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7 11:10:57 362 人看过

一、法定代表人的职务代表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法人是一种法律拟制实体,依法定而获虚拟人格,并得依自由意志为商业交往行为。然法人毕竟非自然人,其本身只是由“法律零件”制成的一具躯壳,唯待特定(一个或若干)自然人将其意识注入法人实体,赋予法人以大脑和中枢神经,至此法人才得具备同自然人一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且该自然人“在法人章程允许范围内的意思表示和职务行为被看做是法人的意思表示和行为”,即此自然人便是法人的意思机关和代表机关,亦即我国公司法上规定的法定代表人。

由上可知,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领导机关、权力机关、意思机关和代表机关,其行为的性质在法理上属于职务代表行为,且该行为本身即被视为法人之行为。换言之,法定代表人的意志和法人之人格,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职务范围之内,是融合为一的。职务代表行为和一般代理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授权”问题上:代理人为代理行为时的代理权通常须经被代理人的具体性授权或常规性授权,且程序性限制较为严格;而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由法定或章程规定,一般无需单独授权程序。正如梁慧星先生所言,“代表人与法人系名二而实一得关系,因此不发生由法人授权的问题;而代理人与法人系名二而实二的关系,因此必须有法人授权”。上述区别对于外部交易第三人判断相对方是否具有代理权或代表权是极为重要的。

二、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代理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一般而言,法人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可分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两类,前者包括对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行等的维持行为,后者例如与外部相对人进行交易和交往行为等。实践中,涉及除法定代表人外的其他工作人员从事代理行为的情形主要集中于外部交往行为领域,典型的如与相对人磋商、签订及履行经济合同等行为。从事上述职务行为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法人的职能部门或内部机构的经理、负责人或业务人员等。

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员同法人之间的代理关系,适用的是民法中的代理制度。其他工作人员依法人之授权,与交易相对人发生外部法律关系。这种职务代理行为呈现如下特征。(1)法人与其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代理法律关系是以委托或劳动等合同关系为基础关系而产生。这些基础关系也通常决定了代理人从事代理活动的范围和权限。(2)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职务代理行为时须有法人的明确授权,包括具体性授权和常规性授权。代理权是代理行为之法律后果归属于法人的必备条件之一。(3)与代表行为不同,代理行为视为是代理人的行为,只是该行为的法律后果依法应由法人予以承受。同样与法定代表人不同的是,代理人之意志与法人之人格是分离的,两者仅因存在基础法律关系之事实而发生联系。(4)尽管同为代理,但职务代理行为和普通的民事代理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相对人在交易过程中进行“外观判断”时所需持有的“注意程度”不同:对于职务代理行为,从外观来看,因代理人与法人存在劳动雇佣关系,而较容易使相对人对代理人是否具备充分代理权形成误判。

