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是大家都很了解的,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多为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等一切合法权益有监护职责的人。那么,什么是委托监护人呢?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委托监护人是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监护人。
一、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的关系
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称监护委托。监护职责是否可以委托于他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涉及法律上监护目的贯彻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监护是法律上强行的制度,中心点在于更好地保护被监护人,因此原则上应不容许委托,除非基于受监护人的教育或受照顾必要。我国司法实践基于某种实用的考虑,承认了委托监护。
委任监护人的设立可划分为两种情况:
(1)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监护人。
(2)由法定监护人把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他人实施。
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专门委任。前者如父母把子女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全权照料,或者配偶把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医院或者福利院全权照料;后者如委托给保姆、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委托监护原则上不能改变原监护人的地位,不同于法定监护人以内部协议确定监护人的情形,也不同于监护变更。
监护权为监护人的专属权利,不得抛弃或移转于他人,但其行使可以合同委托于第三人,监护人将其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的,原则上不具有变更监护的效力。受委托人仅得在委托范围内,行使监护职务,非由监护人受让监护权,故监护人虽已委托他人行使,自己仍有行使的权责。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仍然应当由监护人承担,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二、监护人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简单来说,委托方一般是孩子法定监护人,受托人一般是临时性受委托方委托监护孩子或者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注意的是,在委托委托对方成为监护人的时候,需要签订一份委托监护人声明,明确相关条款,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监护人委托他人监护的情形
247人看过
-
委托监护时委托监护人是否担责
99人看过
-
监护关系的解除和监护人的撤消
205人看过
-
委托监护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委托监护的特征
87人看过
-
委托监护和意定监护的利弊
333人看过
-
什么是委托监护,委托监护人如何确定
416人看过
-
监护人保监器监护和关系监护人有争议怎么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2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
关于监护人的委托书范本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3监护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住址工作单位:被监护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住址:个人身份:委托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与被监护人关系:XX我的XX自--年--月至--年--月在**地方。在此期间,我委托中国公民XX作为我__的监护人。监护人有权代表学生家长处理我在京期间的一切事务。委托人签字:__年__月日综合上面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一般是必须要设立监护人的
-
委托监护人的依据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181、委托监护人与被委托监护人的规定是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监护人。由法定监护人把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他人实施。2、监护人可以将监护人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 3、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
监护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存在什么关系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17法律分析 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是监护关系。这种监护关系可以是基于法定亲属关系产生,也可以是基于法院指定产生。监护关系是监护人承担严格责任的要件,也即当被监护人实施侵权行为时,即使监护人已尽到监护责任也不能免责,仅可以减轻其责任。
-
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要求与关系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8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要求与关系如下: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