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要搬迁是否需要进行赔偿
公司搬迁一般不需要补偿员工。若因此而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则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公司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公司搬迁是否需要补偿社保
公司搬迁是否需要补偿社保,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1.公司搬迁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劳动合同履行。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重要内容,工厂的搬迁属于签订劳动合同时无法预见的情况。如果员工愿意跟随企业搬迁,企业应当给予员工拆迁安置费。
2.如果公司搬迁导致员工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通费用或者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可以要求公司给予适当的补贴。
3.无论你们劳动合同是否约定了缴纳社会保险,甚至约定了不缴纳社保,用人单位都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强制规定必须缴纳的。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可以要求补缴或者赔偿。
4.公司搬迁是否需要补偿社保,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公司搬迁导致员工需要额外付出交通费用或者影响工作效率,员工可以要求适当补偿。如果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员工也可以要求补缴或者赔偿。
三、公司搬迁要办什么手续
公司搬迁需要的手续:
1.前往工商局领取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进行填写,申请表需要法人签字以及公司盖章。
2.将承诺书、股东会决议等材料提交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的,即可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n(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n(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n(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n(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n(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n(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n(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公司搬迁需要多长时间进行工商变更
492人看过
-
员工是否可以要求公司赔偿搬迁损失?
409人看过
-
公司搬迁个人赔偿金需要纳税吗
402人看过
-
公司是否应该对同城搬迁产生的费用进行赔偿
377人看过
-
是否需要对肇事司机进行赔偿?
388人看过
-
公司搬迁试用期的员工需要赔偿么?
195人看过
-
公司搬迁进行了五个月,是否有赔偿?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9如果一家公司进行迁移,导致员工已经在其岗位上服务了五个月以上,根据法律法规,该员工可能有权享受赔偿权益。假设公司做出迁移决策,使得员工原本的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必须离开当前岗位时,根据中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员工有权向公司要求相应的赔偿。 具体而言,公司应向员工支付相当于其半个月薪资的经济补偿金。关于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额,需依据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来确定。若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就应严
-
搬迁公司搬走的员工是否可以找公司要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9随迁没有补偿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工作地点在本地,且劳动者又不同意随迁,而公司搬迁到异地,你可以拒绝,并要求按实际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
-
个人搬迁的赔偿金是否需要给公司纳税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021、公司赔偿金是要交税的。 2、人因解除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的补偿收入,收入低于当地职工的上年度平均工资的三倍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3、超出部分依据相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考虑到失业人员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辞退人员在一段时间之内可能没有固定收入,所以是可以不用缴纳的。
-
搬迁新公司16公里需要赔偿多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单位搬迁16公里,如果劳动关系继续存续的,一般没有赔偿;如果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的,有经济补偿,劳动者在单位每工作一年,能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如果被违法解约的,则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可获得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