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中隐名股东也可认定为犯罪主体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2 18:02:13 143 人看过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中隐名股东也可成为犯罪主体

针对“隐名持股人”等情况,《解释》明确,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权的实际控制人、投资人,或者对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可以认定为相关犯罪的犯罪主体。

实践中,许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背后,均隐藏着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或失职、渎职行为。

对此,《解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生产经营,构成有关犯罪的,或者其贪污、受贿犯罪行为与安全事故发生存在关联性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贪污受贿犯罪和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据介绍,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新发布的《解释》共17条,针对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在起诉、审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包括相关犯罪主体范围、定罪量刑标准、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具体运用以及相关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认定处理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9: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名股东相关文章
  • 严惩电梯行业危害安全生产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9月16日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公共安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大对危害安全生产犯罪的惩治力度,更要从严惩治发生在这些犯罪背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意见》提出,结合当前形势并针对犯罪原因,既要重点惩治发生在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电梯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以及港口、码头、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的危害安全生产犯罪,更要从严惩治发生在这些犯罪背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既要依法追究直接造成损害的从事生产、作业的责任人员,更要依法从严惩治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实际控制人、投资人。既要加大对各类安全生产犯罪的惩治力度,更要从严惩治因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处罚而又违规生产,关闭或者故意破坏安全警示设备,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证据,通过行
    2023-04-25
    306人看过
  • 危害国家安全刑事案件由谁侦查
    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一般由发案地的市级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侦查;案件的检察、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由其发案地的市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发案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在未设立国家安全机关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省国家安全厅指定其他市级国家安全局负责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由侦查机关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侦查机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各地国家安全机关在侦查中发现其所办案件需要指定管辖或者移送管辖的,应当书面报告,由省国家安全厅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决定。一、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
    2023-02-15
    306人看过
  • 确认隐名股东股东权的方法: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如何认定?
    只要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对实际出资、实际享有权益作出明确约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且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公司的经营,行使股东的权利,同时得到公司其他半数股东的认可,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就应该予以确认。隐名股东享有股权吗我国立法尚未对隐名股东作出明确规定,因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隐名股东形成了各种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出资人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以他人名义出资,一般被称为隐名股东。与之相对应记载于工商登记材料上的股东则为显名股东。2、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3、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4、隐名股东是指不具备股东的形式特征但对公司实际出资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出资人。5、隐名股东,又称为匿名股东,是指实际出资人或者认购股份的人以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认购股
    2023-07-12
    444人看过
  • 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理解和认定
    (一)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中安全标准的理解与适用原《刑法》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中的卫生标准,主要是指19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卫生标准是《食品卫生法》时代的产物,有学者给其下了定义,指食品卫生法对生产、销售食品的总体要求和生产、销售某一类食品所必须达到的卫生指标,一般指食品中含菌类、杂质或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量[1]。现在,《食品卫生法》已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第19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第22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很明显,食品安全标准将是我国唯一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
    2023-06-06
    196人看过
  •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司法认定
    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罪与非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行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还有有待立法增设的运输、储存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的罪与非罪。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有人指出,本罪是危险犯,故只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就构成本罪,而如果不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则不能构成本罪。(1)实际上,不仅是否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可以引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行为的罪与非罪的问题,而且根据《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也应注意区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行为的罪与非罪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不能构成本罪意味着根本就不成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故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阶段形态问题便无从谈起。但如果刑法理论和刑法立法都承认危险犯的
    2023-06-06
    366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的诈骗罪是否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按照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其数额达到3000元-10000元以上的应当构成诈骗罪,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侦查,之后再由人民检察院立案追诉,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予以定罪处罚。由于我国现行刑法明文规定了“诈骗罪”这一罪名,因此行为人涉嫌诈骗罪的应当经刑事诉讼程序审理处罚,故诈骗罪理应属于刑事案件。诈骗罪属于管理层犯罪吗诈骗罪管理层算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诈骗团伙中管理层属于起主要作用或者组织、领导的人。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的认定标准是:1、组织、领导诈骗犯罪集团进行犯罪的犯罪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3、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2023-07-02
    436人看过
  • 胡xx飚车案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胡xx案最终在交通肇事罪告终。但是,我们认为,在此案中,胡的行为,更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由如下:首先,胡xx等人在市区道路上的飙车行为是法律所严厉禁止的。在2006年,杭州有关部门就出台过规定作为《道路交通法》的细节补充:城市禁止飙车。这说明胡xx等人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而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其次,胡xx等人的飙车行为侵害的不仅是交通运输安全,也严重危及到其他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已经超出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所限的交通运输安全的范围,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再次,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胡xx应该清醒意识到自己的飙车行为对其他人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发生撞车、撞人的严重后果。因为胡已经成人,并且作为一个驾驶路车的司机而言,对跑车的基本特点和性能都更加清楚,对于自己的飙车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自流的态度,完全符合刑法意义上的间接故意,而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过
    2023-04-22
    54人看过
  • 根据隐名股东隐名的方式不同,可将隐名股东分为协议隐名股东和非协议隐名股东
