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的转移方式
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法定转移两种方式。
除依继承和行政命令转移者外,不仅必须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因为债务人的改变对债权人关系重大,新债务人的信誉和履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债权能否实现。所以,债权人如不同意,则债务的转移就不能有效。在双务合同中,每方都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因而任何当事人的变更(即债的转移)都必须经过对方同意。债权人不同意对方作债务的转移必须有正当理由,否则不得不予同意。例如,按中国现行的房屋租赁办法规定,租用人(房客)之间因工作、生活的正当需要而互相换房,出租人如无重大理由,一般不得拒绝。
债权转移后,一切从属权利都随之转移;债务转移后则相反,一般情况下,从属权利并不随之转移。如第三人对于债务所设定之保证及质押,在债务转移时均随之失效。这是因为第三人的保证和质押都是基于对原债务人的信任或密切关系才设定的。只有在保证人或出质人明确表示愿意继续负担保责任时,原来的保证和质押才能对新债务人继续有效,而这实际上等于是由新的协议产生了新的担保。
二、债的移转原因
能引起债的主体变更的具体原因是多样的,但依其性质来说,可分三种:
1、法律行为
债的移转可自毁长城为而发生。在一般情况下,债的专须有让与人与受让人合意才一,因此,依合意发生的债的专为最见的现象。债的移转也可因单方法自毁长城为发生。
2、法律的直接规定
因法律的直接规定便发生的移转,称为债的法定移转。在法定移转时,一般只能是概括转,即债权债务为财产的一部分移转于他人承受。
3、法院的裁决
债也可因法院的裁决而发生移转,此种原因发生的债的移转为裁判上的移转。
-
债务转移的概念,债务转移的方式
367人看过
-
转移债权的方式有哪些债权转让的两种方式
158人看过
-
债权债务的不同移转方式
199人看过
-
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什么两种方式
142人看过
-
债的转移的原因有哪些,转移方式有哪些?
216人看过
-
债权债务概括:债务转移方式的演变?
56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两种方式。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5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法定转移两种方式。除依继承和行政命令转移者外,不仅必须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到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认可。因为债务人的改变对债权人关系重大,新债务人的信誉和履行本领怎样,直接关系到债权能否实现。所以,债权人如不认可,则债务的转移就不能有效。在双务合同中,每方都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因而任何当事人的变换(即债的转移)都必须经过另一方认可。债权人不认可另一方作债务的转移必须有正当
-
债权转移的原因及转移方式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4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法定转移两种方式。 发生债转移的原因,依其性质来说,可分三种: 1.法律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债的转移需有让与人与受让人合意才可以,因此,依合意发生的债的转移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法律的直接规定。因法律的直接规定发生的移转,称为债的法定移转。在法定移转时,一般只能是概括转移,即债权债务为财产的一部分移转于他人承受。 3.法院的裁决。债也可因法院的裁决而发生移转,此种原因发生的
-
债的转移有哪两种方式,转移的原因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05转移方式债的转移有协议转移和法定转移两种方式。 债的移转原因能引起债的主体变更的具体原因是多样的,但依其性质来说,可分三种: 1、法律行为; 2、法律的直接规定; 3、法院的裁决。 (一)法律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债的转移需有让与人与受让人合意才可以,因此,依合意发生的债的转移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二)法律的直接规定。因法律的直接规定便发生的移转,称为债的法定移转。在法定移转时,一般只能是概括转,
-
2022年债务转移的方式有哪些,债务转移应注意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05一、债务转移的方式有哪些 债务转移,必须由当事人达成协议,依其订立的债务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 1、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移协议,经债权人的同意; 2、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移协议,经债务人同意; 3、债务人、债权人及第三人共同达成债务转移协议。 二、债务转移应注意什么 1、债务的可转让性 当事人之间转让的债务必须具有可转让性,否则达成的协议将无效。依据法律的规定、债务性质或是按当事人的约定不得
-
债务转移的方式?应该注意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8债务是的一项权利,也是义务,债务的转移就意味着还债责任的转移。如果受转移一方没有履行该义务的能力或者根本没有行为能力,那么,债务的转移将会造成债权人的巨大损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借此逃避债务,或者对债权人进行诈骗。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国法律对债务的转移作了以下制约:(一)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经债权人同意。正因为债务的转让关系到是否能收回欠款,因此,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时候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