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退福利可以税前扣除么?
1、辞退福利不可以税前扣除,这是由于员工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但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
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工资薪金的发放对象是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也就是说,只有为企业提供特定劳务,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员工,才能作为企业工资薪金的支付对象,企业因此而发生的支出,就是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是企业取得收入的必要与正常的支出。
二、确定辞退福利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正式的辞退计划或建议应当由企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达成一致意见后,经过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
2)如果企业的辞退计划和裁减建议还在制定和讨论中,未最后经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对该项辞退福利不能确认。
3)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准备辞退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辞退补偿金额;以及实施辞退的时间。
4)企业的辞退计划和裁减建议必须制定的较为完整,已具有可操作性,这是评判能否即将实施的标准。
5)企业在制定辞退计划和提出裁减建议时就可以确认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需要等到实际支付补偿款时再进行确认。
6)要求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辞退计划或裁减建议,是因为只有辞退计划或裁减建议具有不可撤销性,才能保证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可靠性,否则在会计上无法对该项辞退福利进行确认和计量。
7)辞退福利的支付应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因为该笔款项的支付,并不是职工为企业提供了服务,而是企业要辞退职工,而被辞退职工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不能计入资产成本。
8)实质性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因付款程序等原因使部分付款推迟到一年后支付的,视同符合确认条件。
辞退福利通常采取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根据规定,即使特定职员在被单位辞退之后,可以依法享受辞退福利,单位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也不得在税前将支付的福利数额扣除,也即福利费,也是需要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
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是否可以在所得税前扣
500人看过
-
员工辞退福利扣个税吗?
481人看过
-
职工福利费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的条件
500人看过
-
应付福利费要如何在税前扣除
246人看过
-
辞退人员补偿税前如何扣除
396人看过
-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要注意哪些涉税风险
120人看过
-
表X被辞退,想问辞退福利能否在税前扣除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4需要明确有无税前扣除凭证,有此凭证才可以税前扣除,凭证分为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内部凭证是企业自制用于成本、费用、损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会计原始凭证,内部凭证的填制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外部凭证是企业发生经营活动和其他事项时,从其他单位、个人取得的用于证明其支出发生的凭证,包括但不限于发票(包括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财政票据、完税凭证、收款凭证、分割单等
-
辞退人员应尽的工资福利如何在税前扣除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5《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允许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工资和薪金支出。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在每个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工作或受雇员工的全部现金或非现金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等与员工工作或受雇有关的费用。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不包括员工辞退福利,被辞退员工显然不再是就业或就业。
-
福利费如何扣除税前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4%,允许扣除。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员工福利或利润分配等用途的,视为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提供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
职工的辞退福利是否能作为工资支出在税前扣除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1职工的辞退福利不可以作为工资支出在税前扣除,员工辞退福利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但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
-
职工福利费企业所得税税前可以全额扣除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51、职工福利费企业所得税税前不能全额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