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6:11:43 76 人看过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在“一审二审”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背景下,受仲裁前规则的制约和程序价值目标的考虑,民事诉讼法在适用于劳动争议诉讼时必须进行适当的变通。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劳动争议诉讼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论述了劳动争议诉讼的请求权、当事人及判决,在民事诉讼中,请求权应以实体法上的权利为基础。根据实体法的规定,当事人享有民事救济权,包括救济请求权、救济形成权和抗辩权。民事救济权与应诉形式相对应。当救济请求权、救济形成权和救济抗辩权本身的存在成为争议的对象时,救济权的存在构成确认行为。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需要确认权利或事实的,可以取得相应的诉讼形式。但在劳动争议诉讼中,提出劳动争议诉讼请求权存在一定的障碍。如甲方劳动者为原告,乙方用人单位为被申请人的,甲方以乙方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申请仲裁,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仲裁机构支持甲方的仲裁请求,乙方提起诉讼。由于乙方的实体权利没有受到侵害,因此无法根据诉讼原则提出相应的诉讼形式。如果乙方作为原告要求驳回被告的诉讼请求,显然法院不能受理,因为诉讼与仲裁不构成审级关系。如果乙方对判决的赔偿金额不满意,其索赔只能表述为要求原告赔偿被告一定金额的赔偿金,这与传统的民事诉讼形式有很大不同。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原告不具备其实体法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因此不能以一般民事诉讼的形式提起诉讼。这类诉讼应当以否定确认的方式进行修改,即请求确认原告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实质性法律关系,或者请求确认被告的实质性主张不存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22: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浅谈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程序问题(上)
    一、当前劳动争议案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及类型当前,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劳动争议仲裁的前置性。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来解决纠纷。当事人一方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不能未经劳动争议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仲裁而直接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的特殊性。目前我们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以及劳动法的有关程序性规定来进行审理的,无专门的劳动诉讼法。但基于劳动
    2023-04-29
    431人看过
  • 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几种特殊劳动争议
    一、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几种特殊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六类劳动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仲裁一定要进行调解吗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机构在开庭仲裁前,应该先行进行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
    2023-06-06
    7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有哪些类别?劳动争议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1、劳动争议的种类有哪些。个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指三名以上劳动者因共同原因发生的劳动争议(2)劳动合同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劳动合同纠纷是指因确认劳动合同有效性和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集体合同纠纷是指因订立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纠纷(3)根据纠纷的内容,可分为因解除、辞退、自愿辞职等原因引起的纠纷,因执行劳动保护和福利规定引起的纠纷,etc劳动争议主要包括:1.因职工被辞退、开除、辞退、辞职、自愿辞职引起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等规定引起的争议,培训和劳动保护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3-05-07
    120人看过
  • 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特殊时效的争议是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适用的劳动争议范围如下: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其他。一、工伤索赔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工伤索赔不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怀孕期间被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申请仲裁?怀孕期间被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
    2023-03-08
    486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中时效问题探析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为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主体须是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所以会产生劳动争议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劳资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并非一致,加之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常出现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犯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和调解的结果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也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是指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申请仲裁。仲裁具有强制性,只要一方申请,仲裁委即可受理。仲裁具有法律效力,法定期间内一方不履行裁决或不起诉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前置程序。诉讼是指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审理,实行两审终审。由于协商和调解的协议都
    2023-06-11
    162人看过
  • 劳动者签订服务期协议劳动争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服务期是指雇员在接受或享受雇主提供的特殊待遇(出资、培训等)后承诺在雇主服务的期间。对于工人来说,服务期更多地体现为一项义务,对于雇主来说,服务期更多地体现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一项权利,尽管中国的《劳动法》和《劳动法》对服务期本身缺乏相应的规定,由于雇主和工人的自主权,服务期本身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在实践中,服务期内的争议一般按照双方协议处理,包括违约责任调查。然而,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服务期限的约定,特别是违约责任的规定,往往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劳动合同法》在立法中对服务期相关事项作出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使服务期有法可依,更好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根据《基本劳动合同法》和以往有关服务期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作者认为,员工在签订服务期和服务期争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服务期适用范围的限制服务期是在雇主为员工提供特殊待遇之后,雇员承诺在雇主任职的期
    2023-05-07
    252人看过
  • 劳动争议终局裁决尚待明确的几个问题
    劳动争议终局裁决制度的创设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亮点之一,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该制度规定过于原则,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人民法院之间对终局裁决的判断标准不统一,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现笔者结合相关案例针对劳动争议终局裁决尚不明确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一、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1、当地”的确定。例如,一个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合同履行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管辖地区,而两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又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确定当地”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当地是指用人单位所在设区的市或自治州”。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值得商榷。其一,从现行相关立法规定来看,以劳动合同履行地确定当地更为恰当。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对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权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管辖
    2022-11-28
    304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