    协议隐名股东是指隐名投资者与他人协商一致,以他人名义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隐名股东,称之为借名股东。非协议隐名股东是指隐名投资者未与他人协商一致,而擅自以他人名义或虚拟主体的名义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隐名股东,称之为冒名股东和假名股东。冒名股东是指投资者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以他人名义或冒充他人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隐名股东。假名股东是指以虚拟的不存在的主体的名义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隐名股东。这种分类的法律意义在于:协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关系,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依合同约定。依借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法律关系的不同,借名股东可分为信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和委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信托人身份的借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是一种信托隐名投资合同关系,借名股东作为信托人将其用于投资的特定财产的财产权移转于受托人(名义股东),由受托人(名义股东)以财产权人的身份以自己的名义将特定财产向公司投
    2023-06-28
    495人看过
  • 股权拍卖隐名股东可以认定吗?
    股权拍卖中的隐名股东是无法进行认定的。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这种情况下,对外产生公示效力和形式要件上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是被记载的他人,隐名人的实质为提供资金者,而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出资者,一般情况下其动机是为了规避法律。因此,隐名股东不具备股东资格,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应认定被记载人为公司股东。对隐名股东出资的资金,应当按照与被记载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处理,这样更有利于建立社会信用和倡导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参照我国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
    2023-06-02
    214人看过
  • 安全生产刑事案件定罪标准有什么规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1
    80人看过
  • 公司隐名股东经过其他股东确认可以成为显名股东吗
    可以成为显名股东;隐名股东的显名,一定程度上是新股东的加入,类似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此时,不能取得其他股东的同意,成为公司显名股东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如果其他股东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但在合理期限内不表示异议的,应视为确认;若隐名股东事实上行使股东权利而其他股东未提出异议,也视为确认。隐名股东对公司的投资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如法律法规对投资领域的主体限制性规定、公务员禁止经商的规定等。对于这一条件应当采取适当宽容的态度:如果公司设立之初不允许该主体投资,而事后该主体投资法律、行政法规不再禁止,在具备显名的其他条件,而公司和其他股东(有限责任公司)均不反对的情况下,应支持隐名股东的显名诉请。隐名股东基于享有股东权利的目的对公司实际投资,且该投资得到公司的确认。实缴出资相当大程度上表达了隐名股东的投资意愿,在隐名股东主张显名的情况下,应将是否实际
    2023-04-01
    498人看过
  •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95%为壮阳保健品
    据了解,从去年至今年的7月份,朝阳检察院在日前通报了该院共计办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有82件86人,仅今年1月至7月就办理案件57件57人,案件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就涉案食品而言,生产销售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壮阳保健食品占了此类案件的95%以上,而有些竟出自正规大药房。朝阳检察院调研发现,我国对壮阳类产品的类型和生产厂家有严格限制,但仍然有一大批小作坊制作的壮阳类保健食品横行市场。此类产品市场需求量多,利润空间大,2至3元钱进价的商品能卖到十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些名称各异、包装诱人的产品,均含有毒、有害成分西地那非,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顾客往往羞于到正规医院就诊,加之贪图便宜,因此常常选择在街边小店购买,感觉不对后也因为种种原因羞于报案。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被害人的这种心态,为谋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通过实体店贩卖壮阳类保健食品的作案地点多为出租房或小型商店,但当中也不乏正规大药房。
    2023-06-07
    158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危险犯是不是行为犯
    危险犯不是行为犯,两者在刑法意义上是不同的概念。1、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就为既遂,而无须发生特定犯罪结果的犯罪。2、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即构成既遂的犯罪。区别在于:行为犯只要作出法定行为就构成犯罪,危险犯的行为还要构成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一、常见的危险犯的罪名有哪些?1、放火罪是具体的危险犯;2、爆炸罪是具体的危险犯;3、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具体的危险犯;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体的危险犯;5、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具体的危险犯;6、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具体的危险犯;7、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具体的危险犯;8、危险驾驶罪是抽象的危险犯;9、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抽象的危险犯;10、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抽象的危险犯;11、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抽象的危险犯;12、盗窃、抢夺危险物质罪是具体的危险犯;13、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
    2023-02-23
    270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会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
    (1)以私设电网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2)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包括高速飙车威胁公共安全行为;(3)以制、输坏血、病毒血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以向人群开枪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另外注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一定非要要求有相应危害后果,只要行为人所使用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即可构成本罪。一、高空坠物可能构成哪些罪名?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有致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受损的危险,并且责任人对此危险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则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发生严重后果的,可以依照《刑法》第114条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在认定本罪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危害公共安全的概念,即必须要求抛物或坠物的行为可能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生命
    2023-03-09
    363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名股东,也可被称为“实际投资人”,主要指的是为了规避法律、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借用他人的名义成立公司,或者借用他人名义进行出资,并且在成立的公司的章程中、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中,都记载为他人的实际出资人。... 更多>

    #隐名股东
    相关咨询
    • 非典病毒携带者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主体是否也会被认定为犯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4
      是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惩治非典病毒携带者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携带非典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携带“非典”病毒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依据非典型肺炎(下称非典)是人类突发的一种传染疾病。实践证明,要取得抗非的根本胜利,仅靠医务工作者采取医学科技手段进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行政权、司法权的积极介人,依法抗非。
    • 挂名股东是否认定为隐名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1
      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相伴而生的,挂名股东也叫名义股东,通常表现为实际出资人邀请若干人出借他的姓名或者名称,作为的股东,实际上不履行出资的义务,出资的义务由实际出资人去履行,的管理也不参与;但个别情况下,表现为名义股东参与的管理,但要把分到股息红利,转给实际出资人,有的实际出资人甚至连名义股东都不是,而是幕后指挥,这样就非常容易产生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冲突,与挂名股东相对应,该实际出资人即我们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6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附则第三百七十四条本规定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包括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包括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犯罪,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
    • 什么样的案件可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5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该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隐名股东确认股权诉讼主体怎样确认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31
      根据《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三》等法律规定,隐名股东要确认公司股权的,一般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隐名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公司股权的确认,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要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谁实际出资,谁就拥有最终的股权。 2、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公司法解释三》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