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作广义解释,既包括货币,也包括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对于营利型、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而言,还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属于数额较大,即一万元至三万元范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二、挪用公款罪判决之后还需要还么
挪用公款罪判决之后还需要还。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三、挪用公款罪是怎样认定的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
确定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考虑因素?
235人看过
-
确定行政处罚证明标准需考虑哪些因素
303人看过
-
公司债券利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0人看过
-
确定罚款数额的考虑因素
363人看过
-
拆迁公房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赔偿?
483人看过
-
定罪量刑:报复陷害罪既遂的考虑因素
431人看过
-
债券利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1一、债券利率债券利率,债券票面上载明的债券利息与券面金额之比。债券利率是衡量债券筹资成本的基本依据,也成为投资者确定投资与否的客观尺度。债券利率决策综合性强,十分复杂,确定发行债券的利率总的原则是既在发行的承受能力之内,尽量降低利率,又能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二、债券利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债券利率应主要考虑以下6点因素:(一)现行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银行储蓄和债
-
老人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61、对于老年人的基本赡养费,可以设各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各地低保补助为上、下限,结合赡养人收入M的比例(如20%左右)进行计算。即按赡养人收入一定比例所得数额(如M*20%)对照前述上、下限,如该数额在此区间内的则以该数额确定赡养费标准,如该数额高于或低于上、下限的,则以上限或下限确定为赡养费标准。2、对老年人生病发生的医疗费,除保险理赔外,其余费用应按医疗部门的票据额计入赡养费中。3、对因生病或
-
-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中是否应考虑考虑考虑其中的哪些项目的因素而考虑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第17条规定,下列各项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而《最低工资规定》第6条明确指出,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
-
抚养费的确定考虑哪些主要的因素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11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较重的,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