三、个人行为、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规定有哪些

前述职务代表行为与职务代理行为,均为代表人或代理人在有代表权或代理权的前提下所为之行为,两者的法律后果均归属于法人。也即上述两种情形,是为有权代表或有权代理。与之相对,当事人无代表权/代理权、超越代表权/代理权或代表权/代理权终止后所为之行为,则属于无权代理,该行为只是当事人之个人行为,且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当事人个人承担。可见,代表权/代理权之有无,是判别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根本标准。然而,这仅是理论意义上的确定性标准,在实务操作中,对交易相对人而言,代表权/代理权的客观状态(有或无)是很难轻易判断的,而仍需诉诸于某些具体性的识别标准。对此,下文将予详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4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代理相关文章
  • 法律规定哪些是走私行为
    法律规定哪些是走私行为:1,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2,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其他海关监管货物或者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的;3,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等。一、走私食盐罪如何量刑在实践中,走私食盐是按照走私普通货物罪来定罪处罚的,而根据《刑法》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罪会如下判刑处罚:(1)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2)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3)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4)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2023-04-03
    464人看过
  • 民法典的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有哪些规定
    一、民法典的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有哪些规定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活动时,造成他人损失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法定代表人的定义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二、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怎样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通常是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本企业、公司承担,
    2023-04-19
    132人看过
  • 有限合伙事务的执行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合伙法》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由普通合伙人负责。执行合伙人可要求在合伙协议中确定执行事务的报酬和提取报酬的方法。如果合伙协议规定多个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则这些普通合伙人是合伙事务的执行人。如果合伙协议中没有约定,则所有普通合伙人都是合伙事务的共同执行人。合伙事务执行人除享有与普通合伙人相同的权利外,还有义务接受其他合伙人的监督检查,认真履行合伙事务。因自身过错造成合伙企业财产损失的,应当向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由于执行合伙人为有限合伙企业支付的劳动力比非执行合伙人多,执行合伙人可以支付执行事务的劳动力,并要求企业支付报酬。报酬的支付方式和金额由合伙协议规定,或者由全体合伙人讨论决定。禁止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合伙法规定,有限合伙人不得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在外部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的下列行为不视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1)参与普通合伙人进入或退出合伙
    2023-05-07
    186人看过
  • 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以及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什么
    企业定义与职务侵占罪的对象:企业是指任何非国有营利性经济组织一定数量的注册资本和一定数量的员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如商店、工厂、餐馆、宾馆、各种服务交易,运输交易比上述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包括集体经营的事业单位和私营单位,以及各类组织。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房地产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称为“个人财产”,不仅指的是已经被占领,在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管理下的钱(包括人民币和外汇、证券、等等),也包括单位有权占有,没有占有的财产。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定:首先,《民法典》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二、:“如果一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法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法
    2023-02-26
    284人看过
  • 对违反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哪些规定
    1、用人单位未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或停缴工伤保险费的,县地税部门要依法追缴,依法追缴前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贯彻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8号)的规定,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等企业,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办理许可证延期手续;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但有违反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行为,且不能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限期内改正的企业,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3、《条例》规定:“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
    2023-05-30
    295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法律工地有哪些规定
    目前法院受理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依据来源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三类行为提起的诉讼案件归为行政不作为案件。显然,自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之日起,行政不作为诉讼即已经被作为一种与行政作为诉讼相对应的独立诉讼形态进入诉讼家族了。行政不作为的起诉、受理、裁判因为行政诉讼法的授权而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将行政不作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并以行政诉讼的方式实现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责任的追究,无疑是行政审判工作的重大发展,但同时,历经20年之久而未进行重大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在经过2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法治的突飞猛进,行政诉讼法已经明显落后于司法实践和时代的脚步了。总
    2023-02-19
    332人看过
  •  哪些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该段内容讲述了非法取证的类型及违反法律规定程序收集证据的表现。具体包括:未遵循法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以不当方式收集证据、收集证据的形式不合法、不完善以及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进行取证。同时,律师在维护服务对象利益方面也存在异化现象。依据司法实践,非法取证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1.司法机关在收集证据过程中,未遵循法定程序。2.司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3.司法机关以不当方式收集证据。4.司法机关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证据由谁收集,收集证据要遵守什么程序等等,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程序收集证据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手段进行取证;二是取证行为不规范;三是非法搜查和扣押;四是收集证据的形式不合法、不完善;五是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证据。2、司法机关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进行取证。如有的司法机关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公、检、法三机关在行使国
