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阻止对方取保候审
在涉及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要使攻击方无法取得保释,事件的当事人常常需要向法院证明,被指证人有着较大的逃脱法律制裁的可能性,或者存在毁损关键证据的潜在威胁,甚至是阻碍司法进程的可能。而法院在权衡这些情况并作出是否批准取保的决策时,也会对上述的各种因素予以充分的考量。
然而,虽然辩护方并没有权力直接禁止取保,但他们可以通过提供严谨并且极具说服力的证据和论证观点,来有效地影响到法官的最终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怎么阻碍刑事拘留
若犯罪情节轻微,能够积极补救所造成的损失,且其产生的危害结果未达到严重程度,并且犯罪嫌疑人能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甚至有立功表现,那么其年龄较小或是年满70周岁者都可能会免于被拘留。
然而,根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于现行罪犯或重大犯罪嫌疑人,如具备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公安机关有权先行对其采取拘禁措施:
(1)正在计划实施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在犯罪行为发生后立即被察觉到的;
(2)被受害者或者现场目击证人指控其为犯罪嫌疑人的;
(3)在其居住地或活动场所内发现了与犯罪相关的证据;
(4)犯罪行为发生后试图自杀、逃离现场或者在逃亡中的;
(5)存在销毁、篡改证据或者串通口供的可能性的;
(6)无法提供真实姓名、住址以及身份信息的;
(7)具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团伙作案重大犯罪嫌疑的。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拘留的条件】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取保候审会阻止您外出吗?
493人看过
-
取保候审如何阻止拘留犯人
450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否阻碍庭审
490人看过
-
阻碍执法能取保候审吗
446人看过
-
取保候审禁止去哪些地方
499人看过
-
取保候审终止流程怎么走的
358人看过
-
对方是累犯怎么取保候审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7满足条件可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对方是取保候审指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1对方是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缴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
取保候审的一方怎么取消担保,被取保候审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不愿继续履行保证义务或者丧失履行保证义务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保证人的申请或者公安机关的书面通知后三日内,责令被告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机关。 取消担保的方式,是向取保候审的机关出具申请书,要求取消担保。
-
取保候审后对方逃逸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0对方逃逸可否有可的执行财产,你先报案,级残等级这么高又有逃逸情节,对方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取保候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
妨害司法阻碍取保候审怎么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4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逮捕一样,都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并不是案件的完结。办案机关还要的进一步侦查、审查,警察传讯当事人是正常现象。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