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航空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02:10:18 161 人看过

劫持航空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但对犯罪目的没有要求,行为人劫持航空器,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劫持航空器罪的惩治

劫持航空器罪不象灭种罪、侵略罪、反人道罪等由国际刑事法院进行管辖的国际犯罪,这意味着它必须由各主权国家根据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进行国内管辖。这首先就涉及到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一)刑事管辖权的确立

1.有权行使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三个反劫机公约的规定,以下国家或地区对劫持航空器犯罪均有管辖权:

(1)犯罪地国。这是国际犯罪刑事管辖上最基本的原则,其理论根据乃是国家主权原则。而何谓犯罪地国,《东京公约》曾规定罪行在该国领土上具有后果(第4条),换言之,是以结果发生地国作为犯罪地国。不过,在其后的《蒙特利尔公约》中又规定,罪行是在该国领土内发生的(第5条)即具有刑事管辖权。这表明,《蒙特利尔公约》取消了《东京公约》中以犯罪结果发生地国作为犯罪地国标准的做法,而采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及行为影响地国作为犯罪地国。

(2)航空器登记国。《东京公约》第4条与《海牙公约》第5条均规定,如果劫持航空器的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登记国可以实施管辖权;《蒙特利尔公约》进一步指出,登记国有权对所登记的航空器行使一贯的管辖权,无论是在飞行中还是使用过程中,也无论飞临或降落于何地,登记国始终拥有管辖权(第4条)。

(3)航空器及嫌犯降落地国。《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规定,如发生了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国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则嫌疑犯降落地国有权对劫机行为实施管辖。

(4)出现地国或航空器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海牙公约》第4条与《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均规定,如果劫机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地,对劫机行为具有刑事管辖权。

(5)普遍管辖原则。《海牙公约》第4条第2款与《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凡在本国境内发现劫机犯的公约缔约国,没有按照公约之规定将劫机犯引渡给有关国家的,同样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对劫机犯罪行使管辖权。

2.管辖权冲突的处理

在劫机犯罪的管辖权发生冲突之时如何适用管辖权,更具体说,以上五种管辖地国中的哪一国有权优先行使管辖权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我们不妨对以上管辖地国作为优先情况的可能性进行一一分析。首先,普遍原则作为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一种基本原则是基于世界主义的考虑,它的适用总是作为属人或属地原则的补充原则适用,它具有管辖权适用上的兜底性,即只有当别的原则适用不了时方才适用。然而,兜底性原则不宜作为管辖权的优先原则予以适用。因为讨论优先管辖原则是决定在众多的管辖原则之中何者优先的问题,而不是当所有原则适用不了时,何者保底的问题。尤其是当行使普遍管辖原则的国家与劫机犯罪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时,势必会引起劫机犯罪受害国或航空器登记国等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有权管辖国家的不满,以至于劫机事件难以和平解决。

其次,出现地国或航空器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也不宜作为优先管辖地国。根据前述劫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体系分析,出现地国首先排除是航空器的降落地国。那么,所谓的出现地国就应该是指航空器所经过或者飞行中途临时降落地。而这样的出现地在一架航空器的行使中完全可能是多个。如确定出现地国作为优先管辖国,则仍存在它们之间管辖权的争议问题,从而仍然无法确定劫机犯罪的管辖。至于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如发生劫机行为,航空器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可能既没有从中遭受经营上的损害,又比航空器登记国与航空器之间的关系要弱,以之为优先适用地国,势必会引起相关国家的反对。同时,如果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也不是犯罪地发生国时如何取证并抓捕罪犯,都成为问题。

再次,航空器及嫌犯降落地国。一般而言,航空器降落地国多为劫机犯罪分子所刻意选择的结果。他们选择的根据多是某一国对劫机犯罪的打击是否严厉。被劫机犯罪分子选中的航空器降落地,虽然不能说是劫机者的天堂,但至少也是对劫机行为政策比较宽松的国家。这些国家是否真正愿意对劫机犯行使管辖权,本身就是一大问题。即使有时在形式上进行了审判,可能很快又假以政治上的理由,对劫机犯进行保护。在国际政治关系复杂、政治气候仍然恶劣的今天,显然不宜以该原则作为优先适用原则。