    2023-08-25
    282人看过
  • 法律规定有哪些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
    法律对于遗弃家庭成员有如下规定:1.诉讼离婚的,存在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况的经调解无效应当判决离婚。2.存在遗弃家庭成员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3.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4.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诉讼离婚要注意哪些问题?1.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2.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
    2023-04-10
    246人看过
  • 肖像权在职务行为中的规定与法律地位
    职务行为中的肖像权规定在民法典的人格权编,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肖像权的特点是什么1、肖像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拥有肖像及其肖像权利。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由于不存在客观的、能够独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权。(法人的“企业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关法人的经营、规模、管理、效益、资信以及产品质量等综合状况及社会评价。)2、肖像权也具备一种财产利益,这种财产利益是通过肖像权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产生的,它允许肖像权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限度地转让肖像权,允许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从中获得应有的使用价值。3、肖像权还是一种标识性人格权,具有基层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标识人格,借以辩识每一个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权是通过文
    2023-08-15
    56人看过
  •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1、什么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不良行为是泛指一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违反一般生活准则的行为,违反社会生活、学习、劳动纪律等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和犯罪行为。而狭义的不良行为则不包括犯罪行为。不良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与人们公认并且遵守的社会规范相对立,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并试图打破这种约束,具有扰乱行为准则、扰乱是非观念、破坏社会秩序、破坏公共安全的潜在危害性和现实危害性,成为犯罪的先兆和基础。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预防不良行为开始。2、什么是严重不良行为?从概念上讲,严重不良行为与不良行为在反社会规范这一点上没有区别,但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程度上的差别又可能改变行为的性质,使对严重不良行为的处理由家庭或学校的干预扩大到司法机关的干预。3、法律规定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有哪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举的不良行为有: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
    2023-06-11
    231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行为有哪些
    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行为有: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离婚损害赔偿该有的证据有哪些离婚损害赔偿该有的证据:过错行为人承认错误的文字记录或口头陈述;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其与他人结婚的证明;有关机构如医院出具的证明遭受家庭暴力的诊断或有关机关出具的伤情鉴定书;其他有重大过错的证据材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六条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
    2023-07-26
    257人看过
  • 法律对非职务发明创造规定有哪些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1)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
    2023-02-08
    452人看过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有哪些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是可确认、可转让、可计价的,不符合这三条的资产不能用于出资:1、不能独立确认和不能评估价值的财产不能用于出资,例如商誉、思想、能力、智慧等。2、不能依法转让的财产不能出资,例如禁止转让的文物、特许经营权、被抵押、被冻结的土地、房产、股权和其他物权等。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第二百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第二百零一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
    2023-07-28
    123人看过
  • 免除债务的行为有哪些法律效果
    一、免除使债务消灭、债权人免除部分以债务的,债务部分消灭;免除全部债务的,债务全部消灭。二、免除消灭债权和债权的从权利,免除了对方债务,也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债权,债权消灭,从属于债权的担保权利、利息权利、违约金请求等也随之消灭。债务的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什么是债务免除债务免除的方法有哪些1、债务免除的定义: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2、债务免除的方法为:(1)免除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以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为之。向第三人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发生免除的法律效力。免除的意思表示构成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法律行为的规定适用于免除。免除得由债权人的代理为之,也可以附条件或期限。(2)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免除为单独行为,自向债务人或其代理人表示后,即产生债务消灭的效果。因此,
    2023-07-27
    41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代理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更多>

    #民事代理
    相关咨询
    • 法律上职工侵占职务行为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2
      职工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侵占的行为同样违法,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刑法》规定,犯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履行职务行为承不承担侵权责任,有哪些法律规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5
      履行职务行为时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 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4-08
      (一)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这种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业的高管及其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公司、企业的财物直接据为己有。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企业的销售主管、经理、厂长身上,因为他们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支配权。(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这种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
    • 有哪些法律规定雇凶的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28
      法律上并没有“雇凶杀人罪”这一罪名,只有故意杀人罪的规定。雇凶杀人是故意杀人罪的一种表现形式,被雇的实施杀人行为的人既是故意杀人罪的主体,又是雇凶人的杀人工具,因此,雇凶人与行凶人都是故意杀人罪的主体,只要实施了杀人行为,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既遂或未遂但情节极其恶劣又没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等情节,实属罪大恶极,法院就会依判处其死刑。死刑还有死刑立即执行与缓期两年执行两种执行方式,具体怎么判,都得由法官
    • 交通事故职务行为被起诉怎么,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25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相关的职务行为被起诉的,应当积极应诉,搜集相关证据支持自身诉讼请求。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