    时间:2007-07-111995年9月1日劳动部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劳动法》实施以来,各地就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出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与《劳动法》的衔接工作,经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问题鉴于《劳动法》对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未作具体规定,关于受案范围问题,应当继续执行《条例》的规定。同时,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第十八条、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二条、第九十七条至第九十九条、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受案范围还应包括下述内容:1.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各类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2.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争议。在处理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
    2023-04-25
    449人看过
  •  劳务纠纷:劳动争议中劳务关系争议的定性问题
    劳务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包括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与劳动相关的争议。劳务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与劳动相关的争议。 劳 动 争 议 的 范 畴 有 哪 些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职业安全卫生等发生的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劳动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发生的争议;2.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
    2023-09-02
    146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诉讼费过低引发系列问题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发现,由于劳动争议案件收费过低,导致个别用人单位滥用诉讼程序拖延时间,损害劳动者权益。2008年至2013年,该院受理劳动争议二审上诉案件3241件,90%工伤保险待遇案件用人单位以这种合法程序拖延款项给付时间,劳动者最终拿到待遇或赔偿,至少也要一年半。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明确,劳动争议案件以每件10元的标准收取案件受理费,简易程序结案、调解、撤诉案件收取每件5元的案件受理费。重庆五中院调研发现,诉讼成本大幅降低促使当事人积极维权的同时,也衍生不少问题。代理费未减少,劳动者最终难受益。一些代理人以代理劳动争议案件为主业,到处寻觅、挖掘有可能获得利益的劳资纠纷案件,将本易化解的劳资纠纷扩大化,将本不太尖锐的矛盾激化,并把矛盾集中到法院,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诉讼活动。甚至有代理人以诉讼零成本为诱惑提出风险代理,变相提高代理费,将当事人本应受惠部分最终转化为代理人
    2023-06-07
    356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目前在司法和实践中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和准确定性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双重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如何定性。我国目前大量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即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职工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或表现为两个劳动关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现为一个是法定劳动关系,另一个却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无法确定谁是承担责任的用工单位。如隐性就业的职工由于与新的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用工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待遇,导致下岗职工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原单位和新单位都推诿责任,使劳动争议的处理难以顺利进行。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法律、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解决并未作明确规定。笔者以为,对此可以借鉴和推广实务界的办案经验,即下岗职工隐性就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当其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应当按雇佣劳务关系对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不
    2023-04-28
    138人看过
  • 商铺租赁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
    1、企业在租赁商铺一段时间后,往往因经营不善而考虑将商铺“转让”或转租。租商铺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谁是商铺的真正产权人。如果经营者现在不是产权人,就会涉及转租或转让的问题。在商铺租赁中,转租、转让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一条链子里碰到过将近十只手,这太神奇了。在维护分租人与房东租赁关系的同时,分租人与分租人之间产生租赁合同的行为属于店铺的分租;原承租人退出租赁合同,以新承租人取代原租赁法律地位的行为,属于店铺转让(租赁合同);原租赁合同终止时,新承租人与房东签订新的租赁合同,并就租赁合同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新的谈判,租赁合同为独立租赁合同。转租时,我们必须确认转租人是否有权转租,确保本租赁合同的期限不超过上一份合同的租赁期限,并审查以前所有租赁合同的效力。因为转租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前一方合同的效力和前一方的转租权。在实践中,即使之前所有的合同都有转租的权利,最好还是请房东书面确认。由于商铺租金通
    2023-05-08
    353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问题的深入分析
    如果是在仲裁之后提起诉讼的,则诉讼时效为15天。如果是直接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注意劳动争议案件是仲裁前置案件,需先进行劳动仲裁才可以起诉。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
    2023-07-05
    302人看过
  • 工伤处理中的几个颇受争议的问题
    一、职工违反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案件基本情况:某公司规章制度规定:“为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夜班员工下班后必须在职工宿舍住宿,待早上7点天亮后方可回家。不听者,后果自负。”某日零时,某员工明知公司有上述规定仍在下夜班后回家,路上被大货车撞死,该案件中员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能否认定为工伤?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5号)中认为,职工所受伤害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规定,就应当认定为工伤。二、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2006]行他字第17号答复认为,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劳动法》
    2023-04-27
    110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中的特殊地域管辖问题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22
      特殊地区管辖是指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当事人或者诉讼标的所在地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 有两种情况: (一)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那个劳动争议案件反诉状的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21
      2003年河南省高院民一庭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意见:“一方不服起诉,另一方接到副本后反诉,反诉与本诉属同一劳动关系,无论提出的时间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算是否超过15日,只要符合民诉法规定,均予以受理。仲裁裁决已经确认了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的义务,用人单位不服提出诉讼,而诉讼请求不成立,无论劳动者是否提出反诉,判决主文均应当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承担的具体义务,不能仅表述驳回用人单位的诉讼请求。
    • 劳动争议诉讼主体如何确认,劳动争议诉讼主体中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5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如果在劳动争议过程中企业已进入清算阶段,则劳动者应将清算组作为争议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条第(八)项规定,清算组可“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清算组即清算机构,是企业经营终止后执行清算事务并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权务机构,它负责企业清算期间的一切事宜。
    • 什么算特殊集体劳动争议
      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28
      集体劳动争议是指有共同理由、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0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申请集体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十三条:发生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争议的,劳动者可以推举三至五名代表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
    •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诉讼保全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8
      根据法律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申请人经济确有困难,或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可能拖欠工资逃逸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劳动者提供担保的义务,并及时采取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