性很强,如果多角化的范围过广,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难度也很大。
其次是对象企业的经营资源评价和兼并后的损益预算,其中包括资产评估。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将来的损失会很大。
2.兼并后的人事管理。企业兼并之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管理人员增多和被兼并企业职工的使用和待遇问题。在精简机构的原则下,能否安排好多余的管理干部,能否合理使用被兼并企业的骨干,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很大。另外,在不同企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两方面的职工队伍相互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
3.是兼并还是企业集团。前面讲过兼并是广义的企业集团中结合程度最高的形式。各种形式的企业集团与企业兼并比较,是企业在法律上保持独立性的经济共同体。因此各企业间存在利害关系,在决策的速度及一元化方面不如兼并后的企业,但是在增强对外竞争力和信誉、享受规模效益、迅速调度和筹措巨额资金用于共同开发研究,共有人才、共同投资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没有企业兼并那样的人事和组织方面的麻烦。同时,对集团内部的经营不振企业,在吸收合并之前还有进行业务协作、增加贷款、派遣干部指导、派遣优秀的经营者来更换领导等若干有效的办法。可见对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企业集团是很有魅力的。
4.应该尽早制定或完善反垄断法、证券交易法、税法等法律。
企业兼并与收购的区别是什么
狭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的法人资格丧失,并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狭义的兼并相当于《公司法》和会计学中的吸收合并。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以外,还包括新设合并与控股等形式。
收购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权的购买行为。收购涵盖的内容较广,其结果可能是拥有目标企业几乎全部的资产或股份,从而将其吞并;也可能是获得企业较大一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控制该企业。
兼并、收购、合并的共同点在于:
1、它们的对象是共同的。它们都是企业产权交易的形式,其交易都是以企业这一商品为对象的。
2、这三种行为都是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就其活动而言,都是企业的买卖,所不同的只是买卖的方式而已。
3、它们都是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中所采取的外部扩张战略。通过这种外部扩张战略,能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充经济实力,有利于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兼并、收购与合并作为不同形式的资本运营方式,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
企业并购风险分析及解析
435人看过
-
企业并购中的债务风险分析
111人看过
-
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风险的分析
242人看过
-
企业合并的风险
284人看过
-
企业合并的目的分析
319人看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的风险因素分析
243人看过
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全体董事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董事会是股东会或企业职工股东大会这一权力机关的业务执行机关,负责公司或企业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对公司股东会或企业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股... 更多>
-
企业债务风险分析?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1市场实体的行为不规范。首先,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责任感不强,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债务负担增加。其次,公司制度的实施和股份制改革没有走上正轨。
-
企业债务风险怎么分析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0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采用比率分析法,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
企业并购风险类型的会计分录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9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的方法: 1、杠杆分析法,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 2、EPS法,主要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3、股权稀释法,主要比较并购前后原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属于广义上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4、成本收益法,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属于广
-
企业并购的整合风险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3企业并购的整合风险: 1、战略协同风险 2、财务协同风险。 3、组织机构协同风险。 4、人力资源协同风险。 5、资产协同风险。 6、文化协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