最后,关于犯罪地国。笔者以为,该原则是最不适宜作为优先管辖权的国家。什么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根据已成定论的刑法适用效力之通说,无论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或是犯罪结果的发生地,甚至于犯罪行为经过地(影响地),都是犯罪地。这样,当犯罪行为、行为经过地及结果发生地均不是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则仍然存在冲突,其中究竟哪一个国家有权优先行使管辖权,仍不明确。如果确立犯罪地国为劫机犯罪管辖权的优先适用国,则等于没有确立。再者,即使行为发生地、结果地及影响地均为一地,同样也存在难以确立这一地究竟为何地的问题。譬如如果航空器在欧洲大陆上空飞行,而欧洲各小国林立,很容易造成对行为发生地认定上的歧义,进而徒生疑问。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应该赋予航空器登记国优先管辖的权利。

第一,将航空器登记国作为优先管辖地国符合反劫机公约之旨意。《东京公约》第4条将航空器登记国之管辖列为刑事管辖权的首项,足见公约对登记国管辖的重视,以之为优先管辖权国是对公约精神的贯彻。

第二,符合国际社会对于劫机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的普遍认知态度。关于航空器上的犯罪是登记国还是降落地国享有优先管辖权,海牙会议就此展开过讨论。波兰、前苏联与加纳的提案合并构成一项联合提案,认为航空器登记国应优先享有管辖权。加纳对该提案理由作了简要说明,公约(草案)确定下列国家对犯罪拥有竞合管辖权,即1.登记国;2.机内载有犯罪人的航空器降落地国。如果这一提案被采纳,则公约应增设如下规定,即对同一犯罪,管辖权发生冲突时,以航空器登记国优先享有之。(注: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虽然这项提案后来遭到了否决,但是,提案提出的本身,一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管辖冲突问题的重视,再则表明了将航空器登记国作为管辖权优先国同样为国际社会公约成员国所赞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推行登记国优先管辖权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登记在一国的航空器,如果在激烈的国际航空竞争中为乘客等选乘,则体现了搭乘者对该国航空安全与法律保障的信赖,一旦发生劫机行为,搭乘者有权要求航空器登记国履行保护义务。如不适用航空器登记国之法律加以制裁,将与本国法律依航空运送契约对旅客的运送及保护义务有违,并损及世人对该民航运输之信心。而且,劫机行为发生后,航空器登记国本身所受损害最大,多半会对劫机犯施以其应得之刑罚,而不致发生因劫机犯之行为是否源于政治动机而放弃追诉,或起诉而不处罚之情形。(注:郑正忠:《劫机犯罪之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29、321页。)

第四,航空器登记国较之其他有管辖权地国容易认定。与其他有权对劫机犯罪行使管辖权的国家,如犯罪地国、出现地国等往往有多个的复杂情况不同,航空器登记国只能是某一个主权国家,不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空器登记国的情况。因此,以之作为劫机犯罪的优先管辖地国容易认定,也不会发生多个具有同样情况的管辖国之间的争议问题。

(二)惩治规则

《海牙公约》第7条和《蒙特利尔公约》第7条都规定:凡在其境内发现所称案犯的缔约国,如不将他引渡,则不论犯罪是否发生在其境内,必须毫无例外地为起诉目的,将案件送交其主管当局,该当局应以与本国法中任何严重性质普通罪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这就是著名的或起诉或引渡原则。它要求各缔约国如果不把其在领土内发现的被指称的罪犯引渡给有关国家,就必须将案件交给主管当局起诉,而且该当局必须以与本国法中任何严重性质普通罪的同样方式作出处理。这样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不受这种罪行的任何政治方面的影响,防止任何危害国际航空的犯罪分子漏网。

