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时主张。但要取得违约金,主要还是看合同条款如何约定,违约金一般不得超过房屋装修时的费用,或者月租金的三倍。1:押金和违约金都是为了保证合同的顺利完成,但押金和违约金是不同的。通俗点说,押金是一种保证,而违约金是一种惩罚。2:押金交付是在合同成立之后、履行之前,是为了保证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遵守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甲方支付给乙方押金,若甲方违约,则押金不退还,若乙方违约,则双倍返还押金。3:违约金是在合同未能履行的情况下违约方向另一向的赔尝,金额多少由合同规定。
购车押金不退是否违法
一、购车押金不退是否违法
1、购车押金不退是否违法,需分情况而定。如果合同期满双方权利义务履行完毕,押金应该退还。若不退押金那就是违法的。如果当事人一方有违约情形的,合同中约定此种情形押金不予退回的,不退押金就是合法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定金与押金的区别是什么
1、定金在实践中适用的情况比较多,一般出现在加工承揽,买卖等合同中。
2、在金额上,押金的金额一般等同或接近于合同标的物,而定金一般相当于标的物的百分之几十。
3、押金具有代替性,一般是在一方已为另一方递交实质性的标的物,为保证已交付的标的物能返还,要求另一方交付相当金额的保证金,在合同不能履行时,以没收押金作为解决合同的方式,体现保护非交付押金一方的利益。而定金带有一定的违约惩罚性,休现合同双方的利益,其目的性在于督促双方都履行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能否同时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
478人看过
-
同时能否主张违约金和愈期违约金
357人看过
-
要求同时支付违约金和利息违约金
387人看过
-
违约定金和违约金能同时收么?
53人看过
-
能否同时使用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
339人看过
-
能否单独约定定金或定金和违约金同时约定
147人看过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
2022年购房定金和违约金是否可同时赔付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3购房定金和违约金不可同时赔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根据该条规定,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不可同时使用。
-
车位未交付能否主张违约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2违约金小于损失,可要求增加。(守约方对损失额负举证责任)。违约金高于损失(过分高于损失),可要求予以适当减少。(违约方对损失额负举证责任)
-
购车未按时交车能拿违约金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这个要看你在订车的时候订车合同是怎么写的了,如果明确了未按时交车的违约金那么肯定可以得到的,不过到现在我还没见过哪个4S店有签订不按时交车给违约金的。
-
购买抵押车违约金交多少?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08是需要根据车贷合同上的相关规定执行的,每一份车贷合同上都会就提前还款的相关事宜做详细的交代,一般情况下汽车贷款在达到一定的时间规定内即可进行提前还款,并且没有手续费,而如果是在没有达到这个规定期限就进行提前还款的话,则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的。 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如果汽车贷款时间还没有太长,并且提前还款还需支付手续费的话,建议大家都没有必要给汽车进行提前还贷。 值得一提的是《提前还款申请表》一经借
-
对方要我交违约金,罚息和违约金是否能同时适用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25违约金的约定是签订合同的双方经共同协商,对一方违反约定不履行协议的行为采取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保护遵守协议一方,同时促使另一方能够完全履行协议。一般情况下,违约金约定的金额要考虑一方违反约定时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失,一般要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那么,在借款合同、欠款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是否还能够主张利息呢?司法实践中对此也是颇多争议的,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此进行明确规定。本人认为,违约责任的承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