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旷日持久的国际农业谈判,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但也已取得世人瞩目的成果,《农业协议》的签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入研究探讨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关系重大。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结构安排及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总结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及趋势。本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以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签署为分界点,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分为两个部分,全面回顾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进程。首先,回顾了乌拉圭回合前的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农业保护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英国谷物法。19世纪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农业的保护,在经历了二战后,各国更开始考虑如何增加国内粮食生产以保障本国农业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农产品价格管理和设置市场准入障碍。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启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是依据关贸总协定的相关条款,大多数农产品都被划归为初级产品而不受关贸总协定的约束。其次,介绍了乌拉圭回合之后的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1986年关贸总协定启动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农业问题被列为核心议题,至此,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正式起步。经过艰苦谈判,各方于1993年11月5日签署了《农业协议》,使农产品贸易被纳入到国际贸易规则体系规范。世贸组织于2005年末在中国香港举行了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二)阐述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双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区域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将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三种趋势。这三种趋势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相互共存,但最终会过度到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生产国的农业政策改革,选取美国、欧盟、日本作为研究标本。本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近年来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所进行的农业政策改革。其次,对欧盟、美国、日本三方农业政策的改革作了比较分析。尽管有《农业协议》的约束,但由于现有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存在局限性,上述三方的农业政策改革仍然保留了相当程度的农业保护。第四部分,论述了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的局限性及其完善。本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阐述了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的局限性。首先,农产品贸易受贸易保护主义干扰严重,自由化程度低。在非关税措施关税化过程中出现“肮脏的关税化”问题,导致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对配额的管理和分配缺乏严格规范,导致配额管理透明度低;在削减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方面的作用有限,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仍然保持了相当高水平的国内支持政策。其次,许多规定的内容都比较宽泛和模糊,导致了实施过程的混乱,并为一些成员规避约束、设置障碍大开方便之门。再次,以发达国家意志为主导,农产品贸易中存在利益不平衡。(二)对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首先,应消除对农业保护主义的妥协,将世界农产品贸易推向实质性的自由化。在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严格规范,逐步完善贸易规则,减少贸易扭曲。此外,国际贸易谈判应充分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增加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公平与均衡,给予发展中国家切实有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促进国际经济关系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就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中国农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作者认为,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将是必然趋势,同时,由于现有的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所存在的局限性,致使当前农业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国际贸易关系缺乏公平与公正。由此,提出了对中国农业的政策建议:
1.充分利用国际规则,调整农业及农产品贸易政策;
2.深化农业体制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3.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制定。
一、我国该如何应对多变贸易?
1、正确认识多边贸易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多边贸易体制与多哈回合谈判不同,即使多哈回合谈判没有重大进展,作为目前涵盖范围最广、体系最为全面的多边贸易体制,WTO在维护目前的国际贸易秩序方面仍然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受益者和贡献者,中国应当继续坚定支持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通过G20峰会积极争取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支持。从GATT到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历次演变,美国都是主要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因此,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美国的积极参与和回应。我国应通过G20杭州峰会加强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提高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等倡议切实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同时积极与美欧沟通,探讨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的方式,将多边贸易体制重新拉回发展正轨。
3、积极参与诸边贸易谈判。诸边贸易谈判已经被证实是可行方式之一,《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协议的成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目前已经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环境产品协定》的谈判,正在准备加入《服务贸易协定》谈判。未来,中国应在诸边贸易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积极、灵活、务实的态度推进诸边协定取得更多成果。
4、以更高的水平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近年来,中国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但高级别议题仍然较少。今后,中国在提升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主要新兴经济体自贸区建设水平的同时,应在中美投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注重与部分发达国家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区,有助于中国从容面对未来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升级。
-
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
432人看过
-
日本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经验与对策
191人看过
-
WTO下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策略
476人看过
-
探析中澳农产品自由贸易的障碍及对策
193人看过
-
中日农产品贸易开发与农业资源国际化
321人看过
-
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全面审视
114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贸易自由化原则的体现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在历次达成的各项独立的协议中,包括乌拉圭回合的许多协议中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世贸组织的贸易自由化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削减关税、弱化关税壁垒以及取消和限制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关税减让原则、互惠原则以及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等体现出来。①关税减让原则。关税减让的目的,是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降低进出口关税,尤其是降低进口关税的水平,由此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税减让是
-
国际贸易税收政策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6解答: 代表处纳税收入的确定 1.自营贸易免税 常驻代表机构仅为其总机构从事自营贸易进行联络洽谈,搜集商情资料等准备性、辅助性活动,由总机构与中国境内企业直接签定商品贸易合同,并且能够提供总机构与中国境内制造厂家签定的购买商品合同以及总机构将商品销售给中国境内企业的发货票的,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其取得的商品进销差价收入及其他收入可免予征税。 2.总机构与代表处共同从事一项代理业务,应纳税所得的确定
-
中国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什么时候生效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30中国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自由贸易生效时间未定。XX自贸协定正式签署之后,两国将履行各自的国内批准程序。批准程序完成后,两国政府将通过外交渠道确定具体生效时间并互致照会,使协定尽快生效。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长与澳大利亚贸易投资部长A代表两国政府,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
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政策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02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政策: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
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中关于国际贸易的仲裁规则一样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7国际仲裁是国际商事纠纷的一种解决方法,如果要问通常会用到哪些法律,根据纠纷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国际商事纠纷中贸易纠纷比较常见,所以有关贸易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会用的多一点。 另外,因仲裁的地点不同也会使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比如,国际贸易纠纷当事人常选择在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因此会适用英国的相关法律。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国际商事仲裁方面的国际公约主要有:《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