航空器登记国或其他拥有管辖权的国家如果要行使对劫机犯罪的管辖权,当劫机犯在其境内时,不存在疑问。当劫机犯在境外时,就必须根据国际法上的引渡程序,将劫机犯引渡至本国领域,以便行使刑事管辖权。在引渡程序进行中,因为涉及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甚至多国之间司法管辖权的问题,并且引渡本身又是国家或国际法人相互间的关系,其运作必然要受到现存国际法的规范。此外,各国不论是否以引渡条约的存在作为引渡的条件,引渡行为也必须遵照被请求国法律所规定的引渡条件。因此,对于劫机犯,请求国是否能真正达到引渡的目的,仍应受到各国国内法,尤其是引渡法等有关规定的限制。对此,在劫机犯的引渡过程中,尤其要予以注意。

《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4: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图书出版相关文章
  • 使用假币罪的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使用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为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非法持有与使用。客观构成要件为行为人在客观上具有控制、掌握伪造的货币或者将伪造的货币冒充真币而予以流通,总面值1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张以上的行为。使用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使用假币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应为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可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非法使用。《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
    2023-08-09
    161人看过
  •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就是为了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本罪既侵犯了他人的婚姻自由,又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一、强迫离婚违法吗如果是以暴力的方式逼迫别人离婚就构成犯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其他罪的界限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有以下几点:第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一般干涉婚姻自由行为的界限。如果仅以暴力相威胁,或者以非暴力方式干涉婚姻自由(非法拘禁除外),属于一般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不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但主要是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利,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2.在客观方面,使用暴力程度不同,本罪虽然也会使被害人遭受身体上
    2023-03-05
    212人看过
  • 擅自出卖国有档案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我国刑法目前没有规定擅自出卖国有档案罪,只有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其主观要件为行为人明知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而进行抢夺或窃取和客观要件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抢夺国有档案罪能判多少年?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中国新刑法擅自转让国有档案罪判几年?《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
    2023-06-28
    445人看过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主观要件是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客观要件为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国企失职罪四个要件1.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二、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怎么判刑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判刑如下:1、造成国家利益重大
    2023-06-22
    330人看过
  • 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果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运输自己认为不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而事实上确实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宜以本罪论处;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一、抓捕一只刺猬判刑多久刺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法抓捕是违法的。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是国家的一项宝贵自然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
    2023-03-20
    307人看过
  •  非法持枪罪要件:客观行为与主观意图
    本文介绍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犯罪对象、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弹药管理制度。主观要件是故意,即知道是禁止个人持有的枪支、弹药,并故意隐瞒。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弹药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个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部门或个人都非法持有枪支,隐瞒枪支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因此,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而且危害公共安全。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不包括爆炸物。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者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瞒枪支的行为。所谓隐私是指持有和隐藏枪支、弹药的违法性。也就是说,违反枪支管理规
    2023-11-01
    332人看过
  • 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骗取出境证件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即明知他人用于组织偷越国(边)境犯罪,而故意为其骗取出境证件。骗取出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是,行为人采用虚假手段,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骗取出境证件罪的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区别从法理上讲,本罪规定的行为实质上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是由于这种犯罪日益猖獗,法律才将它规定为独立的犯罪。所以,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骗取出境证件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骗取出境证件后,又采用骗取的出境证件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则根据吸收犯的理论,对行为人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论处,但在量刑时应从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其他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
    2023-07-31
    298人看过
  • 抢劫枪支罪要件: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构成抢劫枪支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为: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抢劫。主观要件与主观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由于爆炸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所以法律规定这种犯罪处罚年龄的起点较低。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犯本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出于报复、嫉妒、怨恨、诬陷等。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
    2023-08-15
    131人看过
  • 区分撤销权行使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一、区分撤销权行使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一)客观要件。撤销权的行使首先要求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这种处分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并已经或者将损害债权人的债权。处分财产的行为主要有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在财产上设立抵押、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出让财产等。当债务人采取上述不正当或非法方式转移财产,导致债务人事实上的资不抵债,明显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二)主观要件。这是说债务人实施处分财产行为时或债务人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时具有恶意,即明知行为有损于债权人的合法债权,仍然执意为之。这里,一方面,债务人必须具有恶意,也就是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自身无能力偿还债务,从而侵害债权人的权益但仍然实施该行为:另一方面,要求第三人也具有恶意,即第三人在债务人以极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时,事实。上已经知道此转让行为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害,但还是坚持完成行为,
    2023-06-17
    378人看过
  •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指的是:在主观上,犯此罪的行为人应当是出于故意;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国家机关的公文的行为。一、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所谓公文,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制作的,用以联系事务、指导工作、处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如命令、指示、决定、通知、函电等。某些以负责人名义代表单位签发的文件,也属于公文。公文的文字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外文;可以是印刷,也可以是书写的,都具有公文的法律效力。所谓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如结婚证、工作证、学生证、护照、户口迁移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对于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和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因本法或本条另有规定,不以本罪论处。所谓印章,是指国家机关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
    2023-03-10
    84人看过
  • 航空劫持罪构成要件
    刑事责任年龄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航空劫持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危害了旅客人身、财产以及航空器的安全,也破坏了正常的航空运输秩序,但主要是前者。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时有发生,已严重危及航空安全。在联合国及国际民航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制定了三个关于反对空中劫持的国际公约,即1963年9月14日在东京签订的《关于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简称《东京公约》)、1970年12月16日在海牙通过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1971年9月23日在蒙利特尔通过的《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非法行为的公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我国于1978年加入了《东京公约》,尔后又于1980年加入了《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199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了《关于惩治劫持
    2023-06-08
    383人看过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是未公开信息,而积极利用此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明示、暗示他人进行相关交易。客观方面为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行为。一、内幕交易罪一般怎么处罚?我国《刑法》中对于内幕交易罪的既遂的一般处罚规定为: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或其他对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私募基金对外借款的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条集私募证券基金,应当制定并签订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以下统称基金合同)。基金合同应当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规定。
    2023-03-10
    469人看过
  • 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有什么
    购买运输假币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分别如下:1、主观要件一般为直接故意;2、客观要件表现为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由故意构成;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即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7-28
    142人看过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要件: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2、客体要件: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4、客观要件: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妨害作证的行为。一、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构成要件有四个: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客观方面,伪证罪表现为在刑事侦查、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至于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二、刑法307条构成要件立案标准刑法307条规定的是妨害作证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侵犯的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知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
    2023-03-07
    180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图书出版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并通过印刷发行向社会出售的活动,或者说,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的出版活动。在我国,图书出... 更多>

    #图书出版
    相关咨询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4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因此,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
    • 劫持航空器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8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首先,犯罪对象是航空器。如何理解航空器,立法中并未明确区分民用航空器与国家航空器。我们认为,根据《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关于本公约不适用于供军事、海关或警用的航空器的规定,只能是指正在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因此,非民用航空器(即国家航空器)即使被劫持的,按照国际公约规定,属于国内犯罪,不应构成作为国际犯罪的劫持航空器罪
    •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27
      1.此罪的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对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是明知的,但知其不合格仍然作为合格产品提供给武装部队。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为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提供给武装部队的行为。
    • 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一)劫持航空器罪的客体要件 劫持航空器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危害了旅客人身、财产以及航空器的安全,也破坏了正常的航空运输秩序,但主要是前者。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时有发生,己严重危及航空安全。在联合国及国际民航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制定了三个关于反对空中劫持的国际公约,即1963年9月14日在东京签订的《
    • 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3
      1、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即监管人员对其实施的体罚虐待及违反监管法规的行为是故意。 2、本罪在客观要件方面表现为违反监管法规